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鳳 孫向陽
生物教學存在的許多疑難問題都與教學評價問題有關,而當前人們所慣用的那些大同小異的評價標準都是建立在對教師的價值判斷上。譬如,普遍采用的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效果”六項指標來評價一節(jié)課的模式,就足以說明了這個問題。這種評價導致了教學過分重視教師的行為,使教師的教學刻板地履行自己的教案,學生成了實施教案的配角與點綴。如果我們運用這種評價體系去評價新的課程標準要求的生物教學,試圖通過教學賦予學生“生命與靈魂”,實乃是空談。所以亟需建立一個適應新課程標準和教學改革需要的教學評價體系。筆者認為,在教學評價中應力求學生全程參與,教師應指導他們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教材體系以及學習成果的表現(xiàn)形式等,從而建立一種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自我評價體系。
一、讓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
突出評價的主體價值
學生在運用促進其自身全面發(fā)展的評價理念、方式和方法的過程中,不僅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而且還會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自己的潛能,知道自己在發(fā)展中的需要,在自我評價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真正確定學生學習生物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研究中,我們是以評價報告單的形式引導學生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的做法是:新課開始時,我先把報告單發(fā)給學生,以便在學習時有的放矢。結果,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觀,參與的主動性大大提高。下表是初二.2班的李曉杰同學在學習“青蛙的外形”之后填寫的報告單。
《生物》學生學習水平評價報告單
班級:初二.2班 姓名:李曉杰 學習內容:青蛙的外形
從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中可以看到:他對自己的表現(xiàn)是滿意的,每句話都發(fā)自肺腑,字里行間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字字句句滲透著自信。于是教師給李曉杰同學的家長發(fā)出了這樣的喜報:“家長同志您好!李曉杰同學在“實驗設計---驗證蛙眼對活動的物體很敏感”的活動中,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你們應該為你們的孩子感到驕傲”。填寫報告單“浪費”了5分鐘,卻回收了超過5分鐘十倍、二十倍的價值,學生學習的勁頭更足了,學習積極性更高了。
二、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教學,
實現(xiàn)“以學論教”的目的
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是教師教育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有著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斷。教師的人格、教師的教學水平會潛移默化地反映在學生的自我評價中。所以,在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時,要讓學生參與到對教師的素質及教學的評價中來。
1.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素質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人格不但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能否有效地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所以,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素質,就是學生學習教師的過程。
例如在“自然選擇”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由自然界中生物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中的社會競爭、國際競爭,以此教育學生要學會生存、學會競爭。課后的“評價教師的素質”活動中,有一位同學如此寫道:“老師,今天我才發(fā)現(xiàn)您是真心地愛我們,為我們的將來著想,從你的表情中,我甚至讀到了‘恨鐵不成鋼’。聽了您的課,我才開始認真地為自己的將來考慮:是呀!今天我不學習,嬌生慣養(yǎng),總依靠父母,將來我如何能在社會中求得一席之地呢?”
2.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教學
新課程提出建立“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的響亮口號,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我們主要指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如何組織并促進學生的討論,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從而評價教師的課堂表現(xiàn)對于學生有幾分“學”的價值。這也正是我們引導學生評價教師教學的目的所在。
仍以“自然選擇”為例:我設計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報告單”,臨下課五分鐘讓學生進行評價,從中選擇一份供大家參考。
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報告單
班級 姓名 學習內容
教師通過總結歸納分析學生的評價報告單,容易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洞察學生的心理與情緒變化,以便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
三、學生參與評價教材,
教材成為學生發(fā)展的第一需要
生物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資源,是否符合中學生心理的特點,是否體現(xiàn)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能否較好地體現(xiàn)生物學科的知識體系,能否有效地實現(xiàn)與相關學科間的融合,在這些方面學生最有發(fā)言權,應引導學生合理地評價。
而作為學生學習工具的生物教材,應發(fā)揮這方面的功能,起到幫助或指導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的作用。我主要引導學生從教材能否充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材能否發(fā)展學生生物思維能力、教材表現(xiàn)形式以及練習的設計形式這四方面進行評價。同時,評價也涉及教材的文字編制、版式的設計、圖片的制作以及印刷工藝,從而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教材改進和處理意見。
四、讓學生參與學習成果的評價
新課程強調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追求的是多層次的目標要求、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由此形成的學習成果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無論哪種形式的成果都顯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就,都應得到全面、恰當?shù)脑u價。學習檔案袋就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及最終發(fā)展水平的理想方式。例如學期末,將檔案袋中收集的所有實驗設計方案進行綜合比較,可以看出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是逐步提高的。這樣,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了如指掌。
另外,由于學習內容的不同,檔案袋中還可以收集調查報告、實驗報告、資料圖片、小制作、小論文、各種評價報告單以及教師發(fā)給的喜報等等。學期末舉辦櫥窗展覽,讓大家互相學習、資源共享,可以有效地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當然,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因素還很多,包括與學生直接相關的因素,如學校、家庭和社會等。相信隨著教學研究實踐活動的逐步深入,這種評價體系會更加完善。
(責任編輯 劉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