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梅等
本文從絕對弱勢群體和相對弱勢群體等概念出發(fā),詮釋了弱勢群體的現(xiàn)狀和心理需求,分析了相對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針對相對弱勢群體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策略和措施。
弱勢群體/個性化/服務
一、弱勢群體相關概念
1、絕對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是指在社會上那些擁有經濟資源、文化資源和組織資源極少的人群。弱勢群體按性質分包括社會性、自然性及生理性三種。社會性弱勢群體包括無依無靠的鰥、寡、孤、獨者,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致使無生活來源的人,失業(yè)或者是無固定職業(yè)而導致基本生活難以維繼者;自然性弱勢群體包括因為遭受無法避免的巨大自然災害而難以維持基本生活需求的個人或者家庭;生理性弱勢群體包括殘疾人、處境困難兒童、生理衰退的老年人和因心理因素難以適應社會者。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新的弱勢群體:
(1)城鎮(zhèn)失業(yè)者、下崗無業(yè)者、效益欠佳企業(yè)的下崗職工以及需要他們贍養(yǎng)的人口。
(2)大批進城的務工人員,俗稱為“打工仔”、“打工妹”。他們一方面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但是經濟收入微薄,另一方面還得靠這些收入來養(yǎng)活自己及家人。這些人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建筑業(yè)、服務業(yè)和采礦業(yè)等。
(3)農村老年人和部分城市貧困退休老年人。
2、相對弱勢群體:相對弱勢群體指的是在不對稱權力關系中處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如:老年群體、兒童群體、學生群體、雇員群體、殘疾人群體、失業(yè)群體、農民工群體、婦女群體、消費者群體等等。
3、信息弱勢群體:信息弱勢群體是指在使用信息設備、利用信息資源、享受信息服務以及在信息資源的配置與利用上處于劣勢的群體。在我國,信息弱勢群體的特征主要有:在經濟方面表現(xiàn)為生活來源缺乏、收入水平低、生活質量相對低下;在自身文化素質方面表現(xiàn)為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素質低;在個人能力方面表現(xiàn)為專業(yè)能力低下,大多數(shù)從事一些報酬低、技術含量低的工作。
二、做好相對弱勢群體信息服務工作的意義
弱勢群體貧困的深層次原因就是知識的貧困。因此,信息工作者應發(fā)揮信息資源優(yōu)勢,重視針對弱勢群體的服務工作,建立信息資源利用機制,制定和實施知識援助進行信息扶貧,為弱勢群體盡快脫貧,為社會的共同繁榮做出應有貢獻。
信息貧困對弱勢群體的影響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經濟上利益上導致弱勢群體經濟收入低下,貧富差距拉大;二是精神上導致弱勢群體精神空虛,心靈荒蕪;三是在民主權利上導致弱勢群體政治權力缺失,依附性強;四是在社會治安上導致弱勢群體心里承受能力脆弱,容易引發(fā)事端。
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人有權享受其本人及其家屬康樂所需之生活程度,舉凡衣、食、住、醫(yī)藥及必要之社會服務包括在內;由于失業(yè)、患病、殘廢、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據之事故致其喪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時,有權享受保障?!北M管每個人的社會地位與社會分工不同,社會價值與效用也不盡相同,但是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命價值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所應該擁有的權利與價值都必須得到充分的尊重與理解。
做好相對弱勢群體信息服務工作意義重大:
1、維護社會公平、減少社會代價。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礎,效率與公平互為表里、相互促進。就收入分配而言,首先是起點要公平,核心是機會公平,最主要的是就業(yè)、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均等,要合理配置信息等各種公共資源。
2、維護社會穩(wěn)定。社會是由不同的利益群體組成的,其中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關系是最為敏感的一對關系,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便利的溝通交流可以消除歧視緩和矛盾化解危機。
3、關心弱勢群體有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建立。不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生活,不維護他們的基本權益,不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社會是不可能穩(wěn)定的。針對相對弱勢群體的信息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一環(huán)。
三、相對弱勢群體的心理分析和成因分析
通脹來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描述成弱勢群體。我們要問的是,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以致連社會的一些強勢群體也形成了弱勢感?如果連強勢群體都有這種弱勢感,真正意義上的弱勢群體出路在哪呢?很顯然,與這種絕對弱勢地位相關聯(lián)的弱勢感只是限定在底層的群體與階層。但那種連強勢群體都具有的弱勢感,顯然不是來源于絕對弱勢地位,而是來源于相對弱勢地位。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多重角色,歸屬于不同的角色群體。比如,我們是公務員(職業(yè)角色),但同時也是丈夫或妻子,而且還是消費者,有時又是病人等等。這種多重角色決定了我們同時與不同的群體結成不同的權力關系:我們與用人單位結成了雇傭關系、與妻子或丈夫結成夫妻關系、與生產經營者結成買賣關系、與醫(yī)生結成醫(yī)患關系等等。就大部分人而言,我們往往是在特定類型的權力關系中處于強勢,而在其他類型的權力關系中處于弱勢。因此,任何人的強勢都是有限的,都是限定在特定范圍內的。在個人的強勢范圍之外,面對公權尋租或資本惡行,即便是強勢群體的成員,也顯得很渺小。
相對弱勢群體的總體特征與成因分析:
1、弱勢群體的文化水平低、技術差。
根據相關部門抽樣調查,在下崗職工中按文化程度分:大專及以上占8.9%,高中文化占42.5%,初中文化占43.5%,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1%;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程度則更低;按技術資質分:高級技工及技師只占8.5%,中級技工占38.9%,初級技工及沒有技術等級的人員占52.6%;按工作性質分:管理人員和專業(yè)技術人員占23.4%,服務人員占16.3%,一線生產業(yè)務人員占60.3%。
2、弱勢群體的社會地位低,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在一些私營企業(yè)中,不但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大、時間長、工作環(huán)境惡劣,而且勞動報酬也低得可憐,甚至經常無緣無故地被拖欠和扣發(fā)。
3、弱勢群體的精神生活比較貧乏。
弱勢群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有他們自己的追求,但是由于經濟貧困、信息匱乏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其精神生活比較貧乏。
四、相對弱勢群體信息服務工作的策略和措施
1、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數(shù)字圖書館推廣工程。
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應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將中華優(yōu)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shù)字化加工整合,通過互聯(lián)網、衛(wèi)星,實現(xiàn)了優(yōu)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
建立數(shù)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它將構建以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為中心、以各級數(shù)字圖書館為節(jié)點,覆蓋全國的數(shù)字圖書館虛擬網,建設分級分布式數(shù)字圖書館資源庫群,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有效的數(shù)字資源保障體系,通過共建實現(xiàn)了全體公民的信息公開公平公享。
2、為信息弱勢群體(主要指社會性信息弱勢群體)提供信息和知識的援助:即由政府和社會力量免費或者以較低的費用為信息弱勢群體提供信息產品或服務。通過援助性信息和知識服務提升信息弱勢群體的競爭能力,增加他們的社會能力與機會,從而改變他們弱勢處境。
(1)大學生群體是典型的相對信息弱勢群體。針對他們的需求,政府科技信息資源和政府的決策是援助他們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一些中小微企業(yè)及民營企業(yè)也是相對信息弱勢群體的一員。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府和信息工作者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市場競爭中,中小微企業(yè)由于勢單力薄,缺少信息和資金,難以和大企業(yè)進行正面抗衡。然而,中小微企業(yè)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以晉城市為例,全市GDP的60%、財政收入的40%、企業(yè)從業(yè)人員的70%、農民人均收入的80%以及70%以上的專利、新產品都來自中小微企業(yè)。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yè)發(fā)展迫在眉睫,在加大政策資金扶持的前提下,還應該加強在信息和技術的支持。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大中小企業(y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精神,我市應著手建立中小企業(yè)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加大中小微企業(yè)發(fā)展政策宣傳,組織服務聯(lián)盟單位與中小微企業(yè)對接,建設中小微企業(yè)服務站等。
(3)提供法律保險等多種援助,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在為弱勢群體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的時候,應該注重從法律、保險等多方面對他們提供援助,突出強調通過“自助”和“增權”,讓他們在得到幫助的同時真切感受到和諧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4)為弱勢群體開展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和自我教育的途徑,實現(xiàn)普通人的“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本質內涵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shù)。黨的十八大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為各類弱勢群體服務,建設公開公平共享的信息社會是對這些和諧因素的充實、保證和支撐,必將為“中國夢”增添更加美麗的幸福光環(huán)。
參考文獻:
[1]《圖書館與信息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論文集》.
[2]“相對弱勢群體”為何形成 權利弱化下安全感危機 王寧 中國新聞網.
[3]信息弱勢群體地形成原因及解決對策.周華姣.科技文獻信息管理 2007.3.
[4]構建信息資源利用機制為弱勢群體知識援助.王曉芳.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06.12.
[5]管向群.中國傳統(tǒng)和諧思想探源.光明日報2005年12月27日.
[6]中國夢的真正內涵到底是什么?百度新聞網.
作者簡介:
許仙梅,女,1963年出生,1986年畢業(yè)于山西大學圖書館專業(yè),研究館員(正高職稱)。
樊忠東,男,1968年出生,1992年中國科技大學畢業(yè),副研究員。
張宇柯,男,1984年出生;單位:晉城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