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振鋒++黃日明++劉玉穎++張鵬
摘 要:高等教育作為我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擔負的教書育人功能不容小覷。學生工作一直是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重頭戲。由于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擴招以及新時期一些其他客觀存在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工作流于表面,浮于形式。院方工作事倍功半,學生亦頗有微辭。該文就學工工作展開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等院校 學工工作 問題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184-01
1 目前高等院校學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常規(guī)學生工作中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占據主體,管理方式流于表面,浮于形式
各職能部門只是按照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管理體系執(zhí)行,工作內容繁雜,過多的時間精力被事務性的上傳下達,做材料和報送材料等占用。對于學生工作中實際存在的難題,規(guī)律,經驗教訓等反倒無暇顧及、發(fā)掘、研究應對。同時,管理理念滯后,管理方式單一。不論是本科層次還是??茖哟卧盒#瑢W生工作大同小異,學生群體,個體間的差異被忽視,因材施教更無從說起。多數高校往往沿用校-院(系)-年級-班級的縱向學生管理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而言,輔導員只能循規(guī)蹈矩,缺乏主觀能動以及靈活變通性。學生群體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到其中,完全是被動的被管理方。學生對學校工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形式主義較多。對于當今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烈的大學生而言,這種模式無疑會遭到抵觸。誠然,校方不能滿足于解決個別的、片面的問題,完成單一的某個工作,而是要上升到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高度去把握學生管理工作的目標,把塑造健全的社會人的工作落到實處。
1.2 “危機管理”意識缺失或不到位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一些事先毫無征兆的情況可能會突然爆發(fā),并嚴重的干擾到正常的校園教學,生活秩序,以及伴生一些其他不良的社會影響?,F行的學生管理工作仍然處于事先難以防控,事后疲于應對的局面。當下高校學生常遇到的危機大致包括思想意識形態(tài)危機、學習危機、情感危機以及就業(yè)壓力危機。這些危機事件不僅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對學校的日常工作和辦學聲望產生負面影響。
1.3 學生管理工作隊伍薄弱,學生管理工作機構交叉,職責不明
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課業(yè)、日常生活、思想意識的管理,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看護人,既擔任豐富的角色,也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因此,輔導員隊伍的用人必須精挑細選,任人唯賢。但是,現狀就是少量民辦本科院校以及部分高職院校仍未建立完善一支專人專任的學生管理隊伍,輔導員就是“保姆”,“打雜的”,“誰做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等認識誤區(qū)普遍存在。并且,呈現出人員年齡結構斷層,青黃不接等棘手的問題。老同志精力不足,工作方法老舊過時,年輕同志理論知識豐富而實際操作運用能力不足。理論知識過硬,工作經驗豐富、有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專業(yè)型、專家型學生工作人員少之又少。除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輔導員,院系的黨委書記、學工處、團委等部門都是相關責任人,相互之間或多或少還存在著權責不明,混淆交叉等現狀。因此,學生管理工作成效欠佳。
2 對策與思考
(1)切實轉變學工部門觀念認識??v觀各高校的學生工作,往往是“注重管理,忽略服務”。當下大學生已經由九零后構成,其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形態(tài)以及民主意識等均隨時代的變遷較以往的大學生有較大差異,同時個性鮮明,個體差異大。因此,學生工作也應當與時俱進,做到以人為本,探尋新模式,嘗試新方法。校方應當關注其學習生活,及時發(fā)現,化解排除矛盾,創(chuàng)建文明和諧的大學校園。
(2)對于新時期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高校必須從認識方面機構設置方面、組織運轉方面把防控工作做實做厚。在抓好常態(tài)化管理的同時,也加強重點要害部位的排查疏導,由點到面,群力群策,不斷完善現代化的高校危機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危機處理應對能力。
(3)高等院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亟待加強,校方可以嘗試引入“學長負責制”。近年,國家對高職教育愈加重視。生源的增多與優(yōu)秀的學生工作隊伍人員短缺的矛盾更加凸顯。各高校務必結合校情,引入一批政治過硬、作風良好、專業(yè)對口,甘于奉獻,善于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秀人才來充實學生工作隊伍。并且,加強這些人員的業(yè)務培訓、關注其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生活上主要由專職輔導員負責,同時讓高年級學生也充分融入參與進來,成為學生管理工作力量的有機補充。在學習上,實行“學長負責制”。學生群體之間更加容易了解溝通,來自同伴間的榜樣影響力和號召力更加立體直觀?!皩W長制”是一種通過高年級學生以平等、博愛的精神與新生實現良性互動,幫助他們解決應對在全新的環(huán)境中必然面臨的各種學習、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困惑,實現無障礙式的溝通,以早日適應新奇而又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異于輔導員,學長與新生在交流中能更深入地了解其知識上的盲點,給予有的放矢的指導,使新生們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能找到情感的寄托,給他們傳經送寶。
(4)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身成為學工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高職教育要根據人的成長規(guī)律和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以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和技能的提高為目的,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允許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學工工作相關政策的制定當中可以充分體現高校的民主度與透明度。對于一些細枝末端或者學生可以自行協(xié)商動手解決的日常性事物,學生工作部門可以嘗試給出一個整體的指導思想以及既定達成的工作目標,充分的下放管理權限,變管理者的角色為指導者、監(jiān)督者。同時,對參與學生自治的同學而言,既培養(yǎng)和鍛煉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也收獲了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主動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分析應對問題的能力,為他們步入社會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自我鍛煉平臺,裨益良多。
(5)積極完善“第二課堂”(包括現代化電教中心,圖文信息平臺,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學生社團等)建設。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已經成為高校育人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課堂可以促進學生消化第一課堂的知識,提高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學生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體魄,更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和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爭做“中國夢”的圓夢人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通過形式各樣的活動,幫助學生實現從校園到社會人角色的轉變。注重校園文化的沉淀和傳承,突出高校的辦學特色,打造品牌專業(yè),做強優(yōu)勢專業(yè),讓大學生活真正成為大學生人生路上的烏托邦。
參考文獻
[1] 王顯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2014(19):91-93.
[2] 劉建軍.淺議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方法和途徑[J].科教導刊,2014(11).
[3] 朱春輝.當代高校危機管理的對策研究[J].人民論壇,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