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龍
摘 要:學困生由于學習態(tài)度、教育環(huán)境不良等緣故,導致成績低下,因此,屢遭批評,久而久之,其自尊心減退,學習缺乏自信心,所以常常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甚至表現(xiàn)出對抗心理,同時,也存在一部分教師恨鐵不成鋼,盡管動機雖好,但方法欠妥,歧視學困生態(tài)度簡單粗暴,使學困生的傷口雪上加霜,陷入自卑的境地不能自拔。
關鍵詞:學困生;興趣;習慣;解決策略
一、教育方面
1.傾注愛心,提升教師的親和力
尊重學困生的人格和思想是教育好他們的前提。關愛學困生,使他們產生安全感和幸福感,要正視學困生存在的缺點,少一點責備的目光,多一點欣賞的熱情,引導他們在成功或失敗的體驗中不斷努力。
2.加強學困生的理想誘導
優(yōu)秀學生有理想,學困生也有理想,但優(yōu)秀學生的理想經常受到教師、家長的強化與贊揚,使其為實現(xiàn)理想而努力的勁頭倍增。學困生的理想往往不被重視,而常常受到嘲笑,使學困生茫然。教師要從素質教育出發(fā),從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的角度去認識問題,真正面向全體學生,理解學困生的理想。
3.加強學困生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學困生往往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難,自信心不足,容易退縮。為此,一要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二要注重精神培養(yǎng)。讓他們認為自己有頑強的意志,不斷地暗示自己。三要磨煉意志。四要督促學困生堅持到底。五要逐步培養(yǎng)。
二、教學方面
1.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
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困生自主學習并完善學習小組在課堂上的運用,實行“兵教兵”,即會的教不會的。在回答問題上,讓學困生先說,優(yōu)生講評的方法。
2.整合教材內容,實行分層教學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與需求,對知識情感、學法指導,思維訓練,實踐技能提出相應層次目標并付諸行動。在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知識點總結展示環(huán)節(jié)及訓練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鼓勵學困生參與,以增強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此外也能顯示老師對他們的關注,也是一種真實意義上的鞭策。
3.開展優(yōu)生學困生一一對幫活動
洋思中學一條十分成功的經驗就是“兵教兵”,即讓學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借鑒他們的經驗,讓每一個學困生都與優(yōu)生結成“幫扶”對子。這種組合,有利于打破他們自卑的心理,同時,讓優(yōu)生“手把手”的教,能讓他們嘗試一次次的成功后,逐步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參考文獻:
包玉.農村中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淺探.讀與寫,2011(0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