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霞
【摘 要】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愛是永恒的主題,任何脫離了愛的軌道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那如何讓“愛”鋪滿我們的教育之路呢?筆者從三類學生與常規(guī)教育活動的特點出發(fā),逐一分析。
【關鍵詞】愛;教育;學生分析;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什么是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就是熱愛兒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除了傳道、授業(yè)、解惑以外,更重要的是關注兒童的內(nèi)心,當陽光普照孩子們稚嫩樸實的心靈時,他們回贈的微笑也將融化我們的心靈。那么我們該如何去收獲這難能可貴的微笑呢?答案只有一個字“愛”。
一、生生平等,讓愛充滿校園
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教師也會使盡渾身解數(shù)將自己所能盡數(shù)授予學生,而遺傳、環(huán)境等后天因素決定了孩子的智力不同,接受能力的高低,以至于班級中出現(xiàn)了三個等級的學生: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后進生)。無論是哪個學生,在望子成龍的家長心中永遠是最聰明的,我們都想用同樣的愛去溫暖他們,那我們應該如何把“愛” 充滿校園呢?
1.優(yōu)等生
眾所周知,優(yōu)等生就像百花叢中個怒放的花朵,是那么嬌艷可人,無疑成為老師眼中的焦點,同學當中的小“領袖”,每天都是那么備受矚目,每天耳邊縈繞的都是表揚的話語,贊嘆的口吻。優(yōu)等生的優(yōu)秀一般都體現(xiàn)在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上,因為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有些孩子變得驕傲自滿,不團結同學,不尊重老師,不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等問題。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對癥下藥,合理有效解決。通常,我們可以采取優(yōu)等生與優(yōu)等生結對學習的方法,抓住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讓他們在采納對方優(yōu)點的同時,互相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不足之處,既可以取長補短,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不是完美的,從而學會虛心接受他人正確的建議和意見。還可以讓優(yōu)等生在班級中擔任教師的“小能手”,幫助老師分擔一些班級事務。
2.中等生
中等生就像百花叢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班級中總是顯得那么平凡普通,沒那么起眼,受到老師的關注度也是最低的,最容易被教師忽視、“遺忘”,因此,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其實中等生占班級多數(shù),可以說中等生是優(yōu)等生的后備軍,是后進生的預備隊。因此,促進中等生進步是確保一個班級整體水平上升的重要保證。對于中等生,我們教師應該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班級及學校的各項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屬于發(fā)揮自己特長的位置,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后進生
后進生在思想上和學習上暫時落后。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久而久之形成了自暴自棄的心理。赫而巴特說:“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面對這個特殊群體,教師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如何愛護他們呢?
后進生一般具有較強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展示自己。那么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關注他們,精心準備教學內(nèi)容,講課盡量讓他們都聽懂,提出適合的較為簡單的教學問題,鼓勵他們回答,并予以表揚,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漸漸提高學習興趣。例如:我的班級曾經(jīng)有一位男生,他的文化成績在班上屬于倒數(shù)的位置,上任何課都不會主動舉手發(fā)言,也不善于與同學交流??墒牵奈野l(fā)現(xiàn)他在繪畫方面很有特長,每次完成的作業(yè)都能給我?guī)硪馔獾捏@喜。于是,課堂上,我都會提一些淺顯的問題鼓勵他回答,或者讓他示范一幅畫兒,并給予他肯定的微笑,慢慢的班里的孩子們也向他投來了贊許的目光,最終他獲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人人都有優(yōu)點,正如再好的學生都有缺點一樣,后進的學生也有優(yōu)點,因此我們教師不能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差判斷一個孩子優(yōu)秀與否,應該幫助后進生樹立威信,比如讓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等,既可以讓他們體會一下管理者工作的辛苦,從而有助于日后自覺守紀,還能讓他們體會管理成功的喜悅,從而獲得同學們的肯定,樹立自信心。
二、處處留心,構建和諧關系
在教育教學中,通常我們要從點出發(fā),由點即面,從多渠道、多方面入手,潤物無聲,才能真正將“愛”鋪滿校園,鋪滿社會。
1.構思生動趣味課堂
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xiàn)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已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我們可以脫離書本、教室的束縛,走進操場、大自然,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例如:一年級《影子的游戲》這一課,讓學生們畫影子。我把孩子們帶到了草地上,讓孩子們觀察自己和別人靜止和舞動身體時影子的方向,動作的變化,這樣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影子的形態(tài),孩子們也交上了令我十分滿意的作品。
2.表揚與批評兼顧的家訪
家長是師生之間溝通的重要紐帶。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是教師最基本的任務。也是教師走出課堂、走進學生的重要體現(xiàn)。在家訪中,學生總是躲躲閃閃,就害怕老師的“告狀”。家長忙于工作,在傳統(tǒng)的理念中總感覺老師是來“找家長”,心里總揣摩著孩子又犯什么錯誤了!但是,事實不是這樣,教師走訪學生家里,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習。例如:在去年,我觀察到一個學生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變得不愛說話,特別奇怪其中的問題。通過走訪其家中,才得知最近父母離異了,經(jīng)常吵架,孩子受到影響,很晚才睡,以至于白天無精打采,變得沉默。通過這次家訪,家長才恍然大悟,家長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其實孩子的內(nèi)心是很敏感的!
3.關愛身體殘疾兒童
曾經(jīng)任教的班級有個“玻璃娃娃”,他不能像其他健康的孩子那樣課間在操場上打鬧嬉戲,只能獨自一人默默地坐在位置上看著窗外,每當我看到他那種渴望走出教室的眼神時,心理總是隱隱作痛??墒撬陌嘀魅尾]有放棄他,而是鼓勵班級同學很好的團結于他,每當課間是同學們總是主動奔向他的座位旁,和他玩兒一些小游戲,講風趣幽默的笑話,或者一起在書海中遨游。從此,“玻璃娃娃”的嘴角露出了笑容,眼神里的那種孤獨消失了,每當我走進教室,他的座位旁總能傳來最歡快的笑聲。
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的倍加呵護。
【參考文獻】
[1]梁勇.人民教師真光榮[J].貴州教育.1999(12)
[2]呂峰.愛:教育成功的先導[J].小學德育.2008(04)
[3]孫井奉.無悔的愛[J].吉林教育.2007(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師一附朝暉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