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第二屆軒轅獎啟動了,我非常激動——尤其我們尊敬的老領導也參與到評選當中,給我們增彩不少。
我回顧一下,去年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講講我作為參與者的感受。
2013年五六月份的時候,賈可到上海找我,邀請我參加這個獎,我當時覺得這個評獎很好。的確需要一個“獨立于商業(yè)、獨立于權力、獨立于關系”的、公正的第三方的獎。我本人也參加一些其他評獎,我個人原則也是這樣——獨立與公正。
現在的中國產業(yè)發(fā)展這么好,有這么多產品,我們需要找出最佳的產品,或者最佳的廠家。我覺得這個很有創(chuàng)意,就來積極參加。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讓我感到驚奇的事情。
在參加這個評審之前,我們很多評委相互之間并不認識。在參加評選的當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評審的兩天,節(jié)奏是非常快的,效率非常高。
幾位國外評委,對中國的汽車企業(yè)與產品都有各自的理解。評審依托于大量的資料搜集、實地試車,以及大量的討論。這過程,是“吵架吵過來的”——討論不行出去看車、試車,再回來討論,爭論不休。這也是很獨特的評審。
這種評審真的是專業(yè)化、精益求精的過程。我們并不是以投票的方式來抉擇,一定要達到某個共識——實際上,也很難達到這樣一個共識。尤其在車型的背后有很多文化的背景,我也給外籍專家作了很多的解釋,讓他們了解、認同中國的特色。
有很多出乎意料的結果——剛開始,我們以為肯定是外國品牌,外國品牌賣車賣得好,而且我們是“奧運會”不是“殘奧會”。
我們心里都這樣想,尤其外國來的朋友更是這樣想的,第一天干了一半就發(fā)現不對勁——不是這么回事。
第二天,大獎出爐——廣汽傳祺獲得了全體贊成,是沒有爭議的。我們第二天的爭議是:誰拿后面的四個入圍獎。
廣汽傳祺是毫無爭議的——這個企業(yè)剛剛生產出來新產品不久,很多地方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品牌的質量,而且這是從外國評委中得出的結論。大家在實物上與旁邊其他品牌的外國車對比,比來比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讓人很驚訝。
軒轅獎之后,我有一個機會去廣汽參加另一個活動。我專門帶著一種眼光去探索、去追求這個答案,到底是為什么傳祺能獲得大獎?我覺得這個事情讓我們感覺到很驚奇,這里面有一些小插曲,這些都是出乎意料的事情。
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評委之間也變成了朋友,“不打不成交”。最終很多觀點趨于一致。在今年的評審當中,大家可能會更容易達成一致的意見。
兩天的時間里,工作量非常大,整個節(jié)奏是非常快,效率也非常高,每個人到最后都是非常滿意。此外,我們沒想到評完之后居然在行業(yè)內有那么大影響。整個評選過程只有我們幾個評委參與,《汽車商業(yè)評論》的記者只是在旁邊服務,也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所以,當后來軒轅獎在國際上得到那么多認可,我認為,“這件事做對了”。中國汽車行業(yè)需要這樣的獎項,需要這樣評選的形式。
這種專業(yè)性,以及不帶有任何商業(yè)目的或者是利益的評比活動,才是我們中國汽車工業(yè)最需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推動我們國家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我們在浮躁當中能夠追求一種實在、追求一種真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新,需要我們繼續(xù)去堅持。
軒轅獎不僅是一個獎,它應該代表一個標桿,代表一個未來的價值取向,或者是一個方向。通過大家的努力評出好的產品,評出好的企業(yè),評出一些標桿,帶領中國汽車產業(y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從一個大國變成一個強國。我衷心祝愿今年的評選活動圓滿順利,能夠選出我們中國最好的一輛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