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是新形勢下推進現代糧食生產不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對2014年忠縣水稻規(guī)模種植大戶的培育情況和種植效益分析,探索誰來種田、種田有錢賺、財政扶持環(huán)節(jié)及水平、規(guī)模種植集成技術等問題,推動小戶農民身份向大戶或業(yè)主身份的轉變、小農經濟觀念向市場經濟觀念轉變、傳統農業(yè)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yè)生產方式轉變,促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向健康成熟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 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水稻;規(guī)模種植大戶;培育;重慶市忠縣
中圖分類號:F327;F32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1-042-04
知網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127.1346.016.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5/1/27 13:46:10
忠縣是國家糧食主產縣,水稻常年播種面積2.77萬hm2左右,總產稻谷22萬t以上,約占全年糧食總產量55%,對保證糧食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14年全縣培育了9個水稻高產規(guī)模種植大戶參與水稻高產創(chuàng)建活動,目的在于探索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的培育機制和模式。
1基本情況及主要做法
1.1基本情況
2014年,全縣在新立、烏楊、馬灌、汝溪4個鎮(zhèn)共培育了9個水稻規(guī)模種植大戶參加水稻高產創(chuàng)建,共計89.67 hm2。其中大戶趙某,農機經銷商,在新立鎮(zhèn)華福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23.53 hm2;大戶雷某,村干部,與白某、徐某、黃某聯戶經營,在新立鎮(zhèn)文筆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10.47 hm2;大戶韓某,社長,股份合作制經營,在新立鎮(zhèn)百糧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6.80 hm2;大戶申某,建筑企業(yè)主,在汝溪鎮(zhèn)九亭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10.00 hm2;大戶秦某,建筑企業(yè)主,在汝溪鎮(zhèn)長安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7.33 hm2;大戶楊某,返鄉(xiāng)農民,在汝溪鎮(zhèn)龍灣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7.33 hm2;大戶謝某,家庭農場,在馬灌鎮(zhèn)金寶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10.00 hm2;大戶沈某,家庭農場,在花橋鎮(zhèn)寶勝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7.33 hm2;大戶葉某,家庭農場,在烏楊鎮(zhèn)普樂村流轉土地種植水稻6.87 hm2。
1.2主要做法
1.2.1 扶持政策
為加快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培育步伐,縣里出臺了糧油高產規(guī)模種植大戶多項政策,即集中連片種植水稻6.67 hm2以上、基礎條件好、交通方便、能進行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的家庭農場、專業(yè)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業(yè)企業(yè),能夠做到申報、租地、種糧、補貼“四個主體”一致和整地耕種、購買農資、病蟲防治和銷售產品“四個統一”,土地流轉年限5年以上,均可成為高產規(guī)模種植大戶。財政扶持政策為:(1)給予土地流轉補貼250元/667 m2;(2)給予作業(yè)補貼,除上級給予的機插秧30元/667 m2外,縣級財政再給予60元/667 m2(集中育秧補貼30元、機插機收燃油補貼20元、病蟲機防作業(yè)10);(3)給予購置大中型農機補貼,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加縣級財政補貼至購機費用的80%;(4)給予農業(yè)保險補貼和基礎設施補貼;(5)可以申報種糧大戶獲取種糧大戶補貼。
1.2.2 集成技術
推薦高產優(yōu)質水稻品種,主推集耕、插、收、防、烘為一體的水稻全程機械化高產集成栽培技術。
1.2.3 強化服務
加強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在水稻生產全過程中實行“點對點”、“1+1”的現場技術指導服務。嚴格檢查督導和測產驗收。
2產量產值及效益分析
2.1產量產值
據稻谷銷售情況統計,9個大戶89.67 hm2稻田2014年共計產稻谷814240 kg,總產值2019642元;平均667 m2產量605.4 kg、產值1501.6元(見表1)。9個大戶平均667 m2產量比2014年全縣水稻預計平均產量水平525 kg增產15.3%。
2.2經濟效益
分3個層面進行經濟效益分析,具體數據如下。
2.2.1 計算當年所有投入與所有收入后的效益分析
2.2.1.1投入
9個大戶共計總投入5685810元,平均667 m2投入4227.4元。其中:稻田租金676182元,平均667 m2投入502.7元,占11.9%;種子肥料農藥燃油等物化總成本499038元,平均667 m2成本371.0,占8.8%;雇工勞務總費用616900元,平均667 m2費用458.7元,占10.8%;購買農業(yè)機械總費用3893690元,平均667 m2費用2894.9元,占68.5%。
總投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1286039元,平均667 m2投入3643.2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各項支出多,購機費用最多,每667 m2達到2081.9元,租賃稻田租金最高,每667 m2達到640元??偼度胱钌俚拇髴魲钅碁?20156元,平均667 m2投入2001.4元,主要原因是購機費用最少,支出種子、肥料、農藥和燃油等成本最少。
2.2.1.2總收入
9個大戶共計總收入5808485元,平均667 m2收入4318.6元。其中:稻谷總產值2019642元,平均667 m2產值1501.6元,占34.8%;土地流轉總補貼336250元,平均667 m2補貼250元,占5.8%;育秧、燃油、病防等作業(yè)總補貼121050元,平均667 m2補貼90元,占2.1%;各項購機總補貼3114952元,平均667 m2補貼2315.9元,占53.6%;種糧大戶總補貼216591元,平均667 m2補貼161.0元,占3.7%。
總收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1346289元,平均667 m2收入3813.8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購機補貼最多??偸杖胱钌俚臑榇髴魲钅碁?15549元,平均667 m2收入1959.5元,主要原因是種植的水稻品種不當,肥料施用不足,單產最低,稻谷總產值少,購機補貼最少。
2.2.1.3純收入
9個大戶總收入減總投入后,總的純收入為125552元,平均667 m2純收入91.2元。購買農機費用大,是平均667 m2純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
9個大戶中有4個戶賺錢,純收入最多的大戶葉某為88593元,平均667 m2純收入563.1元,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轉方式為代種,無稻田租金費用,當年購買農機費用少和雇工勞務費用較少;純收入最少的大戶韓某為13924元,平均667 m2純收入136.5元,主要原因是支出種子、肥料、農藥和燃油等成本較多。有5個戶不賺錢,虧得最多的是大戶秦某,虧28881元,平均667 m2虧262.6元,主要原因是當年購買農機費用大,水稻產量偏低;虧得最少的是大戶楊某,虧4607元,平均667 m2虧41.9元,主要原因是該戶雖然單產最低,但購買農機支出費用最少。
2.2.2 不計算當年農機投入與農機補貼收入的效益分析
2.2.2.1投入
在不計算購買農機費用的情況下,9個大戶共計總投入1792120元,平均667 m2投入1332.4元。其中:稻田總租金676182元,平均667 m2租金502.7元,占37.7%;種子肥料農藥燃油等物化總成本499038元,平均667 m2成本371.0元,占27.8%;雇工勞務總費用616900元,平均667 m2費用458.7元,占34.4%。
總投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551139元,平均667 m2投入1561.3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各項支出多,租賃稻田的租金是最高的,每667 m2達到640元??偼度胱钌俚拇髴羯蚰碁?6108元,平均667 m2投入601.0元,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轉方式為代種,無稻田租金費用,且自家有主要3個勞動力,雇工勞務費用支出最少。
2.2.2.2總收入
在不計算購買農機補貼收入的情況下,9個大戶共計總收入2693533元,平均667 m2收入2002.6元。其中:稻谷總產值2019642元,平均667 m2產值1501.6元,占75.0%;土地流轉總補貼336250元,平均667 m2補貼250元,占12.5%;育秧、燃油、病防等作業(yè)總補貼121050元,平均667 m2補貼90元,占4.5%;種糧大戶補貼216591元,平均667 m2補貼161.0元,占8.0%。
總收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758369元,平均667 m2收入3148.4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偸杖胱钌俚拇髴魲钅碁?69949元,平均667 m2收入1545.0元,主要原因是該戶種植的水稻品種不當,肥料施用不足,產量最低,稻谷總產值最少。
2.2.2.3純收入
在不計算購機支出和補貼收入的情況下,9個大戶總收入減總投入后,總純收入為901413元,平均667 m2純收入670.2元。
9個戶全部賺錢。純收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207230元,平均667 m2純收入587.1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偧兪杖胱钌俚拇髴魲钅碁?793元,平均667 m2純收入61.8元,主要原因是產量最低,稻谷總產值最少。
2.2.3 不計算當年農機投入,只計算稻谷和種糧大戶補貼收入的效益分析
2.2.3.1投入
在不計算購買農機費用的情況下,9個大戶共計總投入1792120元,平均667 m2投入1332.4元。其中:稻田總租金676182元,平均667 m2租金502.7元,占37.7%;種子肥料農藥燃油等物化總成本499038元,平均667 m2成本371.0元,占27.8%;雇工勞務總費用616900元,平均667 m2費用458.7元,占34.4%。
總投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551139元,平均667 m2投入1561.3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各項支出多,租賃稻田的租金最高(640元/667 m2)??偼度胱钌俚拇髴羯蚰碁?6108元,平均667 m2投入601.0元,主要原因如前所述。
2.2.3.2總收入
在只計算稻谷和種糧大戶補貼收入的情況下,9個大戶共計總收入2236233元,平均667 m2收入1662.6元。其中:稻谷總產值2019642元,平均667 m2收入1501.6元,占90.3%;種糧大戶總補貼216591元,平均667 m2補貼161.0元,占9.7%。
總收入最多的大戶趙某為638349元,平均667 m2收入1808.4元,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最大,單產最高??偸杖胱钌俚臑榇髴魲钅碁?32549元,平均667 m2收入1205.0元,主要原因如前所述。
2.2.3.3純收入
在不計算購機支出,只計算稻谷和種糧大戶補貼收入的情況下,9個大戶總收入減總投入后,總純收入為444113元,平均667 m2純收入330.2元。
9個戶有8個戶賺錢。純收入最多的大戶沈某為88152元,平均667 m2純收入801.4元,主要原因如前所述;純收入最少的大戶秦某為20119元,平均667 m2純收入182.9元,主要原因是稻田租金費用和雇工勞務費用占比大。1個戶不賺錢,大戶楊某虧30607元,平均667 m2虧278.2元,主要原因如前所述。
2.2.4 匯總結果
(1)各項支出中,購機費用、土地租金、勞務費用、物化成本依次占比68.5%, 11.9%, 10.8%, 8.8%,可見農機購置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68.5%)過大,戶平支出432632元,普通農戶難以一次性承擔農機購買費用。既使財政補貼80%,仍然是2014年5個大戶虧損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非常必要。
(2)在不計算購機費用和補貼的情況下,各項支出中,土地租金、勞務費用、物化成本依次占比37.7%, 34.4%, 27.9%。平均667 m2支出為土地租金502.7元,勞務費用458.7元,物化成本371.0元。財政平均667 m2補貼為土地租金250.0元,占支出的49.7%;作業(yè)補貼90.0元,占支出的24.2%。說明財政支持環(huán)節(jié)是對的,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還可提高補貼水平。
在不計算購機費用和補貼的情況下,各項收入中,稻谷收入、土地流轉補貼、種糧大戶補貼、作業(yè)補貼依次占比75.0%, 12.5%, 8.0%, 4.5%。平均667 m2稻谷收為1501.6元,稻谷收入是種糧大戶的主要收入來源。
(3)在不計算當年水稻生產農機投入,并只計算稻谷和種糧大戶補貼收入的情況下,戶均純收入49345.9元,667 m2平純收入330.2元。說明在沒有國家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大戶從事水稻生產是沒有什么錢可賺的,即使賺點錢也是賺的自己的勞力錢。
2.3社會化服務
規(guī)模種植大戶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是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的又一成功模式。2014年9個大戶在實行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的基礎上,還開展了對外農機社會化服務。截至2014年11月30日,9個大戶共對外農機服務面積303.27 hm2,毛收入380600元,純收入150800元。其中大戶趙某,對外農機服務面積228.00 hm2,毛收入273600元,純收入80700元。
開展對外農機社會化服務,特別是翻犁冬水田,不僅為大戶另辟了增收途徑,還為恢復本縣冬春季節(jié)性農業(yè)生態(tài)濕地,涵養(yǎng)水源,調節(jié)氣候,促進農田生態(tài)恢復,有效緩解持續(xù)多年的冬春干旱,解決春旱育秧栽秧缺水的問題,加快全縣生態(tài)涵養(yǎng)建設和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3存在問題及討論建議
3.1存在問題
3.1.1 政策層面
(1)土地承包證的稻田面積小于實際面積,致使大戶補貼面積小于實際承包種植面積。如新立鎮(zhèn)大戶趙某,租賃的稻田實際面積為23.53 hm2,而土地證上的合計面積僅有8.20 hm2,僅占34.8%。
(2)農田基礎設施差,建設滯后。個別大戶在選擇租賃稻田時考慮不周,租賃的稻田存在交通不便、稻田排灌基礎設施差,無機耕機收和施肥打藥操作便道、無排灌溝渠系統設施等基礎設施,遇干旱天氣沒有灌溉水源,遇大雨無法及時排澇,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如新立鎮(zhèn)大戶趙某租賃的部分稻田地勢低洼,排水溝渠不暢。
3.1.2 管理層面
(1)個別大戶準備不充分。個別大戶在臨近播種時才拿定主意,著手準備,時間倉促準備不充分,土地流轉、育秧物質和床地準備時間倉促,土地流轉合同不健全、不完善,土地流轉費用偏高。
(2)統籌協調管理不力。技術落實未完全到位,缺乏熟練的農機操作人員。有的大戶自身或者請的負責人統籌協調物資準備,對播栽管關鍵環(huán)節(jié)工作安排督促不力,造成落實不到位,農事操作拖拉時間長,用工多、成本高。
3.1.3 技術層面
在2014年水稻規(guī)模生產中,出現了插秧時間過長、施藥時間過長、收割時間過長等限制種植規(guī)模和降低種植效益的突出問題。若增加農機和操作人員,就會增大成本并降低農機利用率;若不增加農機和操作人員,則關鍵農事季節(jié)作業(yè)時間過長,減產減收,如何解決這類矛盾,有待于今后探索。
3.2討論和建議
3.2.1 誰來種田問題
今年忠縣9個水稻規(guī)模種植大戶中,業(yè)主身份有本地農民、返鄉(xiāng)農民、小企業(yè)主等,經營模式有家庭農場、股份合作、聯戶經營、農業(yè)企業(yè)等。從實踐結果來看,本地農民和返鄉(xiāng)農民較懂農業(yè)但不太懂市場,抗風險能力較小,存在著由小戶農民身份向大戶或業(yè)主轉變、小農經濟觀念向市場經濟觀念轉變、傳統農業(yè)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yè)生產方式轉變的過程;小企業(yè)主懂市場但不懂農業(yè),抗風險能力較大,也有個向新型農業(yè)主體轉變的過程。從實踐來看,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將是未來種糧的重要力量。
3.2.2 種田有錢賺的問題
分析2014年水稻規(guī)模種植實踐,要想種田有錢賺,建議:(1)在政策層面要有國家補貼,并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相應地提高補貼水平。(2)經營者在思想觀念層面要轉變,逐步成為懂市場會管理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3)在經營管理層面要由所有大戶組成一個合作協會,統一購進高效、低碳、環(huán)保的農資投入品和銷售優(yōu)質農產品。(4)種植規(guī)模要適度,家庭農場以(100~300)×667 m2為宜,農業(yè)企業(yè)以500×667 m2左右為好。(5)在技術層面要推廣應用高產、高效、低碳、環(huán)保的水稻集成技術,逐步向現代農業(yè)生產方式轉變。
3.2.3 財政支持環(huán)節(jié)和補貼水平問題
從目前忠縣的水稻規(guī)模種植大戶的經濟水平來看,(1)一次性的農機購置補貼是必須的,若不如此,就不可能實現傳統農業(yè)生產方式向現代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轉變,因為傳統農業(yè)生產方式是難以賺錢的。(2)土地流轉補貼和作業(yè)補貼是必要的,若不如此,也是不賺錢的。(3)農機購置補貼的幅度較為適度,但應該限定上限,若種植規(guī)模在(300~500)×667 m2,農機購置費用上限應該限定在35萬~40萬元。(4)土地流轉補貼和作業(yè)補貼水平較低,建議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適當提高補貼水平。
3.2.4 水稻規(guī)模種植集成技術問題
(1)要推廣應用與全程機械化作業(yè)配套的農藝農機結合的高產、高效、低碳、環(huán)保的水稻集成技術。(2)既要通過適度增加農機和操作人員、大戶合作協會聯合調配農機和操作人員等辦法,來解決關鍵農事季節(jié)作業(yè)時間過長的問題,又要通過對外農機作業(yè)等辦法,來降低購機成本和操作人員成本,以增加收入。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