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飛
自哈爾濱市發(fā)布《2015年初中升學考試說明》以來,中考變化引起了2015年參加中考的全體師生及家長的熱切關(guān)注。其中古詩文默寫篇目40篇,相對于2014年沒有任何變化,但古文閱讀篇目由2014年的15篇增至20篇(新增《隆中對》《馬說》《與朱元思書》《核舟記》《五柳先生傳》),在相同的復習時間中,教學的難度也有所增加。
時間緊急,很多學校在教授九年級上、下課文時進行2015年中考重點篇目的復習,而學生在學習新知和各科集中復習的基礎(chǔ)上,很難靜下心來一篇一篇進行扎實的背誦、翻譯和知識點的訓練。而更多學校將文言文的復習作為整個復習的重點,8分、9分的文言文閱讀分分必爭,不能有任何疏漏。這樣,學生每天就在讀背課文、背譯詞句、知識點習題中反復訓練,機械記憶,將豐富的語文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將本應在此時重要的閱讀寫作能力提升變成機械記憶。
其實,作為教師,我們完全可以運用經(jīng)驗智慧,將文言文復習進行得豐富多彩且扎實有效,又可以在復習的基礎(chǔ)上提升學生的能力?,F(xiàn)將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一詞多義”的整理將枯燥的記憶化為理解性歸納
一詞多義指的是同一個詞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意義這樣一種語言現(xiàn)象。一詞多義是語言的普遍現(xiàn)象,是詞義演變的結(jié)果。一個詞剛出現(xiàn)的時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現(xiàn)象、性質(zhì)或行為的名稱,但在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它會逐漸獲得一些新的意義,這樣便形成了一詞多義。文言文一詞多義現(xiàn)象十分普遍,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將重點篇目中一詞多義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在梳理中學生自然就會在頭腦中記憶、比較、歸納,從而形成知識系統(tǒng)性、總結(jié)性的能力,這比單純的機械記憶有價值得多。其實,也可以進行類比,將多篇文言文中同一意思的不同句子進行整理,如:
1. 安:①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馬說》); ②養(yǎng) (衣食所安——《曹劌論戰(zhàn)》)。
2. 卑:①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送東陽馬生序》);②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
3. 備:①周全,詳盡 (前人之述備矣 ——《岳陽樓記》); ②具備 (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口技》。
4. 鄙:①鄙陋,目光短淺 (肉食者鄙 ——《曹劌論戰(zhàn)》); ②出身鄙野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5. 畢:①盡 (畢力平險 ——《愚公移山》) ;②全部 (群響畢絕 ——《口技》)。
6. ?。孩倨冉咏?(薄暮冥冥 ——《岳陽樓記》);②輕視 (不宜妄自菲薄 ——《出師表》)
7. 策:①馬鞭 (執(zhí)策而臨之 ——《馬說》) ;②鞭打、驅(qū)使(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8. 誠:①誠心(帝感其誠 ——《愚公移山》) ;②的確,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表》); ③果真(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陳涉世家》/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 ——《隆中對》)。
9. 次:①編次(吳廣皆次當行 ——《陳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又間令昊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陳涉世家》)。
10.道:①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 ——《陳涉世家》) ;②道義(伐無道,誅暴秦 ——《陳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④說,講(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
●“詞化成語”的方式將機械的背誦變?yōu)槔斫庑赃\用
文言文實詞的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學生只有切實地掌握并理解文言實詞,才能無障礙地閱讀其他文言作品,完成文學作品更廣闊的涉獵和深入的閱讀。學生掌握記憶文言文中的實詞后,將已有儲備積累與學習記憶的實詞積累相結(jié)合,從而完成更有意義的理解性運用,既深入理解了成語積累,又豐富運用了文言實詞,一舉多得,有效有趣,如:
《鄒忌諷齊王納諫》
徐公來,孰視之。孰:通“熟”,仔細。(深思熟慮)
暮寢而思之。寢:睡覺。(寢不安席、寢食不安)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畏:畏懼。(望而生畏、畏縮不前)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當面。(耳提面命)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嗜:愛好。(嗜殺成性)
手指不可屈伸。屈:彎曲。(首屈一指)
錄畢,走送之。畢:完成。(畢其功于一役)
援疑質(zhì)理。質(zhì):詢問。(質(zhì)疑問難)
●“比較閱讀”的方式將文言文知識梳理變成深入對比分析
20篇文言文雖時代不同、人物不同、內(nèi)容不同、主題不同,但文學作品中總有相似之處,可以在不同之處找相同,從而化異為同,完成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內(nèi)容的整體理解;也可以在相似的文章中找出不同之處,從而對作品更深入地理解分析,完成文本的深入解讀,從而實現(xiàn)對文章的深刻記憶和真正理解,這種做法與功利且機械的知識點梳理記憶答題要有意義、有價值得多。
如:同樣是勸諫的大臣(士),在勸諫技巧上各不相同,可以在一起加以比較:身為平民的曹劌引導魯莊公認識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身為重臣的鄒忌勸諫齊威王開張圣聽,除蔽納諫;諸葛亮勸諫劉禪親賢遠佞。同時還可以比較魯莊公、齊威王、劉禪等君主的形象與納諫的態(tài)度,也可以將楚王、安陵君、秦王,這幾個君主形象進行對比等。
可以比較《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與朱元思書》等描寫景色的語句;還可以比較主題思想:《醉翁亭記》的“與民同樂”和《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
其實,只要教師能夠找到一個點、一條線,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就很容易被點燃,在運用的同時理解,在理解的同時記憶,這是學習之道,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而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也可以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重要的是,教師要先學會思考,做一個善于思考的智慧教師。
文言文復習,切忌機械記憶,反復“磨練”,不僅“磨”沒了畢業(yè)班學生能力提升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從長遠上“磨”沒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激情。
E-mail:lili79928@163.com
?笠編輯/李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