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英 季鑫 魯楠 張爽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運動損傷科,北京100035)
肩關節(jié)是人體諸多關節(jié)中活動度最大的關節(jié),也是脫位發(fā)生率最高的關節(jié)。肩關節(jié)前方不穩(wěn)定的病理基礎是肩盂前緣的骨性缺損,和前方關節(jié)囊韌帶的符合體軟組織的損傷,是常見的肩關節(jié)運動損傷。肩關節(jié)鏡下關節(jié)囊盂唇修復術(Bankart修復術)仍是肩關節(jié)前方不穩(wěn)定的最常用手術方式,但有文獻報道其復發(fā)率較高[1],尤其對于存在肩盂前緣嚴重骨質缺損的患者復發(fā)脫位的風險較高[2,3]。切開喙突移位術(Latarjet術)為這類患者提供了解決方案[2],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關節(jié)鏡技術與器械的不斷完善,全關節(jié)鏡下Latarjet術亦成為可能[4]。切開做Latarjet手術需要剝離許多肌肉間隙,手術操作起來范圍比較廣泛,創(chuàng)傷比較大,出血比較多,術后恢復比較困難。關節(jié)鏡下Latarjet術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治療肩關節(jié)前方不穩(wěn)定,手術創(chuàng)傷小,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但對術后護理觀察要求更為細致,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從而縮短了平均住院日,相對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而我國起步較晚,我院是全國首家開展這項技術的,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3月共行18例肩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12例,女6例;年齡21~49歲,平均27.5歲;肩關節(jié)脫位次數為4~40次,平均16.8次;第一次脫位至手術時間為21~240個月,平均105個月。由門診收入院,18例患者均損傷嚴重且診斷明確,行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
1.2 方法 18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沙灘椅體位,關節(jié)鏡下采用多個入路,以及肩盂骨缺損、肱骨頭骨缺損、關節(jié)囊盂唇質量等,同時探查是否合并二頭肌長頭腱、肩胛下肌、岡上、岡下肌下表面損傷。完全打開肩袖間隙,顯露喙突后方。由喙肩韌帶喙突止點切斷喙肩韌帶,由胸小肌喙突止點切斷胸小肌。將喙鎖韌帶根部至聯合腱之間的喙突周圍軟組織徹底去除,充分顯露骨質。探查臂叢神經,明確神經位置及走行。用磨頭將喙鎖韌帶、近端骨隧道之間的喙突基底下外側打一骨槽,沿喙鎖韌帶基底以彎骨刀行喙突截骨。沿雙槍套管內導線于骨隧道內擰入兩枚喙突固定桿。將喙突骨移植物穿過縱劈的肩胛下肌置于肩盂前緣,對準之前的肩盂標記點,喙突骨塊外緣應與肩盂關節(jié)面平齊或稍外凸。于兩個骨隧道中分別穿入長導針,經肩關節(jié)后方穿出皮膚。鉆頭沿導針打孔,置入空心螺釘固定骨塊。最后通過不同位置角度仔細檢查喙突骨塊位置,用磨頭打磨骨塊外緣使之與肩盂關節(jié)面平齊。沖洗縫合,術后給予頸腕吊帶固定患肢。
1.3 評價標準 比較術前術后6個月Rowe評分及肩關節(jié)活動度(包括前屈上舉FE、外旋ER所有患者于術后未發(fā)現復發(fā)脫位及半脫位。
1.4 結果 本組18例患者切口甲級愈合,1例患者術后早期出現一過性腋神經麻痹,經口服營養(yǎng)神經藥物治療后恢復,治愈出院。本組術后6個月時隨訪,對比患者。術前Rowe評分平均43.6分;術前肩關節(jié)活動前屈上舉(FE)平均176.7°,外旋(ER)平均65.6°。術后6個月Rowe評分平均74.4分;術后FE平均163.3°,ER平均41.1°?;颊呋顒蛹肮δ芑謴蜐M意。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肩關節(jié)前方不穩(wěn)定患者主要表現為不能控制自己的肩關節(jié),出現肩關節(jié)的疼痛、交鎖以及易脫臼的傾向,手術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擔心手術后疾病的癥狀是否會緩解、能否正?;顒?,術中是否會出現危險等產生焦慮和恐懼。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由責任護士及時給予心理疏導,介紹有關疾病的基本知識,將手術的必要性、手術后的康復計劃、預后效果及一些注意事項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清楚,介紹手術醫(yī)師的技術職稱和業(yè)務能力,介紹成功的手術范例,增強患者的信任感,以消除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的顧慮,增強自信心,建立良好的醫(yī)護患關系,使患者心理調整至最佳狀態(tài),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 健康指導 為了提高術后肩關節(jié)功能康復效果,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多飲水,訓練床上大、小便。因為患者術后由于麻醉、制動和術后疼痛的原因,指導患者進行患肢肌肉舒縮鍛煉,向患者講解功能鍛煉的方法及重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
2.1.3 術前指導及準備 入院后進行全面的術前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血型、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肝炎、梅毒、心電圖及相應的XX線、MR等影像學檢查);術區(qū)備皮;禁食12h,禁水8h;指導患者在床上排便;術前應向患者說明肩部肌肉萎縮對療效的影響,并以健肢做示范,指導患者熟悉和掌握各項康復訓練,內容包括肌肉等長收縮、肩關節(jié)活動、直臂抬高訓練、壓肩運動、彈力帶訓練、漸進抗阻訓練等。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管理 本組術后即刻給予心電監(jiān)護,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及血氧飽和度?;颊呷∪フ砥脚P位,頭偏向一側,術后以頸腕吊帶固定患肢,使肘關節(jié)屈曲90°,頸腕吊帶懸吊患肢于胸前,患側手臂下墊枕頭,使手臂保持前屈位,以減輕疼痛。指導患者在無痛前提下進行肘、腕及手的主動活動。術后6h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可取半臥位或健側臥位。告知患者注意保護患肢,翻身時避免壓迫患肢,絕對禁止術側臥位。隨時調整頸腕吊帶的位置,使患者感到舒適并減輕術后切口疼痛。
2.2.2 術后疼痛護理 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的目的是治療肩盂前緣巨大骨性缺損肩關節(jié)前方不穩(wěn)定,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術后會導致肩關節(jié)疼痛。疼痛可導致不可預料的身體和精神上的不良后果,影響其患者的舒適程度。術后我們均采用肌間溝置管,使用止痛泵緩慢滴藥減輕疼痛。我們并采用多種方式分散其注意力,以緩解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患者疼痛評分>5分時,遵醫(yī)囑給予鹽酸曲馬多1片口服,3例服藥后疼痛緩解,1例用藥后切口疼痛未緩解,遵醫(yī)囑肌內注射哌替啶50mg后疼痛癥狀減輕。
2.2.3 患肢的觀察和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患側肩關節(jié)腫脹程度、肢手指血液循環(huán)、感覺、運動情況、皮膚色澤、溫度,嚴格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潔,及時更換敷料,進行各項治療和護理時均嚴格無菌操作。肩關節(jié)周圍血管神經豐富,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易損傷肩關節(jié)周圍血管及神經,我們應重點觀察患者患側肩關節(jié)腫脹情況和神經肌肉是否有損傷。
2.2.3.1 肩關節(jié)腫脹觀察 術后患者回病房即給予患側肩關節(jié)周圍24h冰袋持續(xù)冰敷,減輕肩關節(jié)的腫脹,緩解疼痛,減少出血。如果患者肩關節(jié)腫脹在12~24h未逐漸消退,在2~4h內局部腫脹加劇,局部皮膚表面張力增加,主訴胸悶、前胸后背有壓迫感時,護士應立即通知醫(yī)生,以免有關節(jié)內血管的損傷。本組患者沒有發(fā)生關節(jié)內血管損傷。
2.2.3.2 神經肌肉的觀察 術后6~8h麻醉恢復后我們指導患者做被動肩關節(jié)中立位外展,前臂內外旋,腕關節(jié)及掌指關節(jié)的活動是否有麻木,感覺漸退,活動障礙。如果患者有以上癥狀我們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確定是否有神經肌肉的損失并給予對癥處理。本組1例患者術后早期出現一過性腋神經麻痹,遵醫(yī)囑給予患者口服營養(yǎng)神經的藥,在術后2月時恢復。
2.2.4 功能鍛煉 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后可能出現肩部肌肉的乏力、關節(jié)疼痛不適、僵直、活動受限,給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其遠期效果不僅取決于手術是否成功,還與術后嚴格有效的康復訓練密切相關。本組住院時間5~8d。術后以頸腕吊帶固定患肢患者肩關節(jié)6周。早期康復訓練從術后麻醉恢復開始至出院,指導患者在無痛前提下進行肘、腕及手的主動活動。(1)主動活動掌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握拳、松拳練習,最大限度握拳,持續(xù)10s后放松。(2)過伸掌指關節(jié),持續(xù)10s后放松。為避免患者急于求成,造成嚴重并發(fā)癥,詳細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告知術后功能鍛煉的目的及意義,由于術后患肢疼痛,患者很難配合醫(yī)務人員進行康復,因此,術后我們多與患者交流,向其解釋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及好處,消除患者對疼痛的恐懼,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使患者能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功能鍛煉。手把手地為患者示范如何進行功能鍛煉,不厭其煩地講解每一步動作,督促和鼓勵患者,協助其順利完成康復鍛煉動作。
2.2.5 出院指導 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患者恢復時間較長,且患者康復訓練大多在出院后進行,患者出院時應加強出院指導。關節(jié)鏡下Latarjet手術患者在術后3周開始包括前屈上舉、外旋在內的被動功能鍛煉;因此我們要求患者術后3周回院復查,以后改為每個月復查1次[5]。由醫(yī)生指導,告知患者術后2周拆線,術后6周內應嚴格佩戴好吊帶,避免患肢提重物,以免導致肩關節(jié)脫位的復發(fā)。
對于關節(jié)鏡下喙突移位術(Latarjet)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術前應向患者介紹該手術的目的和方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克服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術后護理重點是患側肩關節(jié)腫脹和神經肌肉損傷的觀察,細心觀察病情,積極預防并發(fā)癥。
[1]Kartus C,Kartus J,Matis N,et al.Long-term independentevaluation after arthroscopic extra-articular Bankart repairwith absorbable tacks.A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studywith a seven to ten-year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Am,2007,89(7):1442.
[2]Burkhart SS,De Beer JF.Traumatic glenohumeral bonedefec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failure of arthroscopicBankart repairs:significance of the inverted-pear glenoidand the humeral engaging Hill-Sachs lesion[J].Arthroscopy,2000,16(7):677-94.
[3]Boileau P,Villalba M,Hery JY,et al.Risk factors forrecurrence of shoulder instability after arthroscopicBankart repair[J].J Bone Joint Surg Am,2006,88(8):1755-63.
[4]Lafosse L,Lejeune E,Bouchard A,et al.The arthroscopicLatarjet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shoulderinstability[J].Arthroscopy,2007,23(11):1242.e1-5.
[5]張菁,劉曉華,姜春巖.關節(jié)鏡治療28例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前脫位患者的術后康復訓練療.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