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老人,生活在一個農(nóng)場里。一年夏天,他的女兒坐著火車從遙遠的城鎮(zhèn)來探望他,也帶來了她的小女兒。幾天之后,她就得離開,于是她把女兒留了下來,讓她整個夏天和爺爺一起度過。老人對此沒說什么,女兒已經(jīng)很久沒來了,他獨自生活在農(nóng)場,但子女有自己的生活,晚年的寂寞似乎是他必須品嘗的。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都要和這個初次出現(xiàn)在生活中的孫女一起生活。
對小女孩的到來,老人內(nèi)心有種隱隱的欣喜。所以,女兒這次的離開,似乎并沒讓他像以往一樣感到失落,這個小孫女喚起了他對女兒童年的回憶。而小女孩兒呢?對眼前這位有些嚴肅,卻有著溫和眼神的爺爺,莫名地覺得可以信任,所以對媽媽離開將她獨自留下,也沒有感到失望。
小女孩開始了和爺爺在農(nóng)場的生活,這是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另一種生活。開始的時候,這對祖孫因彼此陌生而略顯拘謹,但很快,小女孩就喜歡上老人了。當(dāng)老人在花園工作時她總是跟在后面,像條小尾巴,毫不厭倦地看他如何修剪枝條,如何鋤草、澆水……
有一天,老人交給小女孩一頂舊草帽和一把鋤頭,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鋤頭,如何拔除雜草。鋤草對小女孩來說是項困難的工作,她根本拿不動沉重的鋤頭!其實,對于老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老人說:“在這之前,你是不知道我是如何度過那些個困難的日子的。年老的日子如磨盤,一日一日,就像鋤草一般沉重而單調(diào)?!钡F(xiàn)在,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獨自承受這種生活,甚至忘記了生活還可以輕松,還可以充盈著飽滿的親情。
每天早上,他們都一起翻挖泥土,彼此越來越有默契。有一次,一只黑鳥從一根電線桿飛到另一根電線桿上,發(fā)出刺耳的嘯叫。那聲音著實嚇人,受驚的老人說:“壞鳥!”女孩也脫口而出:“壞鳥!”這一唱一和,如此默契而自然!意識到這點,爺孫倆互相看著,不禁咯咯笑了起來。
中午太陽太大,他們會在樹蔭下吃午餐。在那里沒有嘈雜的聲音,只有樹葉的沙沙聲、蜜蜂的嗡嗡聲,以及草蟲和夏蟬的長鳴聲。這個夏天,仿佛無邊無盡,陪伴著他們,填滿他們之間的空間。
晚上,小女孩和爺爺坐在屋外的臺階上。感受著每一個方向襲來的清風(fēng)和新鮮的空氣,老人的心情從未這么輕松。他拿出過去常吹的口琴,給小女孩吹上一曲。往日的詼諧又回到他身上,他模仿喜劇演員的腔調(diào)說,他的演奏,首先要送給蚱蜢和蟬,因為它們整天都在為他唱歌,即使是不受歡迎的黑鳥,有時也會一直唱到黃昏……
夜幕降臨,聽著爺爺?shù)恼f笑和口琴聲,倚在爺爺身邊的小女孩兒思緒飄向了遠方。想起白天與爺爺相處的時光,想到暑期結(jié)束就會回到城鎮(zhèn)的家里,她想她會懷念這些日子,懷念這里美好的自然,她的嘴角漾起溫暖的微笑,默默地說:“壞鳥”……
譯自意大利二年級語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