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
鼻內鏡手術(nasal endoscopic surgery,NES)是指在光學系統(tǒng)和監(jiān)視系統(tǒng)支持下,應用鼻內鏡及其特殊手術器械,經鼻腔進路施行鼻腔、鼻竇、鼻眶、顱底區(qū)域手術的技術。這項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建立,目前已經成為鼻外科系統(tǒng)的主干技術[1]。在行鼻內鏡手術時,術者可獲得清晰的全方位術野,而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時間短,操作比較精確,患者痛苦輕,術后恢復快。因此,鼻內鏡術廣泛應用于鼻部手術,但由于鼻部神經末梢豐富,比較敏感,術后往往疼痛不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筆者現將耳穴壓豆配合聽舒緩的輕音樂用于鼻內鏡術后57例,并設立對照組進行效果對比,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取2014年以來在鼻內窺鏡下行鼻部手術共57例,其中鼻中隔偏曲26 例,慢性鼻竇炎3 例,鼻息肉伴慢性鼻竇炎5 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竇炎8 例,鼻中隔偏曲伴鼻息肉伴慢性鼻竇炎15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29 例和觀察組28例。觀察組男16 例,女12 例,年齡13~62 歲,平均年齡38.4歲;對照組男22 例,女7 例,年齡14~71 歲,平均年齡42.3歲。納入標準:(1)年齡12~72 歲,符合本病診斷標準者。(2)鼻竇有病變需要手術治療。(3)情緒平穩(wěn)無精神疾病。排除標準:(1)年齡<12 歲或>72 歲者。(2)除嚴重心臟疾病。(3)除耳廓皮膚破損,凍瘡,炎癥等疾病。(4)除長期服用精神鎮(zhèn)痛藥。(5)除手術時間超過180 min。(6)除對膠布或者耳貼過敏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2]。具體方法:在紙面上畫1 條10 cm 橫線,橫線的一端為0 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0 表示劇痛,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評分≤3 分為輕度疼痛(不影響睡眠),4~6 分為中度疼痛(輕度影響睡眠),7~10 分為高度疼痛(疼痛導致不能睡眠或從睡眠中痛醒)。讓患者在下列等級根據疼痛的自我感受,選擇對應分。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耳穴壓豆配合聽舒緩的輕音樂3 d。
1.2.1 選穴 主穴:神門、交感、皮質下;配穴:肺、內鼻、外鼻、內分泌、腎上腺。
1.2.2 選穴壓丸法 主穴全取,再選取2~3 個配穴,每次一側耳穴,兩耳交替,每日更換,連續(xù)3 d。
1.2.3 選穴部位 根據1992年國家標準耳穴名稱及部位進行定位[3]。
1.2.4 操作方法(1)定穴:術者一手持耳輪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選區(qū)找敏感點。(2)用75 ﹪酒精消毒皮膚。(3)埋籽:將王不留行籽膠布貼于所選穴位上,并用姆、食指指腹按壓3~5 min,詢問有無酸、脹、痛等“得氣”感,告知患者每四小時自行按壓1 次,每次按壓3~5 min,連續(xù)3 d,兩耳交替,刺激強度以患者情況而定,急性疼痛者宜用強刺激法。(4)撤籽:第2 天撤除膠布和王不留行籽,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破損,若無破損,用溫水擦拭耳部皮膚。
1.2.5 注意事項(1)選穴準確:用特制的彈簧探棒,探棒的直徑1.5 mm,以均勻的壓力在耳的穴區(qū)尋找壓痛敏感,壓力要均勻一致,按壓時間要相等。使患者有“得氣”的感覺。(2)貼壓后自行按摩時,以按揉為主,切勿揉搓,也不宜過度重按,以免損傷皮膚而導致感染。(3)撤除后,若局部有紅腫,破潰,應及時消毒處理,嚴防引起軟骨膜炎。
1.2.6 音樂的選取和準備 在護士給患者做術前宣教時告知患者可以準備平時喜歡舒緩的能放松心情的輕音樂幾首,術后循環(huán)播放,根據喜好備耳機或MP3 等并調節(jié)合適的音量。
1.3 療效評定 術后24 h 抽鼻腔膨脹海綿填塞物,護理人員觀察患者臨床表現及詢問昨晚睡眠情況,判定患者疼痛緩解狀況,根據VAS 評分法選擇對應疼痛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輕度疼痛6 例,中度疼痛15 例,高度疼痛8 例;觀察組輕度疼痛19 例,中度疼痛7 例,高度疼痛2 例??傆行蕿檩p度疼痛加中度疼痛。對照組總有效率72.4%,觀察組總有效率92.9%,2 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χ2=0.187,P>0.05)。見表1。
表1 2 組療效比較(n,%)
《黃帝內經》指出:“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經絡是耳與人體其他部位建立密切聯(lián)系的中介?!鹅`樞·邪氣臟腑病形》言:“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痹t(yī)學著《衛(wèi)生寶鑒》記載:“十二經脈皆上絡于耳”。因此被認為耳廓絡脈覆蓋全耳并通向全身,同時耳與五臟六腑、全身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有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我們選用的主穴是神門、交感、皮質下。神門具有醒腦開竅,鎮(zhèn)靜安神、清熱解毒、祛風止癢、鎮(zhèn)痛止痙的功效;交感具有鎮(zhèn)靜安神、解痙止痛的功效;皮質下具有醒腦開竅,鎮(zhèn)靜安神,回陽救逆,鎮(zhèn)痛止痙的功效;選用的配穴是肺、外鼻、內鼻、內分泌、腎上腺。肺具有補益肺氣、滋陰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功效;外鼻具有活血通絡、疏風開竅的功效;內鼻具有疏風散寒、宣通鼻竅的功效;內分泌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痛、祛風止癢的功效;腎上腺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逆、祛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4]。每次主穴全取,配穴根據臨床表現及主訴選取2-3 個,才能提高耳穴治療效果。在進行耳穴壓豆的同時,可適當的教會患者放松心情,聽聽舒緩的輕音樂,想像自己美好的事,度過術后最疼痛的3 d。因此,耳壓療法具有鎮(zhèn)痛、調和氣血、脫敏止癢、疏通經絡、補腎健脾、神經平衡等功能。并且適應范圍廣,不良反應少,簡便易行,操作簡便,費用低廉,療效肯定,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研究表明,音樂療法對減輕疼痛,提高痛閾,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有良好的效果[5-6],同時,音樂能使人身體放松,心情得到平靜和安慰,產生安定愉悅的心情,從而提高自身對疼痛的控制能力[7]。
[1]孔維佳,周 梁,許 庚,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2.
[2]Moridawa K,Kawachi A,Matsuo I,et al.Clinical effects of superlizer[J].OrentalMedicine and The Pain Clinic,1992,3:345.
[3]管遵信,李惠芳,管鐘潔,等.常用耳針療法[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1.
[4]張永臣,賈紅玲,楊佃會,等.耳穴療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1-18.
[5]萬 紅.音樂療法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04,18(10A):1072.
[6]付韓云,吳 非.音樂療法在留置胃管時的作用[J].全科護理,2009,7(3B):661-662.
[7]楊 鑫,王 璟.音樂療法在疼痛領域的應用及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40(4):5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