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萍
(陜西省西安市第一醫(yī)院呼吸科, 陜西 西安 710002)
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導致的利用障礙,致使血糖處于較高水平,引發(fā)一系列代謝綜合征[1]。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是常見并發(fā)癥,其病程纏綿難愈,最終侵犯心肝腎等,造成器官功能異常。本文分析二甲雙胍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患者均來源于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22例,年齡56~77 歲,平均(65.8±8.4)歲;同時選取我院 60 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其中男36例,女 24 例,年齡 54~78 歲,平均(63.4±7.9)歲。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情況
1.2 診斷標準[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病情符合我國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治標準。且30%≤FEV1≤80%預計值;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6年WHO制定的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患者三個月血糖水平均要求控制平穩(wěn)。
1.3 入選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COPD和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同時存在,且入選時肝功能、腎功能指標在正常范圍,且不存在明顯感染或其他應激狀態(tài)。
1.4 排除標準:①合并呼吸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纖維化等;②酸中毒類疾病;③急、慢性口腔疾病;④中重度貧血;⑤接受長期系統(tǒng)性類固醇激素治療;⑥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肺疾病的心肌梗死、慢性腎功能衰竭、消化性潰瘍合并胃內出血、惡性腫瘤等。
1.5 觀察指標:①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檢查,對比經二甲雙胍治療前后患者的乳酸水平,同時監(jiān)測患者血糖、以及臨床癥狀間差異。②痰培養(yǎng)結果等。給予合并COPD患者痰培養(yǎng)檢測,觀察治療前后痰培養(yǎng)檢查中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球菌、克雷伯桿菌、綠膿桿菌的例數。③比較患者住院時間和死亡率的差異。
1.6 療效評價[3]:對合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給予臨床癥狀評分。0分:臨床不再出現咳嗽、氣喘、胸憋、氣緊現象;l分:臨床出現輕度的咳嗽、氣喘、胸憋、氣緊現象;2分:經??却?,可影響到睡眠和平時日常活動,活動時出現咳喘、胸憋、氣緊現象;3分:咳喘頻繁出現,影響患者的睡眠甚至在休息時癥狀也很明顯。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構成比采用 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乳酸、血糖值等比較:治療前,兩組在各指標上均無明顯差異,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前后血乳酸水平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2hPG和癥狀評分也明顯改變,與對照組在治療后相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和血糖值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和血糖值比較(±s)
組別 血乳酸(mmoL/L)治療前 治療后2hPG(mmoL/L)治療前 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2.8±1.6 1.3±1.1* 12.5±3.1 10.2±1.2* 2.38±0.36 1.53±0.37*對照組 2.9±1.8 2.5±1.3 12.3±2.2 9.0±1.4 2.34±0.54 1.97±0.42 t 值 0.322 5.458 0.408 5.041 0.477 6.08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痰培養(yǎng)結果比較:在痰培養(yǎng)檢查中,研究組患者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而對照組患者以革蘭氏陽性桿菌為主,見表3。
表3 兩組間痰培養(yǎng)結果比較 n(%)
2.3 兩組住院時間和死亡率的比較:兩組患者在住院時間方面差異具有顯著性,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間住院時間和死亡率的比較 n(%)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綜合性疾病,其不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導致的利用障礙,引發(fā)一系列代謝綜合征[1],同時侵犯心肝腎等,造成器官功能異常。臨床治療過程中,常通過檢測其相關理化指標變化來觀察治療效果,其中乳酸、血糖等指標為常用檢測對象。
乳酸作為一種代謝產物,是由無氧糖酵解而成,無氧糖酵解平時不會啟動,當運動或缺氧時就會過量產生,而后出現還原型輔酶堆積,這種水平的上升,乳酸的堆積最終會造成乳酸酸中毒。COPD合并糖尿病常常誘發(fā)心衰、呼吸衰竭等嚴重的疾病,還可以出現細菌感染,這種細菌感染的機制可能有兩種,一是糖尿病患者代謝功能紊亂,機體抵抗外來作用的能力下降,易出現感染情況。高血糖帶來了血漿滲透壓的升高,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弱,無法控制細菌的繁殖和生長發(fā)展,造成機體的感染和炎癥發(fā)生。二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不佳,容易感染且不易恢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乳酸值將升高,高于基礎值。及時改善其水平是穩(wěn)定病情的基礎原理所在。
二甲雙胍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基本用藥,可以有效的延緩2型糖尿病的發(fā)展過程。二甲雙胍可以有效抑制肝糖異生,使其輸出程度降低,使空腹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二甲雙胍還可以限制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使葡萄糖的可利用度增加,增加了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使血糖變得可調控[4,5]。但是臨床研究仍然發(fā)現,二甲雙胍雖然可以有效抑制肝糖的異生,但可能導致乳酸的堆積。其機制表現為抑制線粒體內的乳酸轉化為葡萄糖,過度的抑制使乳酸水平極具增高,如伴隨缺氧癥狀的發(fā)生,缺氧后這種堆積更易發(fā)生。檢測乳酸方法多是乳酸氧化酶電極法。通常臨床上采血檢測時不扎止血帶、不在手臂處施壓,避免形成局部的缺血、缺氧,但也有研究表明只要不超過90s,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不會有影響。此外,二甲雙胍可以大大降低肥胖型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本研究的患者在經過二甲雙胍的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乳酸水平明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也許與患者癥狀明顯改善有關,機體能力增強,血乳酸水平才得以改善。同時,痰培養(yǎng)檢查后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的各類細菌類型都有明顯的減少,說明在增強糖尿病患者機體抵抗能力、改善代謝功能方面二甲雙胍作用明顯。在患者的住院時間、死亡率方面,研究組優(yōu)勢明顯。以上結果與其他文獻結果相似。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25(12):453~460.
[2] 王燁,徐衛(wèi)國,羅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舒張4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28(12):1025~1027.
[3] 楊光,李春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后血乳酸水平的變化[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11,5(2):11~13.
[4] 雪華,張洪玉,龐寶森,等.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與慢性阻塞性肺疾?。跩].國際呼吸雜志,2010,27(13):989~991.
[5] Petersen JS,Andersen D,Muntzel MS,et al.Intracerebroventricular metformin attenuates salt-induced hypertension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Am Hypertens,2011,14(11):11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