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中等職業(yè)學校 仇士勝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使用技能這一術語,如閱讀技能、解題技能、運動技能、藝術技能等。雖然各種技能之間存在著相互的交叉和滲透,很難將他們截然分開,但大部分研究者還是主張對技能進行分類研究。他們認為,對技能進行分類有助于深入探討技能的結構和規(guī)律,有助于探討技能的有效形成,并主張把技能分為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兩種。其中操作技能是一種習得的能力,按一定技術要求通過練習而獲得的迅速、準確、流暢和嫻熟的動作能力,如打字、彈鋼琴、駕駛、游泳等;心智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智力活動方式,如閱讀、寫作、解題、運算等。
對中職院校的學生進行技能訓練,一般都要使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相結合。例如,中職院校學生通過心智技能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識別、使用各種工具、儀器,加工各種器件等操作技能。因此,如何才能很好地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結合起來,就成為技能訓練的關鍵。心智技能已經有了英語、數(shù)學等理論基礎來作為訓練,而操作技能的訓練還是很多中等職業(yè)院校需要加強的一項。我們本著職業(yè)教育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為本位,以技能為核心的宗旨,針對中職學生的現(xiàn)狀,擬以中職生使用大連愛丁數(shù)碼公司提供的翰林提產品來訓練文字錄入的專項技能為例,力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究專項操作技能訓練對中職學生心理行為變化的影響,以期能對職業(yè)教育在操作技能訓練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找到突破口并發(fā)現(xiàn)更有效、可行的建議。
本研究針對的是使用愛丁數(shù)碼公司翰林提產品及其訓練模式的中職學生,以大連經貿學校和大連金融學校以及大連商業(yè)學校作為調研基地。本次研究抽取大連商業(yè)學校會計電算化一年級78名學生為施測被試,其中,女生50人,男生28人。
本次調查采用了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首先,訓練四名心理學研究生做為主試,在大連經貿學校、大連金融學校和大連商業(yè)學校分別對1名教學主任,3名教師進行現(xiàn)場訪談。對訪談內容經過整理后,進行問卷編制并對78名學生施測,并在問卷中加入了3道開放式問題要求學生作答,藉此來收集和了解學生的意見,經預備性測試與分析,剔除相關低(r<0.3)和不同因子負荷接近的項目,最后問卷共71題,采用4點記分法。問卷將所有項目分成9個維度,包括應付挫折能力、責任感、適應能力、自信、意志、進取心、調節(jié)情緒能力、注意力和思維這些心理素質要素。
問卷的信度以分半信度為指標,經檢驗,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8913。問卷的效度基本上通過研究程序得到保證,以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質的評定為效標,經過驗證,本問卷是有效的。
數(shù)據收集以問卷調查為主。由同一主試主持每次調查,調查前向被試說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消除被試的思想顧慮,并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團體施測,施測時間為12分鐘。
測量過程共有78人參加調查,發(fā)放問卷78份,收回問卷77份。除未答完,明顯錯誤答案原因造成的無效問卷2份后,共得有效問卷75份,問卷有效率為96%。
本研究采用平均數(shù)比較法、相關法、t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對有效數(shù)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數(shù)據分析工作使用SPSS16.0英文版統(tǒng)計軟件完成。
1.總體數(shù)據分析
此次調研的數(shù)據結果中,進取心和調節(jié)情緒能力屬于個性特征的部分,所以,參與本次調研的學生同常模群體學生的個性特征得分無顯著差異,同時,社會能力傾向中的適應能力也同常模保持一致。不過,通過翰林提產品的使用,學生的耐挫能力、責任感、自信、意志、注意力和思維品質都有了提高,這同我們對老師和學生的訪談結果也是一致的。翰林提產品主要是練習中、英、日文的錄入,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結合“日練周測月考核”教學模式的執(zhí)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促成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鍛煉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堅持性,其意志得到了磨練;在考核和比賽過程中,增加了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這說明使用翰林提產品及其訓練方法進行訓練的這部分學生,其心理素質水平顯著高于2008年常模中涉及的職業(yè)中學學生。
2.各維度數(shù)據分析
人的各個心理素質要素是緊密相連的。注意力和思維這些學習能力同信心和意志這些個性特征的正相關都達到了顯著。在訪談結果中,約有80%的學生談到操作技能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堅持性和意志力水平,并且也變得更加自信了。雖然單純的從相關分析中,我們不能斷然說是操作技能的發(fā)展促進了心理素質的提高,但是我們可以推斷,經過翰林提產品及其教學模式訓練的學生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質是呈雙螺旋形式進行上升的。
第一,技能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一是目的明確:在進行技能訓練前,首先要對學生講明訓練的目的和要求,使學習者在思想上形成動作程序以明確刺激。
二是方法正確:技能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教師首先要保證傳授給學生以正確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如果一開始練習方法就不正確,糾正起來就會困難得多。
三是由易到難:技能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采取由易到難、先簡后繁的方法。
四是速度適當:技能訓練的速度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技能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習進度適當把握。
五是方式多樣:技能訓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整班集體練習、分批分組練習、單獨練習、集中與分散練習等。
六是及時反饋:在技能訓練中應讓學生知道每次練習的結果如何,以便學生能及時糾正或改進。
第二,運用學習遷移的原理,提高技能訓練效果。
第三,指導與示范是促進技能形成的關鍵。
第四,講練一體化教學是實現(xiàn)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第五,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高原現(xiàn)象”反應。
第六,在職業(yè)技能訓練中引入職業(yè)心理行為訓練。
由此可見,職業(yè)心理訓練不但可以促進中職學生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形成良好的職業(yè)個性心理特征,使心理狀態(tài)適應生產操作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需要,而且可以推動操作技能和職業(yè)技能快速形成和發(fā)展,為提高職業(yè)技能訓練的質量開辟嶄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