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婷 黃瑜佳 周青
(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上海200433)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1]。從2005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被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準用于婦科微創(chuàng)手術,婦科機器人手術得到了迅猛發(fā)展[2-3]。我院于2011引進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tǒng),由于機器人手術是一項新技術,患者缺少對該手術的了解,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預后直接關系著患者自我形象、生育要求、生活質(zhì)量等,因此,精心細致的圍手術期護理非常必要。自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期間,我院婦科共完成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16例,現(xiàn)將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在我科共完成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子宮肌瘤剝除術16例,年齡23~51歲,平均(37.3±8.9)歲。其中,未婚4例,已婚12例,16例子宮肌瘤均經(jīng)臨床和超聲檢查確診。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臥位,雙腿分開約30°~45°,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單后導尿,留置尿管,臍上1cm穿刺置入氣腹針,充CO2氣腹,使腹腔壓力達1.73~2.00kPa(13~15mmHg),于臍下緣穿刺置入10cm trocar,腹腔鏡監(jiān)視下臍左、右側(cè)8cm與臍下2cm交叉處分別穿刺置入8mm trocar,臍與左側(cè)髂前上棘連線中點的上方做一輔助穿刺點,置入10mm trocar,智能臂依次定位。
1.3 結(jié)果 本組16例患者均手術成功?;颊呤中g平均時間為(170.0±45.3)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96.9±186.9)mL,術后腸道功能恢平均時間為(45.1±8.2)h,術后平均住院日為(4.2±1.5)d,所有患者無圍手術期肩背部酸痛、皮下氣腫等人工氣腹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無一例中轉(zhuǎn)開腹者。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是一項新技術,患者對該手術缺乏了解,表現(xiàn)為緊張、焦慮、擔心,反復提出疑問,質(zhì)疑手術的風險及術后生活質(zhì)量。責任護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機器人手術的原理、方法、安全性及預后,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向患者解釋機器人手術的主刀仍然是醫(yī)生,通過腹壁打孔,4個機器人手臂進入腹腔,在醫(yī)生的操作下完成手術。另外,對比開腹手術及傳統(tǒng)腹腔手術,講解各類手術的優(yōu)缺點,機器人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失血量少,術后疼痛較輕,住院時間短[4],幫助患者及家屬消除疑慮。本組患者有4例是未婚,有生育要求,在醫(yī)務人員的心理支持下,均建立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主動配合治療。
2.1.2 術前準備 完善術前相關檢查與治療。術前禁食水4~6h,備皮。臍部清潔準備,臍部是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的一個穿刺點,臍部的清潔程度直接影響到手術切口和機器人腹腔鏡手術感染情況。臍部清潔:先用肥皂水浸泡臍部,再用棉簽擦干,然后依次蘸取液狀石蠟、碘伏擦拭。
2.2 術中護理 維持適度的CO2氣壓,術中氣腹壓力維持在1.60~2.00kPa(12~15mmHg)[3],高濃度的CO2氣壓易導致高碳酸血癥和呼吸性堿中毒,易引起顱內(nèi)壓和腦脊液壓升高、靜脈回流受阻、心功能異常等。因此,在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氣腹壓力,維持腹腔內(nèi)CO2的正常壓力。16例患者術后均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
2.3 術后護理
2.3.1 常規(guī)護理 (1)生命體征:術后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yī)囑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2)術后體位:術后回病房后,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cè),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6h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術后第1天指導患者下床活動,根據(jù)患者情況逐漸增加活動量,促進腸蠕動功能的恢復。(3)傷口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傷口是否有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預防感染。
2.3.2 人工氣腹所致的并發(fā)癥包括 (1)高碳酸血癥:CO2氣腹是機器人腹腔鏡手術常用的人工氣腹,若術中氣腹壓力過大,大量CO2氣體通過微循環(huán)進入血液,易造成高碳酸血癥。術后護士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肩背部酸痛、呼吸淺慢、煩躁、疲乏等癥狀,術后常規(guī)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指導患者早期床上活動,排出積聚的CO2。(2)皮下氣腫:因術中CO2氣腹壓力過大,CO2氣體向皮下軟組織擴散,易導致皮下氣腫,腹部可捫及捻發(fā)音。手術過程中,CO2氣腹壓力必須控制在正常范圍,盡量縮短高壓氣腹維持時間,并提醒醫(yī)生每隔30min檢查手術切口周邊有無皮下氣腫[5]。(3)腹脹:腹脹主要與術后腸道功能未完全恢復及腹腔內(nèi)殘留CO2有關。術后指導患者早期床上活動,初期避免進食牛奶、豆?jié){、甜食等容易產(chǎn)氣的食物。本組患者均在術后第1天下床活動,術后腸道功能恢復平均時間為(45.1± 8.2)h。
2.3 出院指導及隨訪 出院后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劇烈活動,以逐漸增加活動量為宜。禁盆浴及性生活1個月。指導患者少食豆制品等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指導患者觀察陰道出血的顏色和量,如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陰道出血、體溫升高等情況,及時就診。16例患者術后隨訪2~3個月,術后均恢復良好,均無復發(fā)。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術前幫助患者客觀、全面地了解機器人手術技術,可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臍部皮膚準備,能為手術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治人工氣腹所致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做好出院宣教及術后隨訪,有利于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 鄭修霞.婦產(chǎn)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34.
[2] Jung YW,Lee DW,Kim SW,et al.Robot-assisttde staging using three robotic arms for endometrial cancer:comparison to laparoscopy and laparotomy at a single institution[J].J Surg Oncol,2010,101(2):116-121.
[3] 丁曉萍,侯慶香,劉蕊等.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輔助婦科手術60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志,2012,(10):70-72.
[4] Barakat EE,Bedaiwy MA,Zimberg S,et al.Robotic-assisted,laparoscopic And abdominal myomectomy:a comparison of surgical outcomes[J].Obstet Gynecol,2011,117(2Pt 1):256-265.
[5] 丁曉蘭,朱可艷.后腹腔鏡手術CO2氣腹致皮下氣腫的處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1972-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