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娜+彭舒婷
摘 要:作為中國建筑的構成部分之一,建筑裝飾木雕以其高超的藝術性給建筑領域增添了別樣的風景,在建筑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隨著我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發(fā)展,大批原生態(tài)的文化古跡逐漸消失,為了喚起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重視,本文選取傳統(tǒng)民居建筑裝飾木雕為研究對象,從社會性和藝術性上對其進行了探析。
關鍵字:傳統(tǒng)民居;裝飾木雕;吉祥寓意
中圖分類號:TU-852 文獻標識碼:A
建筑裝飾木雕是一種依附于建筑實體的藝術珍品,它通過將各構件造型和木構架原則緊密結合,并依據建筑自身的特點進行加工量材而創(chuàng)造出獨具風情的藝術形式。建筑裝飾木雕具有深刻的文化表征和形象內涵,是一種文明的符號,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風俗觀念、審美情趣和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等,同時也是塑造民族審美格調和文化心理的重要手段。
1.建筑裝飾木雕的歷史淵源
根據有關史料顯示,建筑裝飾木雕最早出現(xiàn)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西周初期的原始建筑遺址中也曾發(fā)現(xiàn)過檐下椽木等多處使用玉雕、蚌雕和骨雕等裝飾的遺跡。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建筑多采用“丹楹刻捔”的常規(guī)做法,而漢代的建筑雕刻則精美到“龍捔雕鏤,飛禽走獸,因木生資的地步。
出于歷史的原因,我們目前能見到的建筑裝飾木雕主要為明清時期的遺存。和前代相比,明清兩代建筑裝飾木雕在題材上更為豐富,工藝上也更加精湛,不僅宮殿建筑和寺院,就連民間的民居、館舍、會館、祠堂、戲臺和門樓等都是巧匠能工們大展木雕技藝的重要場所,各種裝飾木雕遍及建筑的梁枋、斗拱、檐柱、藻井和門窗等所有角落。
2.建筑裝飾木雕的分類
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裝飾木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大木雕刻,另一類為小木雕刻或稱細木雕刻。其中,大木雕刻主要指的是枋、梁、斗拱等構件上的裝飾雕刻,而小木雕刻則是指包括家具在內的各種建筑的細木工花飾的雕刻。傳統(tǒng)的建筑均以木為材,強調建筑構架的組合形式,保證每一個部位都能成為施展雕刻技藝的地方。因為每個木構件的位置不同,且在形狀上和功能上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所以每個木構件的題材內容和雕刻手法也不盡相同,各有特色。
3.建筑裝飾木雕的題材的選擇
我國傳統(tǒng)民居的建筑木雕的裝飾題材較為豐富,而其中最具教化意義的題材莫過于儒家思想,如戲曲人物、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都是用來弘揚儒家禮教和人倫之軌。
儒家思想是孔子創(chuàng)立的、經過了不斷的修改和完善后逐漸形成的一整套禮樂體系。儒家思想自漢代起被推崇為國教,并在統(tǒng)治階級的積極支持下發(fā)展為漢代的經學。到了宋代,以宋明理學為主要代表的新儒家最終確立了儒家思想在我國思想界的統(tǒng)治地位。在歷朝歷代的發(fā)展過程中,儒學所設立的各種社會倫理道德觀、宗法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等不斷向民間生活的各個角落進行滲透,同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民間藝術領域。
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主要代表之一,建筑裝飾木雕藝術很自然地侵染著儒家思想,并且,其受程朱理學的影響也是最為深刻的。幾乎全部的傳統(tǒng)民居裝飾中都以各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儒學的基本思想,同時也起到了巨大的社會教化的實際作用。
總結來講,傳統(tǒng)民居的木雕裝飾題材主要包括了“祈福納祥”、“贊頌生活”和“忠孝節(jié)義”等幾個方面,同時通過文字符號、祥花瑞草、珍禽瑞獸、吉祥器物、忠臣烈女等民間戲文故事等等來表現(xiàn)。所有的題材或宣揚愛國忠君、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等思想品德,或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祝福老人們發(fā)財發(fā)福、萬壽無疆、生活康樂等等,表現(xiàn)了淳樸的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愿望。
4.建筑裝飾木雕的圖案
傳統(tǒng)民居的裝飾木雕圖案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物體,具體可以分為風景、人物、器物、植物、動物、字符紋、幾何紋等,每種圖案都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的寓意。
傳統(tǒng)木雕中表現(xiàn)最多的題材是人物類圖案,包括各種歷史、戲曲、神話、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經典的如“八仙”、白娘子、濟公、岳飛、武松、曹操、孔子、郭子儀、梁山伯和祝英臺等等;傳統(tǒng)木雕中的動物形象中最為人們喜愛的題材便是龍鳳了。龍鳳紋樣在制作技術、內容等方面均和民間生活緊密結合,形象各異,造型或氣勢恢宏、或簡練稚拙、或豐富繁瑣、或樸實大方。此外,民間的龍鳳藝術比之宮廷藝術中的龍鳳更強調人性,象征著愛情和喜慶,其形象親切感人,充滿了生活氣息。不同的裝飾紋樣體現(xiàn)著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每個地區(qū)在題材的選擇上也進行了相互借鑒和融合。這些紛繁多樣的裝飾紋樣歷經各個時期的勞動人民的不斷思考和觀察,具有很典型的民族風格。
5.建筑裝飾木雕使用的工具
除了優(yōu)質的木雕用料和手藝人們精湛的技藝外,雕刻工具在木雕工藝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刀具齊用,不僅在造型上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技巧,使行刀運鑿流暢清晰、灑脫洗練,提高藝術作品的表現(xiàn)力,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中國的傳統(tǒng)木雕工具種類豐富多樣,每個木雕產地對雕刻工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也就派生了很多尺寸不一、形狀各異的雕刻工具,這些不同的雕刻工具又催生了不同的雕刻工藝和雕刻風格。一般來說,木雕工具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用于修光、細坯雕等的“鉆條形”的修光刀,一是俗稱“砍大荒”、“毛坯刀”、用于木雕開始打粗坯階段使用的“翁管形”翁鑿。隨著木雕雕刻激發(fā)的熟練和細致,藝人們也之間創(chuàng)造出了不同規(guī)格的刀具、輔助工具等,根據用途的差異,其名稱和形制也不大相同,主要有平鑿、圓鑿、三角鑿、正口鑿、雕刀以及翹、溜溝等輔助工具。
6.小結
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裝飾木雕遍布中國大地,并因其工藝或者地域特色而得名,其生動的形象、精湛的雕工、巧妙的構思、傳神的意趣無一不體現(xiàn)著傳統(tǒng)木雕裝飾的巨大魅力。透過這些美麗的雕刻藝術,我們能夠感受到淳樸的生命品行和木材的溫和,更能看到不同環(huán)境里的不同的信仰、審美、風俗和文化所構成的人文景象,我們應努力去保護這一接近消亡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 何家輝 胡甜.恩施土家民居建筑藝術中的裝飾符號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 5(4):123-124
[2] 梁昭華 高國珍 李永輪.明清民居木雕裝飾圖案造型的多樣性[J].美術大觀,2008, 3(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