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麗,李天君,陳莉,楊建強
(1.張家口市中心血站,河北張家口075000;2.北京市通州區(qū)中心血站,北京101101;3.河北省血液中心,河北石家莊050061)
2008-2012年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血者調查分析
李貴麗1,李天君2,陳莉3,楊建強3
(1.張家口市中心血站,河北張家口075000;2.北京市通州區(qū)中心血站,北京101101;3.河北省血液中心,河北石家莊050061)
目的調查分析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血者隊伍建設情況,探究固定獻血者發(fā)展和改進策略。方法根據固定獻血者2008-2012年的采供血數(shù)據,分年度篩選出固定獻血者,并對固定獻血者人數(shù)及構成、年齡分布、獻血年限和職業(yè)構成進行統(tǒng)計。結果固定獻血者人數(shù)從2008年4 678名到2012年的7 469名,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從2008年的2 101名到2012年的3 306名,歸隊人數(shù)從2009年的518名到2012年的886名,新增人數(shù)從2008年的2 577名增加到2012年的3 277名,3類固定獻血人群均呈逐年增長態(tài)勢,固定獻血者獻全血、單采血小板人數(shù)逐年增長,農民和工人較其他職業(yè)人員固定獻血人數(shù)較多。結論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者隊伍呈增長趨勢,但固定全血獻血者比例與發(fā)達國家差距比較大,且每年增長不平衡,應有針對性加強招募宣傳力度,保留固定獻血者。
固定獻血者;獻血者保留;全血;血小板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實施后,我國的無償獻血事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從最初的計劃獻血至目前以自愿獻血為主的獻血模式。將無償獻血者發(fā)展成為固定無償獻血者,對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輸血風險起到關鍵作用。目前我國各地區(qū)固定獻血者發(fā)展不平衡。筆者調查分析了張家口地區(qū)2008-2012年固定獻血者基本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張家口地區(qū)2008-2012年采供血數(shù)據及固定獻血者資料。
1.2 調查方法采用采供血管理系統(tǒng)對固定獻血者人數(shù)及其職業(yè)構成、年齡分布、獻血年限進行統(tǒng)計;回顧性分析固定獻血者招募、保留、招回等方法和措施。固定無償獻血者指至少獻過3次血,且近12個月內獻血至少1次[1];連續(xù)固定獻血者按上年度固定獻血者本年度再次獻血統(tǒng)計;歸隊獻血者按未連續(xù)固定獻血者再次獻血統(tǒng)計;當年固定獻血者人數(shù)=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當年新增人數(shù)+歸隊人數(sh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21.0軟件,固定獻血者年度比較主要采用增長率進行統(tǒng)計分析;固定獻血者占全部獻血人數(shù)、固定獻血者的人群分布采用百分比進行統(tǒng)計分析;部分數(shù)據采用χ2檢驗方法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固定獻血者基本情況在固定獻血者獻血年齡中,大于55周歲人數(shù)由于獻血者基數(shù)較少占比較少,職業(yè)和獻血年限也有一定差別,具體見表1。
表1 固定獻血者基本情況
2.2 不同年度全血和單采血小板固定獻血者比較全血與單采血小板固定獻血者比例不同,這與兩類獻血人群的招募方式、保留措施等有關,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年度全血和單采血小板固定獻血者比較
2.3 不同年度固定獻血者構成及占當年固定獻血者比較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血者中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新增加人數(shù)和歸隊人數(shù)從2008-2012年增長較快,且3類人群分布和增長具有一定的差異,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年度固定獻血者構成及占當年固定獻血者比較[人(%)]
固定獻血者數(shù)量是衡量一個地區(qū)無償獻血工作的重要指標。加強固定獻血者隊伍建設,從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用血安全三大戰(zhàn)略之一[2-3]。WHO 2004年資料分析,高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的國家,固定獻血者所獻血液占總血量的83.9%,而中、低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的國家,分別僅占到血液總量的7.2%和1.0%。我國固定獻血人群基本分布在20%~40%范圍內[4],固定獻血者的招募、發(fā)展、保留等工作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
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血者隊伍從2005年開始起步,固定獻血者的發(fā)展也相對不平衡,2008-2012年呈逐年增長趨勢,5年增長59.66%,增長率從2012年變緩(P<0.05);全血固定獻血者較單采血小板固定獻血者少。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新增加人數(shù)和歸隊人數(shù)的增加是發(fā)展固定獻血者的主要目標,這3項指標充分說明1個地區(qū)固定獻血者的發(fā)展狀況。從表3可以看出,張家口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逐年增長,更多的固定獻血者選擇下1個年度再次獻血,說明固定獻血者流失逐年下降。新增固定獻血者人數(shù)2008-2012年逐年增長較明顯(P<0.05)。連續(xù)固定人數(shù)從2008-2012年每年增長較多(P<0.05),2012年增長變緩(P>0.05),這應引起各我們高度重視,努力保留獻血者再次獻血是保障血液安全、提高無償獻血效率的重要途徑。固定獻血者歸隊人數(shù)占當年固定獻血者比例由2009年的8.81%提高到2012年的11.87%。固定獻血者占當年獻全血平均比例逐年提高,到2012年固定獻血者占當年獻全血比例為21.83%,與發(fā)達國家80%以上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由于本地區(qū)單采血小板的組織和管理比較健全,所以固定獻血者中,單采血小板人數(shù)所占比例較大,從表2可以看出,張家口地區(qū)固定獻血者獻單采血小板次數(shù)逐年增長,固定獻血者是單采血小板主要的捐獻群體,平均有90%以上的單采血小板來自固定獻血者,血液的安全度明顯高于全血。當然在固定獻血者占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應進一步加大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招募的力度,提高單采獻血者的總體人數(shù),保持臨床用血需要。
從表1可以看出,張家口固定獻血者年齡分布呈現(xiàn)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結構。有66.5%的固定獻血者集中在25~45歲之間,他們是固定獻血者隊伍的主體。由于他們工作趨于穩(wěn)定,年齡處于成熟期,因此,可以將固定獻血者發(fā)展的重點側重到這個年齡段。由表1可以看出,有近90%的固定獻血者的獻血年限在1~10年之間,10年以上的較少,這也提示我們的固定獻血者隊伍不是十分成熟,應當將長期保留獻血者做為工作的重點。固定獻血者職業(yè)構成主體是農民和工人,他們占固定獻血者隊伍的40%。本地區(qū)公務員、高校學生、部隊軍人固定獻血者比例為12.89%,這有可能與這些人群的獻血總人數(shù)偏少有關,國家鼓勵這3類群體率先獻血,這也是我們以后固定獻血者重點發(fā)展的方向。
建立一支數(shù)量充足的、安全的固定無償獻血者隊伍是獻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的終極目標,是血液安全和血液充足供應的基本保障[5]。固定獻血者的招募、保留、歸隊工作是一項細致且繁雜的工作,需要建立固定獻血者管理體系來保障其發(fā)展[6]。為了提高固定獻血者的隊伍建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滿足獻血者要求。了解獻血者的想法,盡最大努力滿足獻血者的要求,包括血費報銷一站式服務、提供多樣化的紀念品、滿足獻血者奉獻愛心的心理需求。(2)提供科學有效的獻血前、中、后服務。獻血過程中,要完善服務細節(jié),盡量為獻血者提供舒適、溫馨的獻血環(huán)境,最大程度地減輕獻血過程緊張和不適。獻血后的跟蹤回訪設專人負責,形式可以短信、電話或郵寄方式,了解獻血者的需要。在服務過程中要以獻血者為中心,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7]。(3)建立獻血者聯(lián)誼會、座談會、QQ群、微信聯(lián)系體制[8]。獻血知識的普及獻血者參與是促進固定獻血者健康發(fā)展的基礎。我們通過各種方式使獻血者的“愛心”公眾化,保持獻血者之間、獻血者與群眾之間、獻血者與采供血機構之間、獻血者與患者之間的信息暢通,才能使獻血工作引起共鳴。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467-2011.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1-2.
[2]世界衛(wèi)生組織.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M].張欽輝,高峰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3.
[3]鄧曦,萬麗萍,丁增橋,等.固定獻血者招募管理初探[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4(4):508-509.
[4]王憬惺,嚴力行,高東英,等.輸血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50.
[5]賴東生,郭永建.獻血服務管理//劉江.輸血管理[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43-61.
[6]謝熙熙,蘇虹,陳通,等.溫州市區(qū)固定獻血者分布調查[J].醫(yī)學綜述,2012,1(24):4269-4271.
[7]劉美紅,蔡新華.無償獻血者隊伍建設與招募保留探討[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2,19(2):13-15..
[8]杜方安,宿軍.落實服務式招募促無償獻血穩(wěn)步發(fā)展[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2,19(6):86-88.
Investigation of fixed blood donors in Zhangjiakou area.
LI Gui-li1,LI Tian-jun2,CHEN Li3,YANG Jian-qiang31.Zhangjiakou Central Blood Station,Zhangjiakou 075000,Hebei,CHINA;2.Beijing Tongzhou Central Blood Station, Beijing 101100,CHINA;3.Hebei Blood Center,Shijiazhuang 050061,Hebei,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method of fixed blood donors team, and to analyz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angjiakou fixed blood donors team.MethodsAccording to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data(from 2008 to 2012),fixed blood donors were screened out by year,and the number,composition,age distribution,donate blood year and occupation of the fixed blood donors were analyzed.ResultsIn Zhangjiakou,the number of fixed blood donors increased form 4 678 in 2008 to 7 469 in 2012.The number of continuous fixed donors increased form 2 101 in 2008 to 3 306 in 2012,the number of returned donors increased from 518 in 2009 to 886 in 2012,and the number of new donors increased from 2 577 in 2009 to 3 277 in 2012.The number of the 3 categories of fixed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blood and apheresis platelet wa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number of fixed blood donors in farmers and workers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others.ConclusionAlthough the number of fixed blood donors in Zhangjiakou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the ratio of fixed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whole blood is relatively inferior to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and it is under an unbalanced increase situation.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keep a better team of fixed blood donors.
Fixed blood donors;Donors keeping;Whole blood;Apheresis platelets
R195
A
1003—6350(2015)01—0137—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1.0048
2014-06-09)
河北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重點計劃項目(編號:20100230)
李天君。E-mail:xzltj@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