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化
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以提高師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為核心,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加強師德修養(yǎng),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
教師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是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作為人民教師,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師崇高人格力量的體現(xiàn);其次要規(guī)范文明行為。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才能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
廣大教師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形成了德為人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整體形象,為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面對經濟全球化、價值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新形勢,面對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任務,面對教師隊伍出現(xiàn)的新情況,面對辦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的新要求,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我們一定要從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集中精力,真抓、抓實、抓出成效,切實增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提升行業(yè)風氣、提高教師素質。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薄弱,思維方式和思想意識相對受到抑制,需要盡快加以矯正。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學生思想狀況的研究與管理,加強思德教育,及時矯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意識,培育合格的高職學生。高職院校學生不同于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絕大多數(shù)要走向一線工作崗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掌握好為人處事的基本技能,與社會接軌、被社會接納和認可。
合格的高職院校就是以一流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一流的專業(yè)人才,這就要求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師風作為前提條件:一是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地掌握和應用本專業(yè)技能;二是要具有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相關領域知識,要不斷地吸收和更新知識體系,以滿足學生更多、更廣的求知欲;三是要求教師必須是具有社會主義高尚道德的示范者,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以人格魅力、思想精神、行為規(guī)范積極影響、引導和教育學生,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
目前,從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現(xiàn)狀來看,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夠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熱愛學生、嚴于律己、勤于奉獻,深受社會各界和廣大學生的普遍尊敬和愛戴。但同時也不難看到,在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一些方面:
高職院校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合格、高素質的各行各業(yè)的實用型人才。但是,在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部分教師把功名利祿看得越來越重,缺乏愛崗敬業(yè)精神、奉獻精神和教育熱情,工作作風不正、紀律松弛、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玩游戲、教學工作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不能很好地鉆研教材、上課馬馬虎虎、敷衍了事、上課遲到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為人師表是對每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同樣也影響著教書育人者的形象。目前在高職院校中有極少部分的教師師表形象不佳、說話不分場合、工作方法簡單,不能很好地抵制不文明的社會風氣和不良社會現(xiàn)象,不能積極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師的職業(yè)思想不穩(wěn)定,對教師事業(yè)不夠熱愛和敬業(yè),從而對學生缺乏愛心和關心,在教育教學中得過且過,不能按照教師的職業(yè)要求嚴格要求自己。
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學術的道德建設。但是,就目前而言,許多高職院校學術建設不夠嚴謹,學術風氣也不夠端正。有些教師抄襲、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弄虛作假,嚴重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有些教師純粹是為了評職稱、謀福利,在撰寫論文時,敷衍了事、拼拼湊湊,大量盜取了他人的觀點和科研成果;有些教師甚至還請人代寫論文,這些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完全將學術研究功利化,從而擴散了學術不端的歪風,阻礙了學術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展和學術質量的提高。
高職院校的大部分教師學歷比較高,尤其是青年教師,基本上是研究生學歷,他們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yè)基礎,但是缺乏實踐經驗,他們授課的內容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缺乏廣度和深度,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有書本知識,而缺少真正的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差,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能力發(fā)展。
上述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損害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損害了教育的神圣和莊嚴,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這與新時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不相適應,與人民群眾的期望不相適應,與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文明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傳承著傳統(tǒng)優(yōu)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我們要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并將它注入到新時期的師德師風建設中去。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增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觀,高職院校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力求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教師思想覺悟,加強黨員教師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提升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 《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使廣大教師進一步增強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成為社會奉公守法的模范。
首先,要組織廣大教師學習有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端正教育指導思想,增強依法執(zhí)教意識。針對當前教師隊伍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內容,堅決遏制各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和社會不良風氣,著重圍繞“三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習教育活動,使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社會公德的標準、家庭美德的要求深入人心;其次,在認真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每個教師要對照《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進行自查,尋找差距、查找問題、撰寫自查報告。院領導對分管部門的教師自查情況進行抽查巡查,確保自查報告實事求是、客觀具體,防止假大空不切實際,防止形式主義敷衍了事;最后,對于自我查找出的問題要提出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時限,制訂整改措施,明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責任。
首先,高職院校要建立和完善監(jiān)督機制,研究制訂科學合理的師德考評方式,將師德建設作為學校工作考核和辦學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要成立由專職領導負責的師德師風建設和考評小組,全面負責師德師風的調查研究工作,把教師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學術規(guī)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職前培養(yǎng)、準入、職后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加大優(yōu)秀師德典型宣傳力度,促進形成重德養(yǎng)德的良好風氣。其次,建立科學合理的師德師風激勵機制,制訂科學合理的激勵收入分配制度和獎勵制度。高職院校要將師德表現(xiàn)作為教師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的首要內容,加大政策的傾斜度,盡可能地提高教師的物質待遇,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責任感,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
總之,師德師風建設是高職院校全局性、經常性、長期性的一項工作。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師德意識、規(guī)范教師行為,是我們新時期、新階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辦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其基礎和前提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為推進高職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創(chuàng)建合格高職院校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洪汀,劉錦,王金祥.高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9):28-30.
[2]張雪.建立有效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2):24-26.
[3]徐德鳳.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思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138-140.
[4]劉焱可.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的必要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