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劉東玲 劉暢 王美惠
(吉林大學口腔醫(yī)院,吉林長春130021)
2010年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國65~74歲的老年人中,牙齒缺失占86.1%,義齒修復率僅為42.6%;沈建等[1]認為,老年人治療結果受經濟、自尊及對疾病認同等方面的影響。黃永霞等[2]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就醫(yī)意識較強,但是保健意識乏弱。筆者選擇2009-2012年160例實施全口義齒修復治療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9-2012年在我院門診進行全口義齒修復治療的160例患者,其中,男84例,女76例;年齡60~75歲。顏面部面型基本對稱;上下頜牙齒全部缺失,牙槽嵴較豐滿,無明顯吸收,唾液量適中,無全口義齒修復禁忌癥。否認藥物過敏史,能積極獨立配合完成治療。應用醫(yī)學研究隨機分組系統(tǒng)RandA1.0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8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評價指標
1.2.1 記錄工作時間 從初次就診開始到全口義齒試戴完畢,包括每次溝通時間。
1.2.2 自行設計遵醫(yī)行為及滿意度問卷調查,干預組問卷回收率100.00%,對照組為88.75%。遵醫(yī)依從性包括浸泡方法是否正確、能否做到按要求正確清潔義齒。滿意度包括對告知內容、健康宣教、電話隨訪及舒適程度的滿意程度。
1.2.3 調查問卷信度及效度的檢驗 在形成正式問卷之前,對問卷進行試測,并對測試結果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據(jù)分析結果篩選題項,調整問卷結構,提高了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時專家論證結果表明修訂后的調查問卷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和內容效度。分別隨機對151名患者逐一進行問卷調查,由兩名護士分別于同一天不同時間對同一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提示:回答問題內容相符率達94.37%,表明本次調查問卷的信度可靠。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7.0軟件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流程,主要包括印模材調拌技術和印模灌注技術。
2.2 干預組
2.2.1 講解治療過程,告知患者治療次數(shù),如全口義齒修復治療一般分幾個療程,其中取印模、咬合關系的確定以及義齒完成后的戴入方面,強調他們的配合十分重要。要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使其不能急躁或消極對待;要明確告知患者全口義齒與真牙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的固位是依靠大氣的壓力和(基托與軟組織間的氣體負壓所產生的)吸附力來完成的,對于未來義齒不要期望義齒等同于真牙,對于就診的次數(shù)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中斷或不按預約時間治療。在價格選擇上逐一介紹材料的功能與作用及價位,讓患者權衡好適合自己,并適合自己口腔情況并符合自己經濟條件的材料,尊重患者的要求,適當給出建議。
2.2.2 告知治療過程中配合要點 與患者溝通協(xié)調到舒適的診治體位;對于有腰肌勞損等癥狀的老年人,可提供軟墊墊于腰部,盡量減少不適感。如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嗆咳,要學會用鼻子做深呼吸,如實在不能堅持,可舉手示意,中止操作,直至適應并接受治療;取模時,所用的印模材料會有稍涼的感覺,患者感覺有異物感,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癥狀,患者要明確知道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要坐直、低頭、用鼻子吸氣,嘴呼氣來進行配合;在確定咬合關系時,預先提示患者一定要放松,在自然狀態(tài)下才能確定好咬合關系,而且咬合力量必須輕,自然,避免引起下頜偏斜,頜位記錄不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yī)護按四手操作治療流程進行。每次治療結束后預約下次患者復診時間,并電話溝通及時提醒。
2.2.3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佩戴入義齒后,初期會有發(fā)音不適,異物感等癥狀,要有耐心,過一段時間,癥狀就會減輕或消失,要堅持佩戴并盡快適應義齒;若出現(xiàn)疼痛或自覺不適,應及時找醫(yī)生進行調改,復診檢查,且最好在檢查前的2h左右,戴上義齒,以便醫(yī)生能準確的找出原因,進行調整;初戴義齒時,避免單側或局部用力咀嚼,使用雙側后牙力量均勻咀嚼,吃較軟且小塊食物,練習用磨牙咀嚼;摘戴方法要正確掌握,教會練會并隨時溝通;每餐后及睡前要仔細清洗義齒,睡覺時應摘下義齒,用清水浸泡;不能用熱水酒精浸泡;無不適感,堅持每半年復查一次,便于了解義齒是否處在最佳的使用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遵醫(yī)行為及滿意度比較見表1~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時間的比較 min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的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例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在治療時間上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在溝通時間上相對較長,在整個治療時間與溝通時間的比例上,干預組占23%,對照組則為7%。劉強等[3]報道,老年人DF發(fā)生率高,在同等級別緊張度上生理調控差,在本實驗中通過講解診治方案及過程,使其充分了解治療過程的整體步驟,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shù),鼓勵患者提問并有效解答患者疑問,告知問題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與焦慮情緒,使其變被動的接受治療為主動的接受治療。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溝通在治療過程中明顯的提高了患者的配合程度,縮短了治療時間,提示有效的溝通在老年全口義齒修復的護理工作中尤為重要。另外,縮短治療時間,增加溝通時間,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就醫(yī)滿意度。劉洪臣[4]認為,全口義齒是需患者參與配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患者的積極使用、主動練習、耐心適應等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應用電話定期隨訪等方式提醒及溝通,有效幫助患者遵從醫(yī)囑,幫助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本研究中,患者牙齒清潔及取戴等方面遵醫(yī)率明顯增高。返工次數(shù)少,節(jié)省醫(yī)患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1] 沈鍵,孫婉萍,彭福群,等.門診老年與青年患者就醫(yī)心理的調查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11(29):2788-2790.
[2] 黃永霞,沙莎.社區(qū)中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狀況與口腔知識掌握情況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13,8(12):1116-1117.
[3] 劉強.義齒基牙預備中牙科恐懼癥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6,13(4):896-897.
[4] 劉洪臣.全口義齒常見問題及處理[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12(2):7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