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斌
(中國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采氣工藝研究所,湖北 武漢430035)
壓裂施工曲線圖通常由三條曲線組成,以時間為橫坐標,泵注壓力、施工排量、砂濃度曲線為縱坐標曲線。三條曲線的核心是壓力曲線,它是施工過程中地下情況的直接反映。結合可控制的排量和砂比曲線,根據(jù)壓裂施工曲線中曲線特征就可以對施工情況、地層情況和裂縫特征做出判斷,為下步措施提供指導依據(jù),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1)破裂壓力。破裂壓力是地層破裂,裂縫開啟的壓力。通過破裂壓力可以大致判斷地層的塑脆性,然后評估地層的可壓性。在壓裂施工曲線中,脆性地層有明顯破裂顯示,判斷地層破裂相對容易。對于塑性地層或者裂縫發(fā)育地層,判斷地層破裂相對較為困難??傮w來說,地層是否壓開在曲線上有以下表征:①明顯破裂顯示:a.排量上升,泵壓迅速下降;b.排量上升,泵壓不變;c.排量不變,泵壓上升到一定值后迅速下降。②無明顯破裂顯示:泵壓隨排量的增加而增加。無明顯破裂顯示可能與地層的原生裂縫有關,從理論上講,一次破裂產生一條裂縫,多次破裂可能顯示多條裂縫。無明顯破裂顯示,并不是地層沒有形成裂縫,只能說明:a.地層產生裂縫時所引起的泵壓或排量的變化在地面反映不明顯;b.地層位于斷層附近;c.地層微裂縫發(fā)育或屬于重復壓裂層。
2)停泵壓力。停泵壓力能反映地層應力的大小。通過停泵壓力能估算最小地應力的上限值,而地層最小地應力則直接影響裂縫形態(tài)。因此,可以根據(jù)最小地應力對裂縫形態(tài)進行初步的判斷(垂直、水平)。當某區(qū)塊存在斷層屬于正斷層、逆斷層或者平移斷層中一種時,且最大水平主應力、最小水平主應力和地層上覆垂向應力大小存在較大差別時,在該區(qū)域施工產生裂縫的形態(tài)相對較為穩(wěn)定。通過壓裂施工曲線,可以對裂縫的形態(tài)(垂直縫或水平縫)進行判斷。根據(jù)水力壓裂機理,裂縫總是在垂直于最小主應力的平面內延伸。當?shù)叵氯S應力狀態(tài)為σH>σh>σv時,裂縫為水平縫;當水平方向任一應力最小時,裂縫為垂直縫。
其判斷方法為:σmin上限=Pc+ρgH
式中:σmin上限-最小主應力上限值,MPa;Pc-停泵壓力,MPa;ρ-頂替液密度,g/cm3;H-地層壓裂層段中部垂深,m。
當σmin上限與σv(上覆應力,梯度近似取22.6KPa/m)比值小于1時,裂縫為垂直縫;當σmin上限與σv比值大于1時,裂縫為水平縫。
壓力趨勢線是人為將加砂過程中段塞階段壓裂峰值(高點或者低點)連接起來的直線。由于lgP-lgt雙對數(shù)曲線圖(圖1)能反映裂縫在擴展過程中的狀態(tài),一般用于壓裂施工分析。
1)Ⅰ型曲線。曲線斜率較小,即上升速度非常緩慢,說明裂縫受地層滲透性差、層薄的影響,在高度方向延伸受阻,沿水平方向延伸緩慢;
2)Ⅱ型曲線。壓力隨時間波動較小,較為平穩(wěn),可能是壓開的新裂縫或天然微裂縫的張開增加了濾失量,使得泵入的液體被濾失,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縫長得不到延伸;
3)Ⅲ型曲線。曲線斜率接近1,壓力的增量正比于泵入液體體積的增量,說明支撐劑在縫內存在嚴重的堵塞;
4)Ⅳ型曲線。說明裂縫穿過低應力層,在垂向上延伸,或者溝通了天然裂縫;
5)Ⅴ型曲線。與Ⅱ型曲線較為相似,但壓力曲線上下波動一般由地層物性影響,說明地層物性嚴重非均質性。
圖1 lgP-lgt雙對數(shù)曲線圖
雖然lgP-lgt雙對數(shù)曲線圖能直接反映裂縫擴展形態(tài),但現(xiàn)場施工需要實施判斷和調整下部施工,lgP-lgt雙對數(shù)曲線需要處理,較為繁瑣,所以只能作為施工后續(xù)分析。由于P-t曲線(圖2)與lgP-lgt雙對數(shù)曲線存在一定相關度,因此選用壓力趨勢線能較好地判斷裂縫延伸擴展情況。
圖2 壓裂施工曲線壓力趨勢線示意圖
壓力曲線實時斜率K是實時△P/△t的比值(圖3),間接反映液體(或者攜砂液)在裂縫中運移的阻力,結合壓力高點狀況,可為下部加砂提供指導。
圖3 壓裂施工曲線壓力曲線實時斜率示意圖
斜率K值越大,曲線越陡,且壓力高點不回落,表明攜砂液在裂縫中運移受阻。為了安全施工,下部可考慮降低砂比或者降低段塞攜砂液量。斜率K值越小,曲線變化較為平緩,待壓力高點回落后,可以繼續(xù)提高砂比進行施工。
X井第八段壓裂3 551.5~3 593.0m(圖4):注入酸液20m3、減阻水1 856.3m3、膠液275.00m3,總液量為2 151.3m3;加100目粉陶13.98m3、40/70 目砂43.1 5m3、30/50目砂7.93m3,加砂總量65.06m3,平均砂比7.85% ;施工泵壓78.2~79.4MPa,排量10.0~14.0m3/min,停泵壓力31.60MPa。
圖4 X井第八段壓裂施工曲線
X井第八段軌跡穿行于第5小層下部(圖5),巖性為高碳高硅頁巖。注酸排量1m3/min,壓力80MPa,無明顯破裂壓力,說明濾失較大,微裂縫較為發(fā)育。從整體上看,100目粉陶的封堵打磨效果較為明顯,整個壓力趨勢線平緩向下,屬于Ⅳ型曲線;裂縫延伸擴展較好,局部出現(xiàn)壓力“尖峰”,屬于Ⅲ型曲線。曲線斜率K值較大,說明攜砂液在裂縫運移過程中存在受阻,液體濾失過大,形成局部砂堵,隨著液體進入,憋壓沖開堵塞的支撐劑。為了降低下步施工風險,現(xiàn)場采取多打頂替液,待壓力回落后,降低攜砂液砂比進行施工,順利結束本段施工。
圖5 X井第八段井眼軌跡穿行示意圖
假設地層壓裂層段垂深2 400m,上覆應力梯度22.6KPa/m,壓裂液密度1.05g/cm3,估算最小地應力的上限值σmin上限。由σmin上限=Pc+ρgh計算可得:σv=54.2MPa,σmin上限=56.3MPa,σmin上限/σv=1.04>1,理論上形成水平縫可能性較大,但由于σmin上限和σv較為接近,水平縫和垂直縫可能同時產生,形成較為復雜的裂縫。
1)通過破裂壓力表征可以大致判斷地層的塑脆性,評估地層的可壓性。
2)利用停泵壓力能估算最小地應力的上限值,從而預測裂縫形態(tài)(水平縫和垂直縫)。
3)根據(jù)理論分析的曲線類型來判斷裂縫的延伸情況、壓力趨勢線能較好地指導現(xiàn)場施工。
4)根據(jù)壓力曲線實時斜率適時調整下部施工措施,以保證順利施工。
5)利用壓裂曲線特征分析指導X井第八段壓裂施工,適用有效。
[1]埃克諾米德斯.油藏增產措施(第三版)[M].張保平譯.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
[2]吉德利J L.水力壓裂技術新發(fā)展[M].朱兆明,蔣闐,單文文,等譯.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4.
[3]曹學軍,李暉,郭淑芬.加砂壓裂壓力分析及應用[J].油氣井測試,2001(Z1):57-59.
[4]黃月明.水力壓裂加砂施工曲線形態(tài)剖析[J].河南石油,2002(05):51-53.
[5]李樹臣,邵憲志,等.壓裂水平井壓力動態(tài)曲線分析[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7(0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