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才 陳艷
新課程改革要求美術教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多媒體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對完成高中美術教學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的應用改變了美術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對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手段和教學的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給課堂帶來了新鮮空氣,擴大了課堂容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直觀,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當學生對學習的對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認識到學習任務的意義時,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多媒體的介入使教材更為生動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tài)美升華為動態(tài)美,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 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備課
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在教學資料的準備上更是如此。課設計得再好,如果沒有必要的教學資料,也是無法達到目的的。因此,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網絡搜集各種題材的優(yōu)秀圖片、文字介紹等美術資料,及時地存入計算機,并動手制作一些幻燈片、課件等,在需要的時候通過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來,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學。當然,課件的設計要靈活,要適應教學過程中千變萬化的課堂,要嚴格堅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學資源的可重組性、開放性等原則,使課堂教學多元化,更科學、更靈活、更人性化。
● 多媒體教學為學生的思維減壓,提高審美功效
美術欣賞屬于視覺藝術。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特別在欣賞各類美術作品時,要求作品的圖像質量高,作品數量多。而現有的美術欣賞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畫幅小的缺點。現在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已不滿足于教材上的介紹,他們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藝術體驗。如果仍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很難解決好教學中的這些矛盾的。欣賞美術作品的感知過程依賴視覺形式進行,多媒體的表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與藝術有相通之處,在視覺形式上其點、形、色、線信息強度和畫面吸引力比課本圖片要強許多倍,而且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因此,借助多媒體能有效解決這些矛盾。
● 擴大學習平臺,加強示范功效
在美術教學中,多媒體的出現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學生能夠利用多媒體平臺自由地學習所感興趣的知識,不會因為資料有限,導致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
在傳統(tǒng)的素描教學中,教師每一次做范畫,都會因為空間的限制,使一部分學生看不到作畫的步驟。但是,通過多媒體投影到屏幕上就解決了這一難題。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要籠統(tǒng)地觀察,要對自己不熟悉的內容進行重點觀摩。在繪畫練習實踐中,學生之間還可以在切磋技藝中取長補短,在合作中得到共同發(fā)展和提高。
現代多媒體的廣泛性和任意組合性及功能的多樣性,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總結經驗,充分發(fā)揮現代多媒體在美術課中的作用。這也就要求教師要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