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yī)學教學中仿真人頭模型教學效果分析
張敏
(張家口學院醫(yī)學系,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探討口腔仿真人頭模型在口腔醫(yī)學教學中的作用。方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基礎知識與口腔仿真人頭模型相結合,利用口腔仿真人頭模型還原口腔真實環(huán)境,實際動手操作,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結果口腔仿真人頭模型應用于教學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將理論課上所學知識深入理解與運用,另一方面能夠積累臨床基本技能,有益于今后實習與臨床工作。結論口腔仿真人頭模型應用于教學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掌握實際操作要點及規(guī)范操作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口腔;教學;仿真人頭;模型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R-4
DOI:10.3969/j.issn.1673-1492.2015.03.032
基金項目:河北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計劃(No.20120372)
作者簡介:左靜(1978-),女,在讀博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腫瘤個體化治療研究。
作者簡介:趙紀維(1979-),男,河北保定人,主管檢驗師,研究方向:免疫學。
口腔醫(yī)學是一門注重實踐操作的學科,為達到口腔實訓和臨床操作的教學質量要求,要求學生在進入臨床之前必須有仿真頭模系統(tǒng)訓練的經(jīng)歷和一定的學時累計[1]。通過仿真人頭模型,學生可在還原口腔環(huán)境的前提下開展口腔內科學、口腔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學等學科相關知識的臨床技能操作訓練。通過系統(tǒng)培訓,要求學生掌握常規(guī)器械的實際臨床操作方法及各類器械在使用時口內、口外支點的正確選擇和正確位置的放置;熟練掌握口腔科常見及多發(fā)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常規(guī)治療方法。
1基本實施方法
1.1在實際操作前,首先將相關知識點及注意事項認真講解,讓學生以理論知識為指導開展實際操作。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及實驗室現(xiàn)有條件,積極準備相關操作所需耗材。
1.2實施細則,每人一臺多媒體仿頭模擬操作系統(tǒng),首先由實訓教師串講本次實訓的教學內容,在實訓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并示教,通過實時圖像傳輸系統(tǒng)指導學生學習及實際操作修正,方便學生掌握模擬臨床的操作過程。在仿頭模型的口內按照醫(yī)院實際臨床接診時做詳細的口腔檢查,這樣能夠讓學生初步習得接診的方法和醫(yī)院口腔科室的工作內容與順序,學習如何正確采集相關病史,系統(tǒng)的口腔檢查,正確書寫臨床病歷,最終做出正確診斷以及確定修復或治療方案。帶教老師通過教學電腦或實際觀看,適時糾正不規(guī)范操作,并進行充分講解,示范。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反復多次操作,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2結果
此種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利用口腔仿真人頭模型的實體性、逼真性和方便的互動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綜合視覺多維系統(tǒng)知識體系,一些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更加形象、具體的展示出來,增加了教學灌輸量,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2]。
3討論
采用仿真人頭模型并通過教學用電腦,實現(xiàn)了文字與圖片的結合并動態(tài)的加以顯示,通過聲音系統(tǒng)及實訓教學老師的適當指導,在模擬的口腔環(huán)境中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真實的展示出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生動而形象的表達方式,避免了語言表達的困難,加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3]。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齲病、牙體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癥狀、診斷及鑒別診斷方法、治療程序和口腔預防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重點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具備對口腔科常見病的
初步處理能力及協(xié)助和指導病人進行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口腔修復學常見的修復方法,包括牙列缺損的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牙列缺失的總義齒修復、牙體缺損的固定義齒修復等修復原理、設計方法和步驟,各類正畸矯治器的制作流程,為今后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樹文,余海波,謝培豪,等.口腔仿真頭模教學系統(tǒng)用于口腔專業(yè)實驗教學效果的調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7:81.
[2]李麗華,噓彩霞,史培榮.口腔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8,10(3):334-335.
[3]江躍華,韓巧梅.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外科實習帶教中的運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24):126.
[責任編輯:李薊龍]
通信作者:劉風玲(1961-),女,碩士,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的內科治療。
通信作者:楊麗娟(1975-),女,河北邢臺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免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