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華,許蕾,陳雪
·臨床研究·
胸部放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療效分析
劉崇華,許蕾,陳雪
目的評價胸部放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SCLC)治療中的療效及可行性。方法選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廣泛期SCLC患者98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0±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給予同步放化療;B組給予單純化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患者生活質量以及2年時存活率。結果治療后,兩組在進展(PD)人數(shù)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NC)人數(shù)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惡心嘔吐、腹瀉人數(shù)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血液毒性和疲勞人數(shù)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2年存活人數(shù)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部放療在伴有遠處轉移的廣泛期SCLC治療中具有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高2年存活率的效果。
胸部放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
劉崇華,許蕾,陳雪.胸部放療在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 (4):127-128.[www.syxnf.net]
Liu CH,Xu L,Chen X.Efficacy of thoracic radiotherapy in extensive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J].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5,23(4):127-128.
廣泛期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自然病程短,預后很差,中位生存時間只有2~4個月,1年生存率為2%左右[1]。相當多的研究證實胸內(nèi)放療對于廣泛期SCLC的患者是有益處的。本研究評價了胸部放療在伴有遠處轉移的廣泛期SCLC治療中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廣泛期SCLC患者98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0±5)歲。入組標準:(1)根據(jù)2011年原衛(wèi)生部肺癌診療規(guī)范,患者均為影像學、病理組織學證明的廣泛期SCLC;(2)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KPS)評分≥70分;(3)無放療禁忌證;(4)至少有1個可測量的病灶,直徑≥1 cm;(5)治療方案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簽署治療同意書。將依從性差,不符合的患者剔除。試驗涉及科室比較多,需多科室協(xié)作完成。
1.2 治療措施將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給予同步放化療;B組給予單純化療。A組治療方案:放化療同步進行,放射劑量為50 Gy/25 f,常規(guī)分割計量為2 Gy/次;化療采取EP方案(順鉑+依托泊甙)或EC方案(卡鉑+依托泊甙)。B組治療方案:單純化療,采取EP方案或EC方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上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治療后3個月進行近期療效判定,采用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NC)和進展(PD)。兩組在PD人數(shù)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CR、PR、NC人數(shù)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例)Table 2 Comparison of term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治療后3 d內(nèi)在惡心嘔吐、腹瀉人數(shù)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血液毒性和疲勞人數(shù)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two groups
2.4 兩組2年存活人數(shù)比較A組2年存活人數(shù)為9人,B組為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13,P<005)。
對于廣泛期SCLC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在于獲得良好的療效、較好的生活質量,進而延長生命。胸部放化療治療相比于單純化療,能改善治療效果,減少毒性反應,從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顯示同步放化療的患者能從治療中得到更好的療效。
本研究中起始接受同步放化療的患者生存時間與接受單純化療治療的患者相比,同步放化療具有優(yōu)勢,減少了化療副作用嚴重程度。SCLC是對化療極為敏感的一種腫瘤,本研究中3個月時同步放化療有效(PR+CR)的患者為35例(71.4%);單純化療有效(PR+CR)的患者為30例(61.2%),二者有統(tǒng)計學差異。單純化療治療SCLC,化療有效率高,但復發(fā)率也高。初始化療效果好并不意味著生存時間的延長。聯(lián)合胸部放療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SCLC細胞生長活躍,而骨髓造血細胞亦生長活躍。廣泛期的患者已有遠處轉移,此時對胸部原發(fā)病灶及縱隔的放療能控制局部腫瘤的發(fā)展,控制骨髓造血細胞的生長,減少化療的使用劑量。本研究98例接受治療的患者中49例(50.0%)接受了胸部放療,分析療效見統(tǒng)計學差異,亦證實上述觀點。
血生化在廣泛期SCLC中是一個重要的預后相關因子,與療效、生存期密切相關[2]。乳酸脫氫酶(LDH)升高是廣泛期SCLC預后不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颊邜盒膰I吐、腹瀉、疲勞均能在血生化中體現(xiàn)。對于血液毒性強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并注意觀察治療后血液生化水平變化,對后續(xù)治療的選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遠處轉移對預后的影響較大。廣泛期SCLC的預后通常與所在轉移部位有關。肝臟雙重血供,SCLC一旦出現(xiàn)肝轉移,預后就會較差。胸部放療能減少肝臟轉移和腦轉移,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一項單中心的臨床試驗證實了胸部放療能提高廣泛期SCLC化療后的局控率[4]。Ou等[5]的一項回顧性研究中,3 428例廣泛期SCLC患者,接受胸部放療(1 204例)與未放療相比,中位生存時間以及1、2年生存率均較高,同時多因素分析顯示,放療是預后良好的獨立因素,HR為0.721〔95%CI(0.670,0.776),P<0.001〕。在201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一項Ⅱ期臨床試驗提示廣泛期SCLC化療后緩解的患者加用胸部放療40 Gy/15 f和PCI 25 Gy/10 f,與歷史數(shù)據(jù)對照可降低胸內(nèi)復發(fā)率,并且安全性良好。目前正在進行的RTOG0835和CREST等臨床試驗將進一步研究胸部放療對廣泛期SCLC預后的影響[6]。另外國內(nèi)朱慧等[7]回顧性分析154例廣泛期SCLC患者的臨床資料,放療采用常規(guī)分割1.8~2.0 Gy/次,1次/d,總劑量為40~60 Gy?;煵捎肊P方案、EC方案或者CAO方案(環(huán)磷酰胺+阿霉素+長春新堿),放化療組中位生存時間為17.2個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36.0%和10.1%;化療組中位生存時間為9.3個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16.9%和4.6%,兩組生存率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放化療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為10.0個月,2年和5年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17.4%和10.5%,化療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為6.2個月,2年和5年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9.8%和4.9%,兩組無進展生存率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放化療組胸內(nèi)復發(fā)率為29.6%(21/89),化療組胸內(nèi)復發(fā)率為70.0% (42/65),兩組復發(fā)率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證實胸部放療能降低廣泛期SCLC局部失敗的發(fā)生率,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時間和無進展生存時間。
本研究胸部放療在廣泛期SCLC中的療效及可行性顯示,同步放化療PD患者的人數(shù)少于單純化療,惡心嘔吐、腹瀉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人數(shù)少于單純化療,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同步放化療患者生存質量較高。應用同步放化療,2年時的生存人數(shù)遠高于單純化療治療。說明胸部放療對SCLC具有良好的效果。
總之,胸部放療治療廣泛期SCLC,從與單純化療比較來看,在療效、生存質量、2年存活率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在臨床工作中除了強調(diào)規(guī)范治療外,還要提倡胸部放療的治療,只要患者一般狀況可耐受,給予合適的同步放化療的綜合治療,能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1]Chermiti Ben,Abdallah F,Ben Ali G,et al.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advanced 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Rev Mal Respir,2014,31(3):214-220.
[2]Garg S,Gielda BT,Turian JV,et al.Patterns of regional failure in stageⅢ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and resection[J].Pract Radiat Oncol,2013,3(4):287-293.
[3]Han JY,Lee YS,Shin ES,et al.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survival in 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irinotecan plus cisplatin chemotherapy[J].Pharmacogenomics J,2014,14 (1):20-27.
[4]Liew MS,Sia J,Starmans MH,et al.Comparison of toxicity and outcomes of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with carboplatin/paclitaxel or cisplatin/etoposide in stageⅢ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Med,2013,2(6):916-924.
[5]Ou SH,Ziogas A,Zell JA.Primary signet-ring carcinoma(SRC)of the lung:a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 study of 262 cases with comparison to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J].J Thorac Oncol,2010,5(4):420-427.
[6]Jeremic B,Machtay M.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2004,18(1):91-100.
[7]朱慧,王燕,周宗玫,等.154例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治療結果預后因素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1,20(2):96 -98.
R 734.2
B
10.3969/j.issn.1008-5971.2015.04.042
2015-01-20;
2015-03-20)
(本文編輯:崔沙沙)
251500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人民醫(yī)院腫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