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玲
陜西省商洛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商洛726000)
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100例應用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療效分析
郭美玲
陜西省商洛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商洛726000)
目的:分析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00例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10mg組和20mg組,另選取60例健康者作對照研究,觀察兩組血壓、血脂、血管內皮功能以及炎癥反應。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均有所改善;20mg組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低于10mg組;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張功能(FMD)明顯高于10mg組;SE、超敏C反應蛋白質(hs-CRP)明顯低于10mg組。結論:20mg阿托伐他汀有利于控制血壓和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治療效果。
高膽固醇血癥導致患者血管內皮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使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互相影響[1,2]。阿托伐他汀常用治療藥物,能夠起到確切的降脂效果,但關于劑量的選擇仍無統(tǒng)一認識,劑量增加是否會帶來更大的臨床收益,有無造成用藥安全性的問題,這些都有待研究[3]。本文采用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現(xiàn)就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 選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間,心內科門診收治的100例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5~45歲,平均40.3±4.26歲,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10mg組和20mg組各50例。10mg組:男43例,女7例;體質指數(shù):22~30(27.12±3.24)kg/m2;合并冠心病16例,糖尿病12例。20mg組:男45例,女5例;體質指數(shù):22~30(26.72±3.34)kg/m2;合并冠心病15例,糖尿病10例。另選取本院60例健康體檢者作對照研究,其中男54例,女6例,年齡35~50歲,平均41.13±4.36歲。3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調脂藥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20049)治療,10mg組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每晚睡前頓服,連續(xù)服用8周。20mg組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d,每晚睡前頓服,服用8周為1療程。治療期間指導兩組患者采取低脂飲食,控制總熱量,適量運動。
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的血壓變化;② 血脂檢測; ③血管內皮及炎性因子比較。
1 血壓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均有所改善,組內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前后血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 血脂比較 治療前10mg組、20mg組血脂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均明顯改善,20mg組較總膽固醇(TC)、低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低于10mg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均無差異性(P>0.05),見表2。
3 血管內皮及炎性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管內皮及炎癥因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一氧化氮(NO)和血管舒張功能(FMD)均顯著增高,SE及超敏C反應蛋白質(hs-CRP)明顯降低;20mg組比10mg改變更顯著(P<0.05),見表3。
表2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10mg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3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及炎性因子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10mg組治療后比較,#P<0.05
大量循證醫(yī)學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的基礎病變,而高膽固醇血癥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4]。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體內氧化應激反應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釋放炎性因子,后者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使心腦動脈血管發(fā)生硬化,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005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提高飲食和行為干預,預防肥胖,控制體質指數(shù)BMI,輔以藥物干預,可有效降低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及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Lee 等[5]研究指出,TC或LDL-C升高是高血脂、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血脂水平的增高,可增加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因高膽固醇血癥影響血管內皮功能,血管內皮受損后,血小板聚集,血流減慢,加速脂質沉積和局部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使NO和FMD顯著下降;另外損傷的血管內皮處產生炎性反應,炎性因子趨附性增多,使患者體內hs-CRP和SE水平明顯增加。
他汀類藥物具有調節(jié)血脂、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縮小粥樣硬化斑塊面積的作用,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但阿托伐他汀的治療劑量一直是臨床探討的焦點。本研究采用10mg阿托伐他汀和20mg阿托伐他汀分別治療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的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結果顯示兩組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連續(xù)服用8周后,20mg組患者TC和LDL-C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均明顯下降,證明了阿托伐他汀強大的調節(jié)血脂作用。20mg組患者NO和FMD顯著升高,提示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突出;8周時SE及hs-CRP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提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20mg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壓及血脂水平,恢復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降低炎癥因子反應,藥效明顯優(yōu)于10mg組,可作為臨床規(guī)范服用他汀類藥物的參考依據(jù)。
[1] Koh KK, Quon MJ, Han SH,etal. Additiv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hypertension[J]. Int J Cardiol, 2011, 146(3): 319-25.
[2] 馬波江,馬紅紅,曹 曄.阿托伐他汀對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8):967-977.
[3] 米延起.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2):57-58.
[4] 井亞茹,郭 霞.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脂癥療效觀察[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6):封3.
[5] Lee K, Santibanez-Koref M, Polvikoski T,et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 and leptin in resident macrophages characterises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upture[J].Atherosclerosis,2013,226(1):74-81.
(收稿:2014-10-22)
高血壓/并發(fā)癥 高脂血癥/藥物療法 @阿托伐他汀
R544.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