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像往常那樣,刷了牙,準備上床睡覺。這時,媽媽走進了我的房間,說:“汶汶,外公不小心把一只烏龜放出來了,找了好久都找不到。那是一只野生巴西龜,會咬人,你要小心點?!薄芭?。”我隨口應答著。
過了一會兒,我越想越不對勁:什么?一只會咬人的烏龜在我家?還不知道具體在哪兒?如果在鋼琴下面怎么辦?在衣柜里怎么辦?在被子里撒一泡尿怎么辦?我一邊嘀咕,一邊在床上滾來滾去,直到深夜才惴惴不安地進入夢鄉(xiāng)。
第二天一大早,我把烏龜失蹤的事件告訴了四歲的妹妹。于是,我和妹妹決定組成尋龜敢死隊,找到這個心腹之患。我們“全副武裝”——頭戴泡沫碗頭盔,右手持掃把武器,左手持垃圾桶盾牌,正式開始尋龜。
我們先進行了地毯式搜索,結(jié)果一無所獲。妹妹有些不耐煩了,正想放棄,突然,從廚房傳來了“篤篤篤”的聲音。我趕緊牽著妹妹的手來到廚房門口,小心翼翼地往里張望。啊,真的是那只烏龜!它正在用龜殼敲著通往陽臺的玻璃門呢!“萬歲!我們找到了!”我和妹妹高聲歡呼。
“妹妹,現(xiàn)在要把烏龜捉拿歸案了。我們必須得小心,因為媽媽說它會咬人!”我鄭重地警告妹妹。接著,由我擔任前鋒,妹妹擔任后衛(wèi),開始捉龜。我把垃圾桶側(cè)放在地上,用掃把去趕烏龜,企圖把它掃進垃圾桶里。烏龜顯然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一口咬住了我的鞋子!幸好我穿的是媽媽的鞋,鞋子比我的腳大一點,它才沒咬到我的腳指頭。我用掃把頂住烏龜?shù)念^,原以為這樣就能讓它當個“縮頭烏龜”,誰知這家伙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烏龜鋼鐵俠,沒有半點退縮的意思。我用憤怒的眼光望著烏龜,烏龜也用它那雙芝麻眼死死地盯著我。這時,我腦海中靈光一閃,飛快地脫下了被烏龜咬住的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鞋和烏龜一起掃進了垃圾桶。耶!我成功了!
那天晚上,媽媽對我和妹妹說:“今晚有一道神秘的菜喲!”“什么?是什么?”我和妹妹拍著桌子問。媽媽揭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呀,是烏龜湯!想起這只臭烏龜咬住我的鞋不放的兇狠樣子,一股無名火又涌上我的心頭。媽媽幫我和妹妹各盛了一碗湯,我懷著泄憤的心情喝了一口,啊,這可真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享受啊!
喝著喝著,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問媽媽:“媽,我是用一只拖鞋做誘餌才把烏龜捉住的,你不會把拖鞋一起煮湯了吧?”“呀!”媽媽一拍腦袋,“是啊,我怎么忘了?”“不——”我和妹妹驚恐地大叫。“騙你們的!”媽媽哈哈大笑起來……
描寫點評:“腦洞”這個詞大家一定都聽過吧?它一般用來指異常豐富的想象力。本文的小作者顯然特別擅長開“腦洞”,她會把一只行動慢騰騰的烏龜想象成一個心腹大患,會把自己和妹妹的找龜組合想象成“敢死隊”,會把“寧死不縮”的烏龜想象成“烏龜鋼鐵俠”,最后還“腦補”了媽媽用拖鞋煮湯的畫面……有這么古靈精怪的思路,她的生活該多精彩,作文該多有趣呀!描寫練筆:你一定也有過“腦補”一件事,結(jié)果越想越害怕的情況吧?請你回憶一下當時自己的心理活動,并把它記錄下來——
我“腦補”過的事情一: 。
當時我是這么想的: ,事情的結(jié)果是: 。
我“腦補”過的事情二: 。
當時我是這么想的: ,事情的結(jié)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