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欽
河南鄧州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鄧州 474150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由于腹部手術創(chuàng)傷或腹腔內炎癥等原因導致腸壁發(fā)生水腫和滲出,形成動力性與機械性同時存在的腸梗阻,是腹部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如診治不及時,可發(fā)生腸瘺、短腸綜合征、重癥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1]。2009 -01—2014 -01 間,我院共收治24例炎性腸梗阻患者,經及時診斷和治療,均獲痊愈,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4例中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齡23~68歲,平均45.32歲。癥狀出現(xiàn)時間為術后4~20 d,其中術后<1 周6例,1~2 周者16例,>2 周者2例。手術類型:急性壞疽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9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7例,粘連性腸梗阻粘連松解術4例,急性化膿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3例,胃癌根治術1例。臨床表現(xiàn):不同程度腹脹,停止排氣、排便18例,嘔吐16例,腸鳴音減弱或消失14例。輔助檢查:X 線腹部攝片檢查均顯示不同程度腸管擴張,液氣平面。CT 檢查均提示腸壁水腫、粘連、增厚、腸管擴張、腸腔積液(氣)、滲出等表現(xiàn)。
1.2 治療方法 全組24例均首先實施保守治療。(1)禁飲食、持續(xù)胃腸減壓,每日用少量的生理鹽水沖洗鼻胃管,確保引流通暢。(2)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3)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4)地塞米松5 mg 靜注,1 次/8 h,1 周后逐漸停藥。(5)使用生長抑素3 mg/12 h,抑制消化液分泌,待病情緩解后逐漸停藥。(6)中藥復方大承氣湯保留灌腸[2]。(6)胃腸道功能恢復后給予消化道動力藥物促進腸蠕動。
1.3 治愈標準[2]腹脹、腹痛消失,肛門恢復排氣排便。鼻胃管引流液<400 mL/d,不含膽汁。停用生長抑素后癥狀無反彈,腹部柔軟、腸鳴音恢復、堅韌感消失?;謴惋嬍澈蠊W璋Y狀不再出現(xiàn)。
本組24例中22例患者經保守治療痊愈,住院時間(13 ±2.78)d。1例保守治療1 周時出現(xiàn)絞窄性腸梗阻,即行手術探查。術中見部分腸管壞死,行梗阻壞死腸段切除術治愈。1例保守治療3 周無效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部分小腸狹窄明顯、瘢痕增生、彈性消失、腸壁高度水腫,遂行小腸部分切除術。術后并發(fā)腸瘺經再次手術后治愈。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多因手術創(chuàng)傷導致術中腸管粘連的廣泛分離、長時間腸管暴露以及手術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腸管損傷。多數(shù)患者既往有腹部手術史,且以多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等急腹癥手術及EPISBO 常發(fā)生于手術操作范圍廣,出血多,創(chuàng)傷重,手術時間長的病例。另外交感輸入的抑制效用,激素、神經遞質和其他介質的釋放,炎性反應,麻醉和止痛藥作用等也參與早期炎性腸梗阻的形成。腹部手術后EPISBO 一般發(fā)生在術后4 周內[3]。臨床表現(xiàn)為術后1~2 周內有少量排氣,少量進食后迅速出現(xiàn)腹脹、嘔吐、停止排氣排便、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梗阻癥狀。X 線腹部攝片檢查可顯示不同程度腸管擴張,液氣平面。CT 檢查可見腸壁水腫、增厚、腸管擴張、腸腔積液等表現(xiàn)。
因EPISBO 發(fā)生腸絞窄的幾率極低,且隨著炎癥反應的粘連吸收和消退,病變大多可自愈,加之患者腸壁高度水腫,腸腔壓力增加及致密粘連,手術極易損傷腸管形成腸瘺及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甚至導致短腸綜合征。故首先均應實施保守治療,包括胃腸減壓,全腸外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應用生長抑素,抗生素防治感染,中藥灌腸等。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利于減輕腸壁水腫,促進炎癥消退和粘連松解。生長可抑素胃腸液分泌,減輕小腸腔內的潴留和腸壁水腫,改善腸壁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退[4]。中藥大承氣湯灌腸有利于排出積糞、細菌和內毒素,減輕或避免內毒素血癥。若EPISBO 長時間不能緩解或反復發(fā)作,患者全身情況惡化,需果斷實施手術治療才能有效解除梗阻,阻斷惡性循環(huán)。本組1例保守治療1 周時出現(xiàn)絞窄性腸梗阻,行手術探查術中見部分腸管壞死,行遂梗阻壞死腸段切除術治愈,1例保守治療3 周無效行剖腹探查術并行小腸部分切除術,因腸管高度分離腸管時將損傷腸管漿膜,形成腸瘺。經營養(yǎng)支持及改善引流后再次手術而治愈。
我們認為,為減少術后炎性腸梗阻的發(fā)生,術中除規(guī)范操作外,應盡量減少腹腔干擾和腸管暴露時間,并以大量0.9%NaCl溶液沖洗以徹底清除積血、膿液防止腹腔污染,避免不必要的腹腔引流。術后營養(yǎng)支持,盡早下床活動,對既往多次腹部手術史、廣泛腸粘連、腹腔炎癥嚴重、腸排列術等高?;颊?,術后禁食及胃腸減壓時間應酌情延長。
[1]李幼生,黎介壽.再論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1):38 -39.
[2]朱維銘,李寧.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56.
[3]楊建光,趙宇,于作夫,等. 老年人腹部手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35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16):1 638 -1 640.
[4]孫永顯,姜旭光.腹部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診治分析[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1,26(3):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