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雄圓++苗崇躍
摘 要:在電力工程中,發(fā)電廠與變電站之間二次接線施工具有特殊的意義,對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二次接線工作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施工作業(yè),同時也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因此,這項施工作業(yè)對施工人員具有很高的要求,同時也具有很高的專業(yè)技術要求。在該文中,結合工作實際,探討了發(fā)電廠與變電站之間電纜二次接線時,提高施工工藝的安裝優(yōu)化方案,主要是從二次接線的流程與步驟、變電站控制電纜的接線排列方式等方面做了分析總結。
關鍵詞:變電站 發(fā)電廠 電纜 工藝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TM7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090-01
發(fā)電廠與變電站之間需要電纜連接,這是電力系統(tǒng)中施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專業(yè)技術、施工工藝和方案,均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安裝施工作業(yè)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接線流程,主要是電纜排列及屏蔽,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接線的美觀性[1]。在該文中,從二次接線的流程、接線步驟和排列方法等方面做了分析與探討。
1 二次接線的流程及步驟
1.1 二次接線的施工流程
二次接線的要求是,在保證接線正確的基礎上,提高接線的美觀性。電纜二次接線的施工作業(yè)流程如下:
了解圖紙→控制電纜排列→制作電纜頭→電纜剖皮線芯拉直→線芯打把工藝、打線芯號碼管→校對線芯分位→端子排接線(S彎工藝)→打電纜掛牌→電纜掛牌整理→電纜屏蔽接地工藝→屏柜內(nèi)清理完成[2]。
1.2 發(fā)電廠二次接線步驟
(1)整理盤柜電纜。發(fā)電廠內(nèi)設備控制保護回路均由電纜連接,接線質量如何,對整個機組運行的影響是直接性的。根據(jù)工藝要求的不同,不同盤柜電纜的接線要求也不同,主要包括熱控DCS盤柜內(nèi)的電纜整理、繼電器室盤柜內(nèi)電纜的整理和其他盤柜內(nèi)電纜的整理三部分。
(2)固定電纜頭。于繼電器室及其他盤柜盤底200 mm處,綁扎電纜大小頭部分,綁扎用300 mm的尼龍扎帶,并適當調整盤柜內(nèi)內(nèi)外兩層電纜頭的間距,主要是按照電纜數(shù)量及內(nèi)空間大小調整。
(3)電纜的排列。同一盤柜內(nèi)線芯束,根據(jù)垂直或水平原則排列,在主線束與分線束過渡處,應將兩者綁扎成直角。其中,綁扎可用250 mm或300 mm黑色尼龍扎帶,保證電纜接線的美觀性,避免出現(xiàn)彎曲、較差等問題。
(4)接線施工工藝。接線的施工,首先是將電纜線芯拉直,將2~3根電纜綁扎成線束,但應注意,并非所有線纜均可采用此方式。線束松緊適中,且綁扎方式一致,保證其美觀性。同時,單股線束中不經(jīng)線槽的芯線可綁扎成“S”或“C型”,保證彎曲弧度的美觀性,而多股電纜必須經(jīng)線槽敷設,整理線槽外的部分,在接線過程中,保證單股線頭彎圈與螺絲旋轉方向的一致性,以及與螺絲的配套性。對于接線柱,并接芯線不得超過兩芯,且對于插接式端子來說,不同截面的導線禁止搭接在一個端子上[3]。
2 變電站控制電纜接線的排列方式
變電站控制電纜的排列方式與發(fā)電廠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以下內(nèi)容中,分析總結出變電站控制電纜的排列方式(如圖1),主要包括八個方面的內(nèi)容:
(1)了解并熟悉施工圖紙,準確確定電纜頭的位置,將電纜的外保護層依次切開,并分開拉直電纜的線芯。在電纜削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禁止對電纜絕緣層和線芯造成任何的損壞。
(2)完成每根電纜的接線后,做好接線作業(yè)的記錄工作,以及管理好相關的資料與軟件。
(3)用黑色尼龍扎帶將電纜綁扎整齊,兩個電纜綁扎成束,防止出現(xiàn)交叉情況。在完成綁扎后,保證線條與電纜成直角方向。
(4)嚴格根據(jù)接線圖紙接線,保證每一個線芯均正確套在回路號牌上,以及端部在一個直線上,字跡距離端子的位置為10 mm。同時,電纜芯線的號牌回路,均采用白色號牌管制作,將長度控制在20 mm,并保證字跡清晰,所有的電纜芯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5)根據(jù)設計的規(guī)范,將屏蔽電纜屏蔽層的接地方式予以接地。
(6)電纜芯線彎曲成統(tǒng)一的彎形及端子連接,保證芯線連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同時,應保證彈墊及平墊的齊全,防止裸露的線芯伸出端子排外;同時,線芯彎圈的方向為順時針方向,保證與螺栓的大小相符,以及端子排不受機械壓力。
(7)每個接線端子單側接線為1根,最多不超過2根。如果為兩根芯線時,則中間的芯線必須增加平墊皮,且如果遇到了插接式接線端子,則兩根芯線截面相同,禁止采用過渡端子。
(8)對于備用的電纜芯線,禁止隨意剪除,且需要保證預留長度到最遠的端子處,將電纜芯線綁扎整齊。
3 電纜屏蔽接地的分析
電氣設備由于受到電磁干擾,可能出現(xiàn)誤動及其他危害,而為了避免這一狀況,保證電磁不受到干擾,應將控制電纜屏蔽層接地。在電纜接線施工過程中,電纜屏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序。當前,電纜屏蔽接地的方式分為兩種,其中,電氣控制電纜部位采用的是兩端接地方式,而弱點是與熱控計算機監(jiān)視電纜采用的是一端接地方式。
在過去,各個建設單位的電纜屏蔽接地,大都采用的是搭接纏繞方式,也就是將接地黃綠線線芯纏繞造屏蔽層上。這是一種采用PVC絕緣膠帶繞緊后,然后再外加熱的做頭方式,但是這一接地方式的缺點是,由于黃綠線的線芯與屏蔽層之間為銅間接觸面,長時間運行在其表面自會形成一層氧化銅,由于無自由移動的電子及離子,所以其結構為絕緣結構,增加了接觸阻值,導致屏蔽接地功能失效。基于此,新型的施工工藝,增加了焊接這一道工藝,不但增加了接地的可靠性,而且克服了質量上的缺陷。
4 結語
在電力系統(tǒng)中,變電站和發(fā)電廠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發(fā)電廠與變電站之間的電纜接線是施工作業(y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確保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鑒于傳統(tǒng)接線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優(yōu)化接線施工工藝。在該文中,從發(fā)電廠電纜接線以及變電站電纜接線施工工藝等方面對該命題做了分析與總結。
參考文獻
[1] 倪文慶.發(fā)電廠與變電站電纜二次接線優(yōu)化及施工方案研究[J].通訊世界,2014(3):87-88.
[2] 劉帆,陳柏超,卞利鋼.變電站二次電纜屏蔽層接地方式探討[J].電網(wǎng)技術,2003,27(2):63-67.
[3] 姜飛,林有臻.淺議熱電廠、變電站電纜二次接線施工工藝[J].科技致富向導,201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