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華
(廈門市前埔南區(qū)小學,福建 廈門 361008)
跳繩運動長期被眾多運動愛好者喜愛,但花樣跳繩在2007 年之前全國少有大型的、官方性質(zhì)的比賽。跳繩愛好者缺乏花樣跳繩運動的技術指導,對跳繩運動也缺少教學領域方面的研究,對于如何科學地進行花樣跳繩及提高花樣跳繩技能還不夠了解。在國內(nèi)有專家學者對花樣跳繩的研究主要是關于地區(qū)普及程度、花樣跳繩對青少年體質(zhì)的影響、花樣跳繩技術動作創(chuàng)編這三方面。對花樣跳繩的教學更進一步的研究還比較少,隨著學校陽光運動及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全國各省市都有設立了跳繩協(xié)會,協(xié)會成員的下校指導,讓更多的學校學生參與到花樣跳繩運動中。筆者以廈門部分有開展花樣跳繩運動的小學教師和在小學專職從事花樣跳繩的教練為研究對象,對其訪談并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探索出幾點符合小學生實際,滿足小學生花樣跳繩的教學方法。
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教學文獻資料等,歸納出當前中小學校常用的花樣跳繩教學法:
(一)花樣跳繩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動作示范教學法
動作示范教學法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示范動作形象、直觀、生動,有利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花樣跳繩技術動作表象[1],引起小學生學習花樣跳繩的興趣,從而經(jīng)過練習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標準、優(yōu)美的花樣動作示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花樣跳繩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分為多個層次進行教學——分層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對掌握動作技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開教學,制定有針對性的內(nèi)容和目標進行練習,稱為“分層教學法”[2]。在花樣跳繩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掌握花樣跳繩的技術層次,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同一跳繩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學習與練習,達到因材施教。
(三)花樣跳繩游戲教學法。該方法是“跳繩花樣中游戲”和“花樣跳繩中教學”二者的結(jié)合,讓學生在愉快、歡樂氣氛中學習技能,是一種收效較顯著的教學方法[3]。在花樣跳繩教學課上采用游戲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花樣跳繩的興趣,讓學生在享受花樣跳繩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能增強體質(zhì)。
(四)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法
“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精髓在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4],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個性的發(fā)展是非常有益的?;犹K是一項較容易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互動”的有效性,能夠極大地提高小學體育花樣跳繩教學的效率?;犹K有單人的動作,但更多的是多人配合共同完成的動作,“互動式”教學法在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學生的團隊意識。
(五)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遷移教學法
已掌握的運動技能對新技能的形成能夠產(chǎn)生積極促進的影響,稱為技能的遷移[5]。在跳繩教學中遷移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將跳繩的花樣動作按類劃分,再由易到難,由簡入繁,遵循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筆者就花樣跳繩的教學對廈門部分小學體育教師與專職教練進行調(diào)查和訪談,了解到他們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他們的教法特點或優(yōu)缺點做如下分析:
(一)針對小學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方式
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在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和自身的情況選擇動作示范法或口頭描述法。兩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大部分的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在花樣跳繩教學實踐中認為,動作示范法要優(yōu)于口頭描述法,因為示范教學法有利于小學生直觀地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更有利于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
(二)在小學課堂與課余提升學生學習花樣跳繩興趣的方法
當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遇到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逐漸降低的情況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采用游戲教學法以重新建立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讓學生了解到跳繩不僅僅是一項簡單易行的體育運動,它可以結(jié)合體操、舞蹈、武術等元素,使花樣跳繩更具挑戰(zhàn)性。
(三)在小學課堂中教師和教練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的方法
在如何增強和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方面,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通常會采用“合作式”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和團隊意識,從而也對教師的教學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和教練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四)在小學課堂教師和教練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某些學生學習某一個或某些動作時怎么都學不會的情況,而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則會選擇遷移教學法來應對這種情況。首先將動作進行分解,就像學習廣播體操一樣先學腳步動作;再學手上的動作,同樣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先教學生徒手的動作;最后等學生能將徒手動作做得很熟練的時候,再加上繩子做同樣的動作,這樣學生才會慢慢地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在跳繩教學中遷移教學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將跳繩的花樣動作按類、按等級劃分,再由易到難,由簡入繁,遵循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結(jié)論
1.教學中教師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提高教學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花樣跳繩帶來的樂趣,學生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發(fā)展,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2.跳繩教師能不斷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學習接受能力等不一樣從而影響教學進度。在訪談中得出大部分的跳繩教師和跳繩教練在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基本都會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開展教學。
3.在創(chuàng)新小學花樣跳繩教學方法方面,培養(yǎng)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創(chuàng)新花樣跳繩教學方法的基本指導思想。廈門是一個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基礎設施較完善,政府、學校重視素質(zhì)教育,各學校硬件設施均比較完備的城市,因此適當補充專業(yè)的花樣跳繩教師或者加強體育花樣跳繩培訓。建議教師靈活處理教材——“多樣性”體現(xiàn)“激勵性”,改進學習方式——讓“問題”體現(xiàn)“合作性、創(chuàng)新性”,多種教學方式——“體育”體現(xiàn)“游戲和娛樂性”。
(二)建議
1.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活動”體現(xiàn)“游戲、娛樂性”
教師在花樣跳繩教學中可利用跳繩創(chuàng)編游戲,多種教學方式相結(jié)合,讓花樣跳繩融游戲娛樂于一體,進一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學內(nèi)容為“單搖前交叉編花”的教學,教師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運用分解、完整的方法,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讓學生建立正確動作的表象。注意及時為他們搭建舞臺——各組展示探究成果,隨后教師進行激勵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設立最佳創(chuàng)編獎、最佳合作獎、最佳表演獎等激勵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行一些花樣跳繩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地加深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集體榮辱感。
2.改進學習方式——“問題”體現(xiàn)“合作性、創(chuàng)新性”
傳統(tǒng)的“跳繩”教學,是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學習。一般是定時跳與計數(shù)跳相結(jié)合,進行較枯燥無味的重復性訓練來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目標較單一,教學的方式過于簡單,已經(jīng)不太適應當今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應依據(jù)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激勵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花樣跳繩的熱情,在練習時,盡可能地讓學生人手一繩,先讓學生嘗試或自創(chuàng)不同的花樣跳法,在鞏固自身的基礎跳繩能力上,逐步提高學生花樣跳繩的難度,挑戰(zhàn)和鞭策自己。
3.靈活處理教材——“多樣性”體現(xiàn)“激勵性”
廈門市地區(qū)中部分小學學校的場地還是會比較緊缺,所以教師應多采用小組練習的方式,固定的場地和固定的小組練習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花樣跳繩教學中采用分小組創(chuàng)新賽來刺激學生合作能力,讓學生自由搭配,加強學生合作的可能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注重引導學生多去觀察,多去思考,學會在學習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所存在的問題,自覺主動地探索并解決問題。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編的“作品”時,他們互相合作,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進行各種創(chuàng)新式的花樣跳繩動作,讓學生在創(chuàng)編花樣跳繩過程中感受快樂。
[1]唐琴.動作示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課堂的運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4).
[2]繆衛(wèi)東.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
[3]傅見平.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3(5).
[4]李會杰.互動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師,2013(S1).
[5]唐月香.談運動技能遷移教學法[J].龍巖師專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