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詩瑤
我家是開服裝廠的,從設計到出售都由自己家的工廠和商鋪全面負責。故而,在有些時候忙得焦頭爛額,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爸爸會把我和堂弟招過去當“童工”。
我和堂弟那時候還小,他讀二年級,我比他略大一點,三年級。小孩子是最可愛的,因為他們什么都不懂,因而也最好糊弄。
爸爸分配給我們兩個的工作是剪線頭,一個小時的工資是五元錢。我和堂弟當時并不覺得吃虧,反而美滋滋地服從了這樣的分配。畢竟這算是我們人生的“第一桶金”。
很快地,我和堂弟就每人手執(zhí)一把小剪刀,屁顛屁顛地上崗了。我們的工作臺是一張圓桌,需要加工的衣服擺滿了整張桌子。爸爸把那些衣服往里推了推,擠出兩小塊空位來,但不一會兒,那些衣服又會從衣服堆上滑下來。
堂弟那時候不高,只能勉強夠到桌子的邊沿。沒辦法,只能搬條小凳子,站在上面才能正常工作。
我倆催著爸爸開始計時,然后急急忙忙地拿起一件衣服,仔細尋找邊邊角角里每一寸短小的線頭。
開始的時候,我們都很認真。我一開始也是把眼睛瞪圓,死命地尋找著衣服角角落落里每一根小小的線頭,甚至于眼睛都看酸了。望望堂弟,亦是如此。但小學生的注意力能持續(xù)多久呢?不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做小動作了。
過了不久,爸爸來查看我們的工作情況,故作驚訝地說:“哇塞,你們這也太慢了吧,這樣我要扣工資的嘞!”我們自然是不想被扣工資的,但也對爸爸這種說話不算話的態(tài)度深感不滿。于是鬧著讓他先給錢,我們再工作。
他被我們折騰得無可奈何,便答應先給兩塊,余下的干完再給。我們這才罷休。
可之后,我們便不再那么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了,時不時地跑去問爸爸還有幾分鐘。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小時。爸爸卻又反悔了,只肯給我們四塊錢,并為那一塊錢找了許多借口和理由,例如我們一個小時達標的只有十件。
我和堂弟不再理會他,想著四元錢就四元錢吧,反正買根棒冰也不用四元錢。以這種樂觀的態(tài)度結束了我們的第一次打工。
后來我們又替他打了幾次工,他總是極盡克扣之能事,壓榨我們不少于一塊錢。我們也通過多次的經驗,明白了一件事——以后再也不能給他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