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勇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麻醉科,四川南充 637000
老年患者手術麻醉應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靜脈麻醉的療效比較
龐勇
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麻醉科,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比較應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兩種靜脈麻醉方法,對于老年手術患者起到的臨床麻醉效果。方法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該院實施過麻醉術的60例老年患者,根據(jù)隨機將選取的60例老年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30例應用瑞芬太尼麻醉,對照組30例應用芬太尼麻醉,比較兩組靜脈麻醉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9.1±3.2;蘇醒時間14.6±2.8;定向力恢復時間14.2±3.1)min,均低于對照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12.8±3.6;蘇醒時間20.9±4.3;定向力恢復時間24.9±8.7)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對老年手術患者,其使用時具有較高安全性,且醒麻時間較短,適宜臨床應用推廣。
瑞芬太尼麻醉;芬太尼麻醉;老年手術患者
為了降低麻醉藥物使用過程中,對老年患者構成的危害,需詳細分析針對老年患者手術應用麻醉藥物的臨床效果,減少麻醉對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確保手術順利進行[1]。為此,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該院接診中的60例老年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應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進行靜脈麻醉,對比麻醉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該院接診60例老年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兩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1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分布在58~70歲之間,均齡為(62.3±3.2)歲;患者體重為38~73 kg之間;對照組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分布在57~72歲之間,均齡為(63.8±2.6)歲;患者體重為39~72 kg之間。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手術前30 min均肌肉注射了咪達挫侖0.04 mg/kg,以及肌注了長托寧0.01 mg/kg。其中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是在其進手術室后立即進行,觀察組應用2 mg/kg丙泊酚麻醉誘導藥物,以及瑞芬太尼1 μg/kg(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和維庫溴銨0.1 mg/kg,手術時觀察組應用 4 mg/(kg·h)丙泊酚靜脈泵注,以及應用 瑞芬太尼0.2 μg/kg保持麻醉,待手術完成后立即停止使用;對照組患者應用芬太尼4 μg/kg(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麻醉誘導藥物,以及丙泊酚2 mg/kg和維庫溴銨0.1 mg/kg,對照組患者手術時,應用芬太尼 0.4 μg/(kg·min)靜脈泵注,以及丙泊酚4 mg/(kg·h)維持麻醉,并在手術完成后立即終止使用。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醒麻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9.1±3.2)min;蘇醒時間(14.6±2.8)min;定向力恢復時間(14.2±3.1)min,均低于對照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12.8±3.6)min;蘇醒時間(20.9±4.3)min;定向力恢復時間(24.9±8.7)min;兩組數(shù)據(jù)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麻醉恢復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患者蘇醒時間 定向力恢復所需時間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值(9.1±3.2)* 12.8±3.6 3.672 (14.6±2.8)* 20.9±4.3 4.831 (14.2±3.1)* 24.9±8.7 3.335
瑞芬太尼應用于人體內(nèi)可在 1 min內(nèi),促進血腦迅速平衡,制成制劑后被應用于組織和血液內(nèi),可迅速得到水解。文中觀察組可見患者蘇醒時間為(14.6±2.8)min,與對照組應用芬太尼患者蘇醒時間為(20.9±4.3)min的效果明顯不同。并且瑞芬太尼具有抑制呼吸和惡心嘔吐效果,隨著隨機量增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加強麻醉效果。針對老年手術患者,對于麻醉藥物,大多具有敏感性,機體重要臟器功能明顯下降,在圍手術期此次研究的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較大,其中對照組受該因素影響,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為(12.8±3.6)min;定向力恢復所需時間為(24.9±8.7)min,明顯延長了患者恢復時間。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對麻醉效果的評價,主要是觀測標準是: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心血管反應和應激反應,麻醉的方式、技術以及質(zhì)量。文中觀察結果顯示,觀察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蘇醒時間和定力恢復時間,以及呼吸恢復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所以說,觀察組給予該組手術患者實施瑞芬太尼麻醉,血流動力學比對照組應用芬太尼更為穩(wěn)定,術后醒麻時間比較快。以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麻醉科為主的研究單位,在2002年1—3月對瑞芬太尼Ⅱ期臨床試驗結論[2]:瑞芬太尼和芬太尼雖有相似性,但瑞芬太尼鎮(zhèn)痛及麻醉消退情況優(yōu)于芬太尼?,F(xiàn)將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性能進行比較性分析。
3.1 消退時間比較
該文中觀察組患者應用瑞芬太尼醒麻時間為(14.6±2.8)min,對照組患者醒麻時間為(20.9±4.3)min,臨床可見應用瑞芬太尼發(fā)揮了該藥作為新型超短效麻醉藥的功效,由于該藥屬于哌啶衍生物,其藥物性能是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具有迅速誘導和蘇醒的特性[3]。而使用芬太尼不僅用藥時間較長時,所需劑量也較瑞芬太尼多,使得該藥藥物殘留容易蓄積在患者脂肪和骨骼肌內(nèi),導致患者呼吸被抑制等恢復期后遺效應[4]。
3.2 穩(wěn)定性比較
臨床使用時麻醉推注速度會減慢,并減慢了2/3維持泵注速度。但是應用芬太尼麻醉時,會使患者血壓和心率升高隨即下降,造成較大波動,比應用瑞芬太尼血壓和心率穩(wěn)定性差,這與羅明亮等[5-6]報道結果具有一致性。
3.3 肝臟、呼吸及意識影響比較
芬太尼是以依賴患者肝臟代謝為主,如果手術中應用反復注射法,則會造成蓄積麻醉藥物于脂肪和骨骼肌肉內(nèi)現(xiàn)象,臨床中患者若還未完成麻醉藥物代謝,則會抑制其呼吸和意識功能,最終導致患者延長醒麻時間[7-8]。而瑞芬太尼的優(yōu)點是不通過肝臟功能,也能讓藥物于患者體內(nèi)快速代謝,不會抑制患者呼吸和意識功能,且患者醒麻時間短于應用芬太尼。
綜上所述,應用瑞芬太尼靜脈麻醉對老年手術患者,具有較高安全性且醒麻時間較短,適宜臨床應用推廣。
[1]占衛(wèi)慶,丁輝有.瑞芬太尼與芬太尼靜脈麻醉在老年手術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刊,2013(5):93-95.
[2]程武軍.老年手術患者120例瑞芬太尼與芬太尼靜脈麻醉效果對比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5):597-598.
[3]杜平均.瑞芬太尼與芬太尼靜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5):3966-3967.
[4]金海英.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術麻醉的效果比較[J].求醫(yī)問藥,2012,10(11下半月刊):210-211.
[5]羅明亮.瑞芬太尼與芬太尼靜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4,20(25):97-98.
[6]黃建平.瑞芬太尼與芬太尼靜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4):188-189.
[7]唐明富.瑞芬太尼在老年手術麻醉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26-27.
[8]謝世傳,王少勤,李小碰.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誘導時引起心動過緩的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10):147-150.
Comparison of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Remifentanil and Fentanyl in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PANG Yo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Chuanbei Affiliated Hospital,Nanchong,Sichuan Province,637000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remifentanil and fentanyl applied in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Methods60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and Jul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in each one.The 3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nesthesia with fentanyl while the other 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anesthesia with remifentanil.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recovery tim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analepsia time,orientation recovery time of the patients were(9.1±3.2)min,(14.6±2.8)min,(14.2± 3.1)min respective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ll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ere(12.8±3.6)min,(20.9±4.3) min,(24.9±8.7)min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emifentani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for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is of high safety and shorter analepsia time,therefore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Remifentanil anesthesia;Fentanyl anesthesia;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R614
A
1674-0742(2015)11(b)-0133-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2.133
2015-08-10)
龐勇(1975.7-),男,四川南充人,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從事臨床麻醉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