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青
(貴陽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新生兒尤其早產兒的常見疾病,是一種因肺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而引起的嚴重疾?。?-2]。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危害性極大,患兒在發(fā)病早期會出現(xiàn)呼吸窘迫的癥狀,如呻吟、紫紺、呼吸急促和吸氣性凹陷,如不進行及時治療將發(fā)展為呼吸衰竭,對患兒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3]。由此可見,對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將7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具體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兒胎齡范圍為30-38周,平均胎齡為35.2±1.9周?;純旱某錾w重范圍為1040-1960g,平均體重為1546±215g。將7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家長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
1.2 方法: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為:給予患兒吸氧治療,保持氧濃度為40%-50%,若無法改善患兒癥狀,則立即將其置于躺臥位,給其呼吸道正壓通氣呼吸機治療,調節(jié)氧濃度為50%-60%,調節(jié)流速為8-10/min,調節(jié)呼吸末壓力為4-5cmH2O,根據患兒的血氧飽和度及時調整參數。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方法為:給予患兒氣管內給藥100-200mg/kg,吸凈氣道分泌物,注射器吸取溫化的藥液,用小號硅膠吸痰管經氣管內導管向氣管分叉處緩慢注入,藥液注入到達肺部時,注射時間約為15s,注射后,用復蘇囊通氣約1-2min。注射藥物完畢后,在6h內,禁止給患兒做氣道吸引或翻身、吸痰操作。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觀察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觀察兩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療效分為無效、有效、顯效三個等級。顯效:患兒的臨床體征及癥狀基本消失,酸堿及電解質處于平衡狀態(tài),血氣指標基本正常及呼吸較為平穩(wěn),兩肺肺紋理清晰;有效:患兒的臨床體征及癥狀有所好轉,血氣指標及呼吸有所改善,兩肺肺紋理有所改善;無效:患兒的臨床體征及癥狀無好轉,或病情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并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并作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比較:對照組患兒的治療情況為:無效9例,有效14例,顯效12例,治療有效率為74.3%;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情況為:無效3例,有效16例,顯效16例,治療有效率為91.4%,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對照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7.9±2.0)d,(2.9±0.7)d,(26.2±4.6)d;觀察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分別為(5.5±1.6)d,(1.4±0.4)d,(18.3±3.5)d。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2.3 兩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對照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為:肺炎2例,腦出血3例,顱內出血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1%;觀察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為:肺炎1例,腦出血0例,顱內出血0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9%。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3。
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新生兒尤其早產兒的常見疾病和好發(fā)疾病之一。近年來,圍產新生兒醫(yī)學技術不斷提高,早產兒增多,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病率有所上升,成為危害新生兒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呼吸窘迫綜合征對于患兒而言具有巨大危害,患兒發(fā)病后會產生呼吸窘迫癥狀,若及時治療,可獲得較好愈后,若未對患兒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則隨著病情的進展,患兒發(fā)生肺部疾疾病、顱內出血、腦出血的風險大大增加,嚴重者甚至導致患兒發(fā)生死亡[4-5],嚴重威脅著患兒的生命安全。正是由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嚴重危害,所以探討該病的有效治療方法意義重大。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主要發(fā)病原因為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由肺泡Ⅱ型細胞合成,而且分布在肺泡表面的磷脂蛋白復合物中,其作用時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防止肺水腫、保持肺泡的各項功能穩(wěn)定。當胎兒的胎齡在22-24周時,肺泡Ⅱ型細胞已經開始產生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但是產生的量不大,并且很少轉移到肺泡表面,隨著胎兒胎齡的增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逐漸增加,并且轉移到肺泡表面的量也逐漸增多。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胎齡越小,其肺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就越少,轉移到肺泡表面的量也就越少,發(fā)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幾率也就越高[6-7]。
1980年,日本研究者首先報道應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該病獲得成功。近10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質在預防和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有較好效果,但國內尚未廣泛使用。豬肺磷脂注射液屬于一種天然的提取自豬肺的表面活性物質,主要來源于豬肺的肺泡表面。其主要成分為磷脂酰膽堿。豬肺磷脂能夠有效降低呼吸窘迫綜合癥患兒的肺泡表面張力,并有效增加肺泡的順應性,還對預防肺泡萎縮和塌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此外,豬肺磷脂還可提高患兒的血氧飽和度,減輕炎癥反應,降低肺炎、肺出血、支氣管及肺部發(fā)育不良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8-10]。
為探討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選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將7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結果: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4%,較常規(guī)治療組患兒的74.3%明顯提高(p<0.05)。與常規(guī)治療組相比,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p<0.05)。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9%,較常規(guī)治療組患兒的17.1%明顯降低(p<0.05)。綜上所述,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有效率高,可快速緩解患兒的癥狀,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減少患兒的并發(fā)癥,促進患兒的康復,值得臨床廣使用。
[1] 張曉文,李晏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校醫(yī),2010,24(6):410-411
[2] 鄧琳,陶紅.小劑量豬肺磷脂注射液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2):11-13
[3] 李銳欽,柴鳴榮,陳志鳳.等.不同劑量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20 例報告[J].新醫(yī)學,2010,41(12):797-798
[4] 紀青.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35 例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7):53-54
[5] 高英.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8,12(11):1081-1082
[6] 杜占申.氨溴索與豬肺磷脂二聯(lián)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11):118-19
[7] 李文杰,謝彥媛,李慧儀.氨溴索和豬肺磷脂注射液治療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19):53-55
[8] 雷東紅,閆凡,王利東.等.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早期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7):1239-1241
[9] 陳均,陳健.豬肺磷脂注射液聯(lián)合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2012,5(6B):17-18
[10] 趙紅梅.豬肺磷脂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2014,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