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湘梅 /文
原料:熟鮮肉皮 100 g,熟雞脯肉 100 g,雞蛋 1個,蔥絲、食鹽、芥末、香油、米醋各適量。
制作:將雞蛋攤成蛋皮,肉皮刮凈油。將蛋皮、肉皮、雞脯肉均改切成細(xì)絲。裝盤后撒蔥絲、澆上調(diào)料汁即成。
特點:清爽,利口,辣香,有解暑作用。
原料:豬腰子兩對,水發(fā)腐竹 50 g,柿子椒1個,香油、食鹽、米醋、味精、醬油各適量。
制作:1.將腰子用刀一片為二,去凈腰臊,剞成井字花紋;腐竹切3 cm長的段;青椒去籽,切成菱形片。
2.將剞好花刀的腰片切成長方塊,用凈水泡凈血。鍋里添水燒開,下腰花氽斷生,撈出過冷水。柿子椒片亦用開水汆一下。
3.將氽好的腰花、柿子椒、腐竹裝盤,澆以兌好的調(diào)味汁。
原料:雞蛋 6個,白酒、椒鹽各適量。
制作:將雞蛋洗凈晾干,在白酒中蘸濕,放椒鹽中滾滿椒鹽,入小瓷罐中封口,一星期后取出煮熟即為香蛋。將香蛋去皮,用刀剖為兩半,取蛋黃擺成荷花的花蕊,用蛋白擺成荷花瓣。
特點:味醇利口,是夏日佐酒佳菜。
原料:雞蛋4個,菠菜葉100 g,白糖100 g,植物油適量。
制作:將菠菜葉切細(xì)絲,入四成熱的油鍋中輕炸一下,撈出后,用漏勺和手勺擠凈油,拌以白糖,入平盤攤開。再將漏勺放在離油面約25 cm的高處,將打好的雞蛋倒在漏勺內(nèi)漏下,均勻地漏入油內(nèi),翻幾次,炸成黃色,撈出控凈油,撕開拌以白糖,同菜松放在一起。
特點:黃綠相映,酥脆甜香。
原料:豬肘子肉 500 g,黃瓜絲少許,芥末、食鹽、香油、味精、米醋、芝麻醬各適量。
制作:1.將豬肘子洗凈,下鍋煮八成熟撈出,瀝干水,在肉里面偷刀劃成斜方塊(不要劃破皮)。將肘皮向下擺在碗里,放上調(diào)料清湯,上籠蒸爛。出籠后瀝凈湯,扣在盤里,上放黃瓜絲。
2.將芥末、鹽、香油、味精、米醋等兌成汁,澆在肘子上,然后淋上芝麻醬即好。
特點:利口不膩,味道辛辣。
原料:石榴汁 100 g,凍粉(瓊脂)15 g,江米 50 g,冰糖 200 g。
制作:1.凍粉加水適量用鋁鍋熬化過濾成汁。糯米用清水浸泡1 h,搗成漿。
2.將凍粉汁、石榴汁、糯米汁一起用鋁鍋煮開,盛湯盤中,冷凝后,切成石榴籽大小的丁,放入海碗內(nèi)。
3.冰糖用水化開,晾涼后拌在凍子碗中,用鮮枯瓣、黃瓜加以裝飾即成。
特點:色澤粉紅,甜中帶酸,清涼爽口,雅致美觀。
注:運城邵村石榴以個大、顆粒飽滿、汁多渣少聞名。石榴能消食開胃,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原料:肥膘肉 150 g,面粉 100 g,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制作:1.將肥膘肉改刀成 1 cm寬、1 cm厚、3 cm長的段,撒上面粉拌勻。
2.將面粉調(diào)成稠糊。炒勺內(nèi)下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把已拌過面粉的肉條逐個掛糊,下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撈出。
3.炒勺內(nèi)放水及少許白糖,熬至能拔絲時,下已炸好的肉條,顛翻,待肉條均勺地裹上糖汁,出勺倒在白糖上,使肉條外再裹上一層白糖。撒一些青紅絲上桌。
特點:色白似雪,酥脆甜香。
原料:時令鮮果 500 g,條芹 10 g,冰糖 150 g,白糖 50 g。
制作:1.將時令鮮果(桃、李、蘋果、梨均可)洗凈去皮核,切丁,加放白糖上籠蒸熟。
2.將條芹切礅加水用鋁鍋熬成汁水。另將冰糖化開把條芹水、冰糖水澆在蒸熟的果肉上,用冰鎮(zhèn)涼即可。
特點:清涼解暑,鮮甜可口。
注:條芹為中條山所產(chǎn)黑心黃芹,為芹中珍品。
原料:銀耳 15 g,荷葉半張,青紅絲少許,冰糖150 g。
制作:將冰糖用水化開,銀耳用溫水泡軟,揀凈雜質(zhì),剪去黃根。將發(fā)好的銀耳放冰糖水中,上籠蒸0.5 h。荷葉切碎用水煮 0.5 h,熬成荷葉水,過羅濾凈。將荷葉水倒在冰糖銀耳中,用冰鎮(zhèn)涼,上桌時撕青紅絲。
特點:解暑消炎,具滋補作用。
原料:糯米,相棗(注),青紅絲,白糖,杏仁,核桃仁,花生仁,桃仁瓜子仁,梨脯,桃脯,瓜條,蘆葦葉。
制作:1.取糯米淘洗凈,下鍋煮至無硬心,撈出上籠蒸糯;相棗煮軟去核。
2.將杏仁、核桃仁、花生仁、桃仁、瓜子仁、梨脯、桃脯、瓜條等均切丁,與白糖、青紅絲等拌在一起。
3.取蘆葦葉(浸煮)泡軟,鋪在盤上,鋪一層熟糯米,一層相棗,棗上再鋪一層熟糯米,最上面放一層用白糖拌好的甜小料,切成4 cm見方的塊,裝盤上桌。
注:相棗為運城北相所產(chǎn),個大,肉厚,絲長,甜度大,為我國名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