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些年,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已經在各類土木工程中得到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和市區(qū)改造中的應用十分普及。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抗震性好、承載力大、施工噪音小以及能干解決特殊地基承載力等諸多優(yōu)點。但鉆孔灌注樁大部分都是在水下進行,施工環(huán)節(jié)較多,工藝復雜,且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施工問題,導致工程質量不合格。因此,在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應提高相關技術,保證良好的施工質量。本文主要就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類高層建筑鱗次櫛比,并向超高層建筑不斷過渡。鉆孔灌注樁是建筑施工中一種重要的基礎形式,并憑借施工噪音小、速度快、承載力大等優(yōu)點在近些年來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較為復雜,且其極易受到地層的不確定性影響、常在水下工作,并且一旦成樁就無法再進行修補[1]。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鉆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控制和施工技術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施工隊伍應該不斷提高鉆孔灌注樁相關技術,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建筑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
1、設計合理施工方案
在進行實際的鉆孔灌注樁施工之前,首先應該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施工圖紙,然后對施工地點的地質、地形地貌以及周圍環(huán)境等具體情況進行偵察,最后根據建筑的設計圖紙以及偵察的施工地點的詳細信息進行施工方案的合理編制。只有制作出全面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確保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2、對施工隊伍進行技術交底
在實際施工之前,方案設計團隊還應該對施工隊伍進行全面的質量、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將技術資料、施工工藝以及施工記錄等向施工班組進行交底。施工隊伍在正式施工前應熟悉施工設計圖、地質勘查資料、質量驗收標準,并將其中不清楚不理解的部分向設計團隊詢問,做到掌握具體的施工技術,了解施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3、做好試成孔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隊伍還應該做好試成孔工作,即通過試成孔檢驗地層勘測的準確性,驗證施工工藝流程的可操作性,并確定其中的關鍵技術和關鍵工序環(huán)節(jié),將施工技術的相關參數確定并作為正式施工的指導文件。
二、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1、鉆機的安裝與垂直度控制
鉆孔灌注樁主要的應用設備就是鉆機,鉆機的安裝場地應選擇在平整、地基穩(wěn)定的地方,如果地基不穩(wěn)定,就極易造成鉆機的傾斜以及液化出水等情況的發(fā)生。如果施工地點的地面較弱或者地下水位較低時,應該對地面進行相應地處理,以確保鉆機的穩(wěn)固。樁孔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證成孔質量的重要前提,如果樁孔垂直度不合格則不易于鋼筋籠和導管的安全順利下放,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樁基的承載力。保證樁孔垂直度合格的首要任務就是應該保證鉆機的穩(wěn)固、地面的硬度和穩(wěn)定性達到標準要求,然后還要不斷調整鉆桿和其它鉆具的垂直度,及時調整鉆機的位置,使鉆桿、鉆孔中心以及樁位中心始終在一條直線上[2]。
2、護筒的埋設控制
在鉆孔施工的過程中,合理埋設護筒也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步驟。在孔口的位置設置護筒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舉措,設置護筒還可以有效防止地面水的流入、增加孔內水頭壓力,從而維護孔壁的穩(wěn)定。另外,長深護筒還可以兼做鉆機的鉆進導向。護筒壁一般是由厚度為5mm-8mm的鋼板制作而成,并隨著護筒埋置的厚度而適當增加護筒壁的厚度;護筒的內徑一般要比鉆頭的直徑大100mm-200mm,并在護筒的上方部位設置1到2個溢漿孔。在粘性土質中溢漿孔不宜小于1m,在砂土土質中溢漿孔不宜小于1.5m,溢漿孔內的泥漿面應該比地下水位高出1.5m以上,并要保持水頭的長期穩(wěn)定,以保證護筒的底部不會出現負壓。此外,埋設護筒還用遵循密實和穩(wěn)定的原則,并使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偏差不超過50mm。
3、定位和鉆孔深度控制
在設置護筒后,應該對護筒的位置以及對其填土的密實性進行反復的檢測和檢查,并將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線的偏差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以內。當鉆機就位以后,應該對孔口的高程以及鉆機的高度進行測量,用水準儀器測量鉆機的高程,采用鋼尺測量鉆機的高度,并反復測量和記錄每個鉆桿的長度,根據鉆桿的剩余長度測量成孔的深度,鉆孔后用經過檢測校準后的測繩對成孔深度再進行反復的測量,這樣就可以有效控制鉆孔的深度。鉆孔的深度是否符合標準,是否坐落于較好的持力層,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灌注樁的承載力。但是,鉆孔灌注樁屬于較為隱蔽的工程,施工隊伍一般無法用直接觀測的方式對鉆孔的深度進行準確的判斷,尤其是在遇到變化較大的地層時,施工隊伍更應該及時地與設計團隊進行協商和有效處理,以免影響后序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4、泥漿的質量控制
在鉆孔的施工過程中,泥漿的質量對于成孔和成樁的質量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如果泥漿的質量較差、稠度較小,就無法對鉆孔形成有效的護壁,在砂性土層中還極易發(fā)生坍塌,而在流塑狀黏土層中則易出現縮孔現象;如果泥漿的稠度過大,也會造成灌注的困難,從而影響成樁的質量[3]。因此,在實際的鉆孔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泥漿的質量,將泥漿的稠度和密度調和至合理的范圍,并在成孔的過程中,不斷地轉化泥漿,調節(jié)泥漿的粘稠度,直到水下混凝土澆筑工作的進行。在澆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的泥漿比重、含沙量以及粘稠度都應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并在易造成泥漿滲漏的土層中加入穩(wěn)定孔壁的措施。
5、沉渣的厚度控制
對沉渣厚度的控制是成樁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沉渣的厚度會通過影響樁端阻力的發(fā)揮從而削弱樁基的承載力。在成樁的施工過程中,在端承樁中沉渣厚度不應大于50mm,在摩擦樁中沉渣厚度不應大于100mm,而在抗拔、抗水平力樁中的沉渣厚度不應大于200mm。在實際的成樁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改善泥漿的性能、延長清孔的時間等措施消除沉渣,一般采用2次清孔的方式,即在終孔后進行第1次的清孔,在吊放鋼筋籠后進行第2次的清孔,并且在清孔后應立即灌注混凝土[4]。此外,在清孔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置換泥漿,盡量減少泥漿的比重。
6、制作與吊放鋼筋籠質量控制
制作和吊放鋼筋籠應符合相關的規(guī)范和標準,在焊接鋼筋籠時不能有損鋼筋的直徑,并且鋼筋計焊條原材應該符合檢驗標準。在對鋼筋籠進行施工時,應使其高于地面,將鋼筋順直,以同心的方式對鋼筋進行連接,而且在對接鋼筋籠孔口時應保證鋼筋籠的上下垂直,避免偏心。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應該在每隔2m-3m設置3個-4個,在吊放鋼筋籠之前,應對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進行仔細地檢查,如發(fā)現有遺漏或破壞的地方應及時進行增添或修補。吊放鋼筋籠的吊環(huán)長度應該由設計標高以及孔口的高程計算而確定,鋼筋籠吊放以后,籠頂的標高應符合相關的規(guī)范和標準。如果在鋼筋籠的吊放過長中出現碰撞孔壁或者下放過程受阻的情況,應該立刻停止鋼筋籠的吊放,找出吊放過程出現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具體的原因進行及時有效地解決。此外,如果在鋼筋籠的吊放過程中,由于碰撞孔壁或者其它原因而造成孔壁的坍塌或者造成沉渣過厚,都應該及時將鋼筋籠提出,然后對孔壁進行修復,并對沉渣的厚度進行及時地調整。
7、混凝土灌注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鉆孔灌注樁的混凝土灌注施工一般都是在水下進行操作,隱蔽性較強,也是影響灌注樁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在對混凝土灌注施工進行質量控制時,首先應使混凝土滿足良好的強度性能,其次應保持混凝土良好的易形性、流動性以及較長的初凝時間等特點。灌注混凝土的導管要經過水密實驗測試合格后,再在安裝過程中經過反復檢測才能進行使用,以免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導管出現進水的情況,從而造成混凝土的離析或者夾泥層的出現,甚至出現斷樁事故,造成嚴重的后果?;炷翆Ч軕诨炷林袥]入1.5-6m,灌注過程應一氣呵成,不能中斷,并要在4-6h內完成澆筑?;炷恋墓嘧烁邞辽俦仍O計時的標高高出1m以上,從而保證樁頭混凝土的質量。除此之外,護筒的拔出也不能過早,以免對樁頭混凝土造成擾動,從而影響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結束語: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是一種較為隱蔽的工程項目,質量檢查較為困難,一旦成樁后質量問題就無法進行修補,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技術控制,嚴格監(jiān)督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過程。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施工隊伍也應加強施工責任心,嚴格按照施工的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操作,從而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確保施工建筑的安全和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羅梅芳,寧忠東.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中國西部科技,2013,17:43-44+89.
[2]羅森堯.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的探討[J].科技通報,2013,07:98-102+115.
[3]沈斌.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J].科學之友,2012,02:84-85.
[4]宋志宏.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06:234-235.
作者簡介:鄭宏光 男 1970年10月,江蘇銅山,工程師,副主任, 研究方向:鉆孔灌注樁方面及復合土工模在水庫防滲施工方面、水閘方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