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金浦街道金堡中學 雷 玲
課改后的政治課,真是讓人喜來讓人憂,喜的是人教版的政治必修課“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都加上了“生活”,那也就是說政治課再也不是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跟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這讓政治課堂增添了一些實用的色彩;憂的是教材雖然在結合生活實際方面有很大改進,但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仍有一定的距離。加之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再怎么變也總是給人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感覺,始終消除不了乏味的現(xiàn)象。
怎樣才能在當前高考指揮棒下讓政治課堂有不一樣的色彩呢?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幾年的教學實踐,本人在艱難的教學中摸索出一些方法,使得學生比較喜歡政治課,喜歡政治課堂,也使得學生從政治課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事的方法,給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需過硬,肩上的擔子很重,需要補充的知識很多,而且需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潮流,畢竟政治是國家的上層建筑,不能隨意教給學生,一些政策需要自己先搞清楚,才能準確的闡述給學生,所以需要教師每天都收聽新聞,國家召開“兩會”等一些會議的精神必須搞懂,政策必須理解透徹。
除此之外還要涉獵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把這些知識融會貫通,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在備課和講課時才能游刃有余,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政治課的魅力以及教師的魅力,從而感染他們,使他們喜歡你的課,喜歡你教給他們的知識。
比如,《政治生活》中,講到“政府職能”時,可以用當時正在召開的兩會做引入,采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些新政策,特別是關于教育的新政策,這樣充分把課本知識跟實際相關聯(lián),讓學生真正明白,政治生活不是無用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也不是跟我們無關的,它可以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認識,帶來不一樣的選擇,它可以幫我們清清楚楚地解讀國家政策,明明白白地生活等。
當然了,課堂上也可以采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工具做輔助,以多種形式展示我們的課堂內容,不同的班級采用不同的方法??傊?,這些都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政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高中政治學科內容涉及經(jīng)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原本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充滿人文關懷,具有實際意義的生活世界。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觀的影響,政治教學在內容設置,教學方式上,過于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框架的構建與傳授,對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內容缺乏探究和聯(lián)系,使政治學科陷入高、大、空的狀態(tài),師生關系疏遠,教學與實際的需求背道而馳。為此,改革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關注問題研究,營造一個與新課程理念相契合的生活化的政治課堂,成為廣大高中政治教師的當務之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即教育應當追求無痕的境界。無痕教育沒有口若懸河,沒有正襟危坐,沒有斥罵責備,只有觸動感激、心有靈犀、快樂成長,讓學生在“體驗中享受陽光,在滋潤中享受雨露,在輕舞中享受春風”,在無痕的影響中,把一切塑造得妥帖。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很適合對學生進行無痕教育,特別是《文化生活》的內容。比如,《文化生活》第三單元“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可以選取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我們國家的運動健兒獲得獎牌的場面,比如,領獎臺上伴隨國旗升起唱歌流淚的場面,中國隊一次一次奪金的場面等,還可以選取我們國家2022年冬奧會申請成功的場面,等等,通過這些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華精神的力量,從而激起學生心里的那種愛國熱情,使他們樂于弘揚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
在此過程中,無需多言,自然會觸動學生那顆愛國之心,這比慣常的“填鴨”式說教效果要好的多,是發(fā)自內心的一種升騰,讓人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因為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若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情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那效果自然好了。
素質教育下,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紅紅火火,但大多是數(shù)理化,似乎跟政治課就不掛邊,其實不然,政治課的探究活動還是比較多的,也是比較實用的,可以讓學生真真正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比如,“關于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以及理財”的探究活動,就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自己去實踐。讓學生走進社區(qū),了解一下自己社區(qū)或是周邊的人對金錢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的理財方式,然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出對待金錢的正確態(tài)度: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這要比我們交給他有用的多。因為他們在調查的過程中可以探究到人們對金錢復雜的心理狀況,這些也可能是他們以后會碰到的狀況,如何引導那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說如若以后在金錢問題上碰到“兩難問題”就比較好取舍了,因為有正確的金錢觀做指引。關于理財?shù)?,學了各種理財方式,馬上就去實踐,這樣會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價值,少受社會上不斷掀起的“讀書無用論”影響,安心學習并實踐知識的價值。
還有,“公民有序與無序的政治參與”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深入社區(qū)、深入街道,了解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了解公民對國家賦予自己的權利的珍惜程度以及對自己所履行義務的盡職程度,具體的政治參與跟課本上所講的是否有差距?差距有多大等,通過他們的探究,消除對國家政策的一些偏見,形成正確的參與方式,讓自己真正了解并理解國家的一些決策。
總之,不一樣的學生,不一樣的政治課堂,教師需要細心觀察,慢慢掌握和調理學生的口味,建立起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體味不一樣的課堂生活方式。教無定法,上面的課堂模式僅是筆者的一些粗淺構建,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也希望我們的政治課堂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