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婦聯(lián)幼兒園 劉 慧
2014年我又一輪的帶托班,在工作前我也滿懷信心要做好,但距離上一屆托班在時間、空間上等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況且家長的需求也有所轉變,現(xiàn)在的幼兒和幾年前的幼兒又有所不同,該如何全面確立本學年的科研課題呢?為此我又反復翻閱了原托班的科研課題,從中也得到很多啟示!
確實如此,新托班孩子入園在生活環(huán)境、活動方式和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園之初會出現(xiàn)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
怎樣幫助孩子們度過這個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呢?作為一名托班教師,我們又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們喜歡上幼兒園、愉快來園呢?我們認為原托班學年在班級環(huán)境上真的下了很大一番功夫,本課題主旨在對2~3歲幼兒入園初期愉快情緒培養(yǎng)的研究,在引導初入園幼兒順利過渡與適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實踐和反思,通過邊實踐邊反思邊調整,逐漸歸納在培養(yǎng)幼兒愉快情緒方面的一些具有實效性的教育策略與方法,初步探索出一些有效策略。從而促使幼兒愉快、和諧地發(fā)展,并促進教師教養(yǎng)能力的提高。
研究2~3歲幼兒入園初期情緒不穩(wěn)定的內在原因及外在表現(xiàn)。通過案例剖析,研究如何根據不同的個體,采取有效策略的問題。幫助家長、教師積累2~3歲幼兒入園初期情緒穩(wěn)定的實踐經驗。
對幼兒入園初期各時段情緒的觀察記錄和比較。對幼兒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分析。培養(yǎng)幼兒愉快情緒有哪些有效策略。幼兒入園初期各時段不同策略運用的適宜性研究。
在日?;顒又?,對幼兒進行仔細的觀察,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幼兒對語言表達的興趣,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記錄,記錄后及時進行評析、總結。
對相關材料進行學習,并結合本園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guī)律及方法。
圍繞典型對個體開展研究,以尋求有效提高幼兒能力的科學策略。
對于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其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并為幼兒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幼兒語言發(fā)展的情境。
通過郵箱發(fā)送各種有助于幼兒語言發(fā)展的親子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師不是簡單生硬地介入孩子的情感和活動,而是深刻理解孩子對安全感和愛的強烈需求,以靈活多樣的而有針對性的方式逐漸地接近孩子,贏得孩子的信任,幫助孩子從緊緊依戀父母親人到開始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并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在成人后對是否對人人信賴、是否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戀自己的同伴和后代,與人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決定在于老師和家長間的配合。因為我們是孩子離開媽媽后的第一個港灣。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孩子,采用靈活多樣的個別接待來園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感到了教師對他的重視和親近,從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學習。
交往能力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雖然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之間能夠相互交往,但周末對寶貝來說玩伴就很少,為了解決這一困惑,我們教師根據幼兒居住的網片情況,把就近的幾家成為一個聯(lián)絡組,這樣在周末,家長之間就可以互相聯(lián)絡找到幼兒適宜的去處,幼兒與幼兒之間不僅能夠有更深的交往和了解,同時也豐富了家長的業(yè)余生活。
孩子喜歡的游戲材料、有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有力地支持孩子的心理調整與適應,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游戲的放松、快樂與成功中,在與同伴的積極有效的交往中,重新定位自我與恢復自信,加深對幼兒園環(huán)境、生活、學習、同伴等的積極心理體驗,初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學習方式。
即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盡量以親切的態(tài)度親近孩子,如將孩子抱在懷里,親親他,拍拍他。2歲的嬰幼兒對觸覺較為敏感,肌膚相親是成人與低齡孩子一種最直接有效的交流方式,老師就像媽媽。此策略較適宜在孩子入園前期運用,通過老師與孩子的肌體接觸,讓孩子消除不安因素,使其慢慢接受老師,但在其他各個時期也是適用的。
在孩子情緒不太穩(wěn)定的情況下,我們老師拿些會動的、會發(fā)出聲音的、色彩鮮艷的玩具吸引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緩解不愉快的情緒。此策略較適宜在孩子入園前期運用,但在中期、后期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孩子喜歡聽擬人化、形象化的語言,老師在孩子情緒低落時說幾句這樣的話,孩子的情緒馬上會有轉機的。
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很廣泛的,如果在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拿一樣他喜歡的東西給他,也許能讓其轉移不愉快的情緒。
該年齡段的孩子好模仿、好表現(xiàn),有時對某一位孩子的鼓勵也會激起其他孩子的仿效。以正確的提示、榜樣的力量去引導孩子,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策略。
孩子入園時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家長,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孩子與家長是互為影響的。家園共育策略是盡快穩(wěn)定孩子情緒的必不可少的一種策略。
孩子的愉快情緒的形成和培養(yǎng),相關的影響因素是很多的,因此,策略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在運用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造,各種策略可以相互融合,有機滲透。有不少家庭孩子是由祖輩來帶教的,由于老人對第三代的偏愛,他們往往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會非常遷就,因此,家園如何配合,改變祖輩的教養(yǎng)觀念是很重要的。幼兒園和家庭是開展早期教育的兩支最主要的力量,如何協(xié)調好這兩方面的關系,如何對家長的教養(yǎng)觀念、教養(yǎng)行為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家庭育兒指導活動,共同推進幼兒愉快情緒的發(fā)展,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