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7931(2015)02-0002-02
收稿日期: 2015-01-05
基金項目: 蘇州市社會科學應用研究課題(2014LX07)
作者簡介: 鮑寅初(1955—),男,浙江紹興人,蘇州市職業(yè)大學黨委書記,《蘇州文化讀本》名譽主編。
A Preface of Culture Textbook of Suzhou
BAO Yin-chu
(Party Committee Offi ce,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215104, China)
又到金秋十月收獲時節(jié)。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吳文化研究院徐靜院長主編的《蘇州文化讀本》出版發(fā)行了。這是我校重視地域文化研究與傳承,積極參與蘇州市委宣傳部創(chuàng)建的“家在蘇州”文化品牌建設的又一成果,值得慶賀!
2014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
猶如北京,蘇州也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并且獨具特色。十年前,2004年11月,在中央電視臺舉行的“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評比活動中,蘇州金榜題名,還榮獲唯一的“年度城市大獎”。頒獎詞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一座東方水城讓世界讀了2 500年,一個現(xiàn)代工業(yè)園用10年時間磨礪出超越傳統(tǒng)的利劍。它用古典園林的精巧,布局出現(xiàn)代經濟的版圖;它用雙面繡的絕活,實現(xiàn)了東方與西方的對接?!笔旰螅谌?6個城市對“李光耀世界城市獎”的激烈角逐中,中國蘇州脫穎而出,榮獲了2014年“李光耀世界城市獎”,成為第一個獲得該大獎的中國城市。獲獎理由是:兼顧經濟發(fā)展與歷史文化傳承,為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創(chuàng)造了宜居的生存環(huán)境和均等的社會保障機會。古城蘇州的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的“雙面繡”特色又一次讓世界驚艷,呈現(xiàn)出了“東方水城,人間天堂”的美麗和美好?!袄罟庖澜绯鞘歇劇碧崦瘑T會主席、原聯(lián)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馬凱碩先生認為:“蘇州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文化歷史,如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一樣,將在中國文化復興中扮演領導角色?!边@一高度評價一語道破蘇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
確實,文化是蘇州的第一優(yōu)勢。蘇州地靈水秀,人文薈萃,在這塊得天獨厚又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先輩們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豐厚的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成果。蘇州文化的豐厚性體現(xiàn)在古城水巷、園林名勝、街坊民居、絲綢蘇繡、桃花塢木版年畫和昆曲、評彈、蘇劇、吳門書畫等特色鮮明的物化及藝術形態(tài),還體現(xiàn)在文化氛圍的濃厚、文化心理的成熟中,崇文重教、勤奮進取、精致典雅、謙和儒雅等文化理念與文化品格,滲透在蘇州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蘇州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千百年來,蘇州文化經久不衰,源于世世代代不息的傳承。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做大做強,蘇州正逐漸成為一個移民城市。截至2013年底的統(tǒng)計顯示,全市常住人口1 058萬,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相當;而且蘇州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外資企業(yè)較多,僅世界500強企業(yè)在蘇州有投資項目的就有146家,常住外籍人士6萬多人。在城市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中,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提高人、服務人、發(fā)展人”為目標,啟動了“家在蘇州”品牌建設?!凹以谔K州”之“家”,其內涵包括文化興盛之家、文明和諧之家、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之家、開放融合之家、宜居幸福之家等五大內容,涵蓋了文化服務、文明城市、文化產業(yè)、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諸方面,意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新老蘇州市民的力量,構建共同的城市價值觀,尤其要讓“新蘇州人”更快更好地融入蘇州,增強他們對蘇州這座美麗城市的歸屬感。
“家在蘇州”是一個充滿溫度、寬度和高度的文化品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括講好蘇州故事,傳播好蘇州聲音,闡釋好蘇州特色。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吳文化研究院緊密結合“家在蘇州”品牌建設,深入挖掘蘇州文化的豐富寶藏,充分挖掘蘇州文化的時代價值,組織專家編寫《蘇州文化讀本》,普及蘇州文化知識,闡釋蘇州文化的核心價值,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奮發(fā)向上的正能量。
《蘇州文化讀本》全書十余萬字,包括十五篇內容,百余幅圖片。從遠古時候泰伯南奔立國勾吳起,到當今最新的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囊括了春秋吳國興霸成王的故事,蘇州水巷的獨特風韻,蘇州經濟、科技、教育、文學、書畫、工藝、園林等板塊,內容十分豐富。本書打破了同類圖書學術化、臉譜化的模式,以板塊門類為單元,抓住蘇州文化中特色鮮明的重點和亮點,精心選擇蘇州歷史中的名人、名作、名勝等,進行生動形象的介紹,視角獨特,深入淺出。不僅表現(xiàn)了蘇州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且反映了蘇州文化的最新變遷,注入了時代精神。在描述蘇州文化知識的同時,力求闡明蘇州文化的核心價值,充分展示蘇州人美善相樂的人文形象,充分體現(xiàn)“崇文睿智,開放包容,爭先創(chuàng)優(yōu),和諧致遠”的蘇州精神?!凹以谔K州”的人們,無論是蘇州本地人還是新蘇州人,通過閱讀《蘇州文化讀本》,可以得到吳風雅韻的熏陶,認識和理解蘇州文化的博大深厚與精致典雅;可以穿越時空,觸摸蘇州的歷史脈絡,感受蘇州歷史發(fā)展的波瀾壯闊,深切感受蘇州歷代先賢的強國夢想、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由此,真正領悟蘇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內涵,感受蘇州“東方水城,人間天堂”的詩情畫意,進一步激發(fā)千萬新老蘇州人建設美麗蘇州、美好家園的熱情,凝心聚力共同譜寫“中國夢”之蘇州篇章。
文化的溝通是一種心靈的溝通,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蘇州文化讀本》不僅是“家在蘇州”的新老蘇州人認識蘇州、增長知識的教科書,亦可以成為外地讀者了解蘇州文化精華的導引,更能成為異國友人探尋蘇州的文化橋梁。由此看來,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吳文化研究院編寫《蘇州文化讀本》的意義就非同一般了。
蘇州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錘煉中,凝聚了一種奉獻精神,一種面臨挑戰(zhàn)和機遇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作為一所地方高校,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yōu)勢,多年來堅持地方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與傳承,以文化育人為核心,著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吳文化研究團隊已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78項,在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75篇,出版專著和教材29部,榮獲省市級科研教學成果獎48項。尤其突出的是積極參與蘇州地方文化建設,并將文化研究成果應用于地方文化和經濟的發(fā)展,為蘇州市古城區(qū)保護規(guī)劃修編、蘇州太湖新城地名規(guī)劃編制、蘇州古城墻保護和修復、山塘文化保護、刺繡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項目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近幾年關于蘇州城墻的研究與修復項目成果,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好評?!疤K州城墻研究”獲評蘇州市首屆“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獎,由吳恩培主編、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的《蘇州城墻》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獎。成績屬于過去,今后還需努力。值此《蘇州文化讀本》出版之際,謹祝吳文化研究團隊進一步發(fā)揮優(yōu)勢,突出特色,力爭在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方面取得新成就,力爭在做大、做強、做亮吳文化品牌方面取得新突破,力爭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作出新貢獻!
是為序。
(責任編輯:時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