賀紅瑜
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進行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的工具,它對學生學習語文具有重要作用。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巧用三字訣——趣、讀、活,讓漢語拼音的學習在讀中富有趣味性,融于生活,可以使剛?cè)雽W的兒童既學得快,又記得牢,學得有興趣。
關鍵詞:漢語拼音;趣味性;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3-056-1
《新課標》指出,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jié)合。通過教學實踐,筆者體會到,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巧用三字訣——趣、讀、活,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熟練掌握拼音方法,培養(yǎng)拼音能力。
一、“趣”字訣
1.激趣故事,指導學法。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能極大地激活學生的語言想象力,使拼音寶寶在學生眼中成為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學習伙伴,從而更容易記住讀音,掌握拼讀方法。
例如,在教“j q x與ü相拼”時,教師就采用故事的形式來帶領他們學習。師:“j q x這三位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讓我們把它請出來吧!”出示ü。“ü特別有禮貌,每當見到好朋友總會記得摘下它的眼鏡。有一天,j出門去玩了,走著走著,走到了一條小河邊,他往河對岸一看,咦,看到了好朋友ü,兩人隔著一條河都看到了對方,可高興了,(出示j-ü)ü趕緊過了河,脫下眼鏡和j手拉手開心地玩起來了(出示ju)?!庇腥さ墓适挛藢W生,接下來qu、xu的學習都被他們編成了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故事。這樣,孩子們不僅學起來趣意盎然,而且一個個學習難點迎刃而解。
2.趣味兒歌,鞏固學習。
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兒歌和順口溜有較強的偏愛,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教字母的發(fā)音,還是規(guī)范字母的書寫,都可以運用趣味兒歌。在拼音教學中采用歌訣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聲韻母,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記憶的速度。例如傳統(tǒng)兒歌:“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此外,如果引導學生自己總結(jié)或編制歌訣,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jié)奏感中感受到了語音的魅力,進一步體會到拼音學習的樂趣。
3.快樂游戲,學玩結(jié)合。
對于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能讓他們充分地“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運用肢體、手勢進行“手舞足蹈”。例如:在區(qū)別“b、d、p、q”四個聲母時,帶著孩子利用雙手一手彎曲呈半圓狀,一手五指并攏呈豎線狀,玩起手型操游戲。所有這些游戲都使得孩子們在拼音的學習中樂此不疲,孩子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樱瑢W起來輕松愉快,記得也牢。
二、“讀”字訣
1.漢語拼音大聲讀。
普通話發(fā)音本身就是一種“口耳”訓練,口說耳聽,既是教師教的方法,也是學生學的方法。因此,在學習拼音時,必須要鼓勵學生大聲朗讀,大聲讀出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加深拼讀印象,提高理解能力,增加口、耳、大腦于一體的結(jié)合,增強記憶,使學生在大聲朗讀中產(chǎn)生自信、體驗成功。
2.漢語拼音花樣讀。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如果單一不變的教學形式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散漫的情緒。那么,課堂上形式多樣的朗讀就是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調(diào)味劑,能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熱情,調(diào)動起學習的積極性,朗讀形式可以是指名讀、齊讀、搶讀、分組讀、分男女生讀、賽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師生共讀、唱讀、打節(jié)拍讀等。
三、“活”字訣
1.創(chuàng)設情境,鏈接生活。
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理解,賦予音節(jié)以意義。例如:在教學復韻母“ai”的四聲后,老師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nèi)粘I钪羞€有哪里聽到過這些音了,能找一找嗎?”學生們紛紛舉手:“我和弟弟比高矮,我高,弟弟矮的‘矮?!薄耙活w愛心的‘愛?!薄拔业男那椴缓茫蜁β晣@氣的‘唉?!薄鞍ご虻摹??!薄梢?,一旦把音節(jié)放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和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在強化音節(jié)教學的同時,又能夠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智慧,還能使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語文,學習語文,這不正是我們語文老師所期待的嗎?
漢語拼音的學習是為閱讀服務的,所以還應適當?shù)睾妥R字結(jié)合起來,例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un”時,同時出示注音漢字“云”,請學生認認是什么字,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的(借助拼音認識的)。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拼音能認識漢字的作用,這時,教師趁熱打鐵,再引導學生用“云”組詞,筆者想“yun”這個音節(jié)一定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留下的不僅僅是孤零零的一個音節(jié),還有它所賦予的意義。
2.活用插圖,巧學實用。
教材中的插圖是根據(jù)聲韻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具有形象、直觀、富有情趣等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插圖的含義,體會編者的意圖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插圖,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學復韻母ie üe er時,在學生學習了ie üe er后,再出示情境圖,請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告訴他們:“小朋友,我們今天學的三個復韻母就藏在這幅圖中,請你用火眼金睛找找它們藏在哪些事物中。”這樣靈活使用課文插圖,其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對拼音的巧學實用,更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拼音學習與生活是多么的密不可分。
3.融入生活,運用所學。
漢語拼音的學習是為識字、閱讀、說標準的普通話打基礎的,那么,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教學具體的音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什么時候用的上拼音,學生會說查字典時、在電腦上打字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時;還可以引導鼓勵學生給自己的學習用品貼上拼音標簽,給家中的生活用品貼上音節(jié)卡片,可以引導學生讀拼音讀本,用拼音寫話;學習拼音時,可以把教室布置成拼音樂園,也可以引導學生給自己、同學、家庭成員的名字和周圍熟悉的事物注上拼音,讓生活處處見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