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慶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如何有效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滕文慶
(三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生,開始自主自立的大學生活,其生活的自由程度及活動圈子越來越大,接觸的人和事物也越來越復雜,并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但是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形成,為人處世還處在幼稚階段,因此面對豐富的大學生活,容易產生很多安全問題。高校輔導員應當做好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指引學生正確地對待大學生活,順利地從幼稚向成熟過渡。
大學生活 大學安全教育 學生管理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針對大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知識防護、安全事件處理、安全心理教育的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安全意識與安全心理,增強大學階段的學生安全防護與處理的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由于大學生活的豐富性及自主支配時間的充裕,使得大學生能更好地體驗生活,充實自己,而這種模式加大了大學階段學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由于大學生已經是成人,并且大學生自主時間比較多,輔導員無法二十四小時陪伴,故大學安全教育對于防范大學安全問題的出現(xiàn)有著良好的作用,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研究,對于學生管理工作有現(xiàn)實的意義。
大學生都已經是成年人,對于法律知識和道德判斷有一定的認識,加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往往給予大學生比較多的自主學習生活時間。但由于大學生思想判斷能力還沒有完全成熟,對事務的處理有時比較偏激,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導和誘惑,而產生許多的安全問題。在大學生安全管理過程中,由于高校部分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或者是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對于管理過程中的許多安全問題有待研究。
1.1 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潛在問題。
進入大學后,高校輔導員和相關學生工作人員會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人際交往指導,指引大學生正確地對待大學生活,處理好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但要完善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大學生活逐漸深入以后,學生與學生或者與教師的交往越來越深,由于思想觀念或者是生活習慣的不同,矛盾逐漸產生。此時學生由于處理人際關系的經驗缺失,往往會造成比較多的問題。
一方面,由于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問題,導致矛盾激化,學生之間往往會出現(xiàn)針鋒相對或者是冷戰(zhàn)的情況,由于時間的積累,矛盾的擴大,最終導致大學生之間出現(xiàn)傷人事件,安全問題由此產生。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的向往及對于自我認可的追求,很多學生違背校園管理的規(guī)定,進入社會不良場所或者接觸一些社會閑雜人員,在受到誘惑或者不良指引以后,導致傷害家人朋友甚至危害社會,觸犯法律的事情發(fā)生。這類事件由于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大學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引起特別重視。
1.2 互聯(lián)網安全問題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正常生活。
由于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及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大學校園基本普及互聯(lián)網。大學生在接受多年教育以后,一方面對于科技知識有一定的積累,另一方面培養(yǎng)較強的學習能力,所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強,互聯(lián)網技術對于大學生來說早已熟練掌握。
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加之現(xiàn)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接觸網絡中的任何信息,這對于高校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大學生由于沒有形成成熟的認知能力和價值觀念,對于信息的分析及判斷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互聯(lián)網的使用過程中,一些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進而形成偏激的思想或者作出偏激的行為,導致安全問題的發(fā)生。而網絡安全及正確使用互聯(lián)網的指導工作只能通過安全教育進行提前指導與預防,現(xiàn)實的管理工作比較困難,加強互聯(lián)網安全問題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1.3 大學生心理安全問題亟待重視。
近年來,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嚴重,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部分數據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心理障礙傾向的大學生占總人數的20%,有較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約為10%,最嚴重的已占1%。因為心理問題而造成休學、退學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某些反?;驉盒缘陌踩录癸@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心理問題具有隱蔽性、潛在性等特點,因此提前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困難,大學生心理問題造成的安全問題往往比較難以控制或者預防。因此,對于學生安全工作,高校的輔導員仍然需要從教育入手,預防為主,將大學生心理安全問題作為高校學生安全管理的重點抓。
大學生是社會人才儲備的重要力量,關系到我國未來的長久發(fā)展,因此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技術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視。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安全教育作為頭等任務,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都得到有效開展。
2.1 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學輔導員的首要工作,也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首要課程。在大學學生管理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思想道德課程的教學以外,大學思想道德教育還包括班會課的開展、學生教育活動的組織及優(yōu)秀學生表彰等,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觀念,進而形成成熟的認知觀、價值觀,并以之約束學生的自我行為,實現(xiàn)思想教育的效果,防止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偏激行為產生,出現(xiàn)安全問題。
2.2 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修課。
由輔導員和大學后勤安保部門合作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提升其安全防護技能以及事故處理能力。日常安全是大學生生活安全的基礎,包含生活安全、活動安全、財務安全、交通安全等各個方面。在安全教育開展過程中,除了必要的安全知識與防護技能的教育外,高校還應通過案例講解、海報宣傳等活動,不斷根據社會和大學校園的變化更新安全教育的內容,使得學生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識,在生活中有效地保護自己和他人。
2.3 法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
由于國家在校園內進行法制知識的普及,因此大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學習生活時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基礎,知道最基本的法律規(guī)定,并良好遵守。但是隨著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及為進入社會做準備,完善的法制安全教育越來越重要。
法制安全教育可以采用班會課形式,或者是法律教育片收看、專家講座、校園法律活動周活動等形式開展,從最基本的法制安全教育到大學生犯罪教育,讓學生在掌握法律知識的同時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約束自己。
2.4 心理輔導與咨詢?yōu)榇髮W生培養(yǎng)健康心理提供保障。
現(xiàn)階段,根據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嚴重的現(xiàn)象,大學校園內配備了專門的心理教育工作室,以為大學生提供心理教育課,并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培養(yǎng)健康心智。在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輔導員往往根據心理教師的指導,進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課程,同時關注學生的現(xiàn)狀,及時發(fā)現(xiàn)大學生之間存在的情緒問題,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根據對于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內容及高校的相關舉措,文章通過研究,對加強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舉措做進一步分析,使研究有利于強化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
3.1 實行精細化的學生管理工作,保障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精細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從重點方面把握學生工作的內容,同時從細節(jié)著手,完善學生工作。由于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大學輔導員一方面能夠合理地安排各項工作,有序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另一方面能夠在責任范圍內盡可能地把握學生的動態(tài),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出必要的指導,糾正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錯誤。因此,精細化的學生管理工作有利于為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保障,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實施,使得安全教育效果發(fā)揮出來。
3.2 建立學生骨干隊伍,讓學生成為安全教育的主體。
輔導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建立專門的骨干隊伍進行安全教育的落實工作。一方面,讓骨干隊伍成為學生的通信員,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并有針對性地對安全教育的內容進行更新。另一方面,指導骨干學生對于自己身邊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通過學生之間信息的傳播,將安全教育更深化,增強安全教育的效果。
3.3 輔導員自身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
大學輔導員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體,也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指導教師,因此輔導員隊伍的素質關系到大學生安全教育開展的效果。在安全教育開展之前及教育過程中,輔導員一方面要與高校的專業(yè)部門合作,例如后勤安全部門、心理健康咨詢處等等,來加強安全教育的專業(yè)性。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的學習,通過培訓班、輔導員沙龍等活動形式,豐富自己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并學習其他輔導員老師安全教育的經驗,不斷地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
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關系到我國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有利于為大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護技能并形成健康的心理,防止安全事件的產生。在高校安全教育過程中,通過思想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促進安全教育工作的展開;為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學輔導員可以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并建立專門的學生骨干隊伍,讓學生自己成為安全教育的主體,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從而有效增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效果。
[1]路長勝.論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7):243-243.
[2]林桂紅.淺談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2,10(5):140-143.
[3]盛新宇.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研究分析[J].管理觀察,2013,(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