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軍,李 霞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康復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問題式教學的效果研究
王陳軍,李 霞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浙江 溫州 325000)
目的:觀察問題式教學在康復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本院康復科進行實習的7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觀察組35名采用問題式教學,對比組35名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觀察并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出科考核成績和疑難病例分析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觀察組師生雙方的滿意度也均高于對比組(P<0.05),以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康復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問題式教學,可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學習成績并促進師生互動性,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康復科;護理帶教;問題式教學
康復科服務對象主要為小兒運動發(fā)育遲緩、小兒腦性癱瘓、溺水心肺復蘇后、老年病、急慢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先天性及血管疾病的功能障礙患者,由于其病患人群特殊性,不僅要求護理實習生熟練掌握實際臨床技能,并具有較好的綜合能力。報道顯示[1]問題式教學主要是在問題的情景之下,將臨床護理知識進行相互融合,通過師生對話,對學生構建知識的主動性、協(xié)助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升,目前已逐漸應用于各大醫(yī)院的康復科臨床帶教護理之中。故本文對于本院康復科實習的70名護理實習生應用了問題式教學進行臨床護理帶教,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一)一般資料。
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康復科實習的70名護理實習生均為女性,其中觀察組35名,平均年齡為(21.5± 0.3)歲,23名在校理療知識總成績?yōu)閮?yōu),12名為良;對比組35名,平均年齡為(22.0±0.1)歲,25名在校理療知識總成績?yōu)閮?yōu),10名為良。本組納入對象實習時間均為4周,對比各組護理實習生的年齡、實習時間等基礎資料差異均為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比組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即由臨床帶教老師進行教授,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最后由老師做出總結。
觀察組采用問題式教學,首先進行相關問題討論,并給予護理實習生相應的查閱時間,使其通過查閱專業(yè)書籍及文獻等方式,對教科書上的相關知識點、重點及疾病基礎知識進行掌握。包括在教學大綱中,須熟練掌握的康復科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技術護理及必要護理措施等問題的相關知識點;此外,也應掌握疑難病例的相關護理方法及問題;分析總結護理實習生在臨床護理實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護理體會。由臨床帶教老師,對康復科相關的護理問題和知識點進行總結,護理實習生則對相關資料和教科書進行查閱后進行臨床護理操作實踐,由帶教老師對護理實習生進行指導,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分析,最后由護理帶教老師進行小結。
(三)觀察指標。
評估觀察各組護理實習生的出科考核成績,疑難病例護理分析情況,護理能力評估和師生滿意情況等方面。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 17.0處理,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經(jīng)卡方x2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經(jīng)t檢驗,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情況,觀察組出科考核成績及疑難病例護理分析評分均明顯于對比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各組護理實習生教學成績對比情況(分)
對比各組師生滿意情況,觀察組護理實習生對教師的滿意率及教師對實習生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比組,組間滿意情況差異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各組師生滿意情況比較 n(%)
問題式教學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的教授模式,其是以學生作為主體,由教師進行指導的研討式教學。在康復科臨床帶教護理中應用問題式教學效果確切,其可有效促進護理實習生的臨床護理技能深化,同時促進學生對臨床護理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掌握,有效提高學生臨床協(xié)助能力及構建知識主動性。由于來醫(yī)院實習的護理實習生的學歷不等,其能力深淺也不一,因此,對于醫(yī)院康復科而言,也具有多方面的安全隱患,并且具有其特殊性,故要求在臨床帶教中,選擇最佳的教學模式,其可直接影響康復科臨床帶教護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組研究中,對觀察組護理實習生采用了問題式教學,而對比組則采用傳統(tǒng)式教學,經(jīng)對比護理實習生的出科成績和疑難病例護理發(fā)現(xiàn),觀察組護理實習生的出科考核成績達到(92.7±1.3)分,而對比組僅為(85.2±2.2)分。兩組護理實習生出科考核成績對比,觀察組明顯更佳且觀察組對疑難病例護理分析的評分也更高(P<0.05),此外,觀察組的師生滿意率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問題式教學具有較好的民主性、研討性和師生協(xié)作性,可有效提高師生的滿意度。與曾曉梅等[2]采用PBL教學取得的效果相仿。說明,經(jīng)采用問題式教學可有效增強護理實習生的護理操作水平。分析認為,其與問題式教學實行的以學生為主,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從教學重點出發(fā)等原則具有相關性,在臨床帶教中,其所提出的問題均具有其臨床意義,對康復科護理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加以重視,充分調(diào)動了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思考和主動性。在專業(yè)操作方面,由于護理工作重點為實踐,因此需熟練掌握護理技術。帶教老師在指導護理實習生進行專科操作時,需對操作流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之后使護理實習生進行分別的討論,包括整個流程的操作方法,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同時讓護理實習生進行模擬操作至掌握全部過程。之后再由臨床帶教老師進行實際的規(guī)范操作以加深護理實習生的理解和記憶,首次操作由老師示范學生協(xié)助,至逐漸掌握操作方法之后由老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操作,均可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護理操作水平。
綜上所述,問題式教學應用于康復科臨床帶教護理中,可促進護理實習生更佳的掌握臨床護理理論知識,提高臨床實踐技能水平,同時有效促進了師生的互動性,使護理實習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增加了師生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1]洪永鋒,劉 奕,吳建賢,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4):018.
[2]曾曉梅,李 丹,蔣春燕,等.PBL教學在康復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2014,29(5):392-393.
G642.0
A
1002-1701(2015)09-0088-02
2015-07
王陳軍,女,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康復科護理。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