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涇陽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高 華
2016年陜西高考英語將采用“全國卷”,考生要在約20分鐘時間內完成分值為30分的聽力部分,這對我省農(nóng)村考生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為此,作為從事英語教學研究的基層教研員,筆者對提高農(nóng)村考生英語聽力水平及高考英語聽力成績有一些思考和建議。
分析目前農(nóng)村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造成農(nóng)村考生英語聽力障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缺少英語聽力練習的環(huán)境。
農(nóng)村學校的硬件設備不完善,語音室、多媒體等用于聽力練習的設施配備不足。英語教師的師資水平較差,“科班出身”教師少。農(nóng)村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少,僅在每周2~5次的英語課堂上才能聽到為數(shù)不多的英語。
第二,缺少克服聽力困難的自信。
農(nóng)村學生大多害羞靦腆,不愿開口朗讀英語或說英語,自信心不強,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后更容易放棄。許多同學能聽懂老師上課講的英語或課文朗讀材料,但遇到正規(guī)的聽力考試就不知所云,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
第三,缺少支撐英語聽力的基礎。
語音語調不準,對英語語音中有不完全爆破、連續(xù)、音的同化與失音、句子重音及語調等不能做出正確反應;詞匯量不足熟練程度不夠;語法知識不過關,對一些特殊結構掌握不好,容易造成語篇意思的誤解;相關的背景知識匱乏,對西方文化、歷史、地理等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
第四,缺少英語聽力應試的技巧。
不能快速捕捉有效信息;不會根據(jù)上下文猜測意圖;不會推理判斷,快速計算;不會做簡潔的聽力筆記;不會調節(jié)自己的聽力考試狀態(tài)等。
針對農(nóng)村考生英語聽力方面的障礙,在教學中要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英語聽力練習的環(huán)境。
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nóng)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學校要確保語音室、多媒體設備的足量配備,加大對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培訓。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多使用英語,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用英語交談,通過開辦“英語角”“校園英語廣播”英語興趣小組等搭建交流平臺,舉辦“英語演講賽”“英語競賽”等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外部環(huán)境。
第二,不斷增強農(nóng)村學生克服英語聽力的自信。
教師應及時鼓勵、表揚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向李陽等榜樣學習,不斷地自我激勵。選擇的聽力訓練材料要難易適中,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消除恐懼心理,使學生對聽力不感到害怕。
第三,夯實英語聽力的相關基礎知識。
首先,必須掌握單詞的正確發(fā)音,能區(qū)分單詞的重讀、弱讀、爆破及失去爆破,學會辨別句子的連讀及語調的變化。其次,要順暢地接收和理解言語信號就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特別關注高考要求的3500詞中的同音異義詞、近音異義詞及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然后,掌握相應的英語語法知識,根據(jù)有關的語法知識斷句、理解;最后,了解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知識、風土人情、科技常識等,是提高聽力水平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第四,掌握一定的英語聽力應試技巧。
在平時的模擬聽力考試中,農(nóng)村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應試程序:調心態(tài)→審問題→早預測→速記錄→定答案→做檢查。
一是樹立信心。發(fā)試卷前深呼吸或閉目養(yǎng)神,放松情緒,并進行自我暗示:聽力是最簡單的部分,我肯定能行。聽力試音時,要調整好心態(tài)。
二是聽前預猜。各類話題都有一定的詞匯范圍和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以及在這些特定的環(huán)境中要交流的信息。在聽每一段對話前,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閱讀問題和選項,提前了解到每段聽力材料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單詞,預測將要聽到的對話或獨白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內容或話題,以便在聽錄音時能有目的地進行判斷,抓住重點信息,而略過次要信息。
三是抓住關鍵。在聽的過程中,要抓住主題句、關鍵詞和信號詞。主題句揭示整個語篇的主要內容;關鍵詞通常指聽力材料中的實意詞,抓住關鍵詞有利于對語篇的理解;信號詞可分為表示轉折的but, however,yet等,表示順序的 first, second,then, finally等,表示原因和結果的 because, as, for, since,as a result等,表示強調的 indeed, in fact等。因此聽對話時,要多注意這些關鍵地方以及答語的內容和語氣,絕大部分信息都在答語中,且往往與答題有關。聽獨白時要重視首句,它常常是對短文內容的概括。另外,要注意整體理解,聽到不懂的生詞或有聽不清的地方,要跳過去,接著往下聽,上下文有時會提供判斷詞意的線索。
四是邊聽邊記。有些答案需要在理解錄音材料大意、掌握其中重要細節(jié)的基礎上,再經(jīng)過分析、判斷,才能選出最佳答案,因此記錄下材料中的人名、地名、時間、年代、數(shù)字等信息必不可少。記錄時不能影響正常的聽力進行,記錄信息要清晰明確,可用代號、圖形或自己明了的方式記錄,腦筆結合。例如用阿拉伯數(shù)字記數(shù)字,用字母代替地名或人名,單詞用縮寫,句子記關鍵詞等。
五是聽后推斷。遇到有的對話的答語似乎是答非所問,設置的題目也不直接時,要通過想象,置身語境,進入角色,再把所處的情景與說話的重音、語調、語氣及語義的整體含義結合起來,推斷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如從Happy, glad, nice, wonderful,sad等詞可推斷出說話人高興、贊揚、傷心等的情緒,從 sure, believe,agree, disagree, like, dislike,hate, wonder, doubt, oppose等詞可推斷出說話者的肯定、相信、同意、不同意、喜歡、不喜歡、討厭、納悶、懷疑、反對等個人意見。
六是補漏檢查。聽力結束后,利用頭腦中還保留的短暫記憶和記錄內容,對不太肯定或漏答的題目行綜合推敲,確定出相對合情合理的答案。在答題卡上填涂答案時,一定要仔細檢查,千萬不能出現(xiàn)錯行、誤涂等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