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qū)求是小學 楊艷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觸是家庭并受其影響的也是家庭環(huán)境。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家庭環(huán)境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我們每個人的心理品質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家庭的影響。一個和睦、溫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滿朝氣、積極向上的家庭,可能鑄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則極有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彌補的創(chuàng)傷。因此,要求父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須嚴格要求,決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還要求父母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能過于順從溺愛,也不能過于嚴厲甚至專制。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驕橫、煩燥、抑郁的心理,造成心理壓力過大,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在家庭和睦的基礎上,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這樣家庭才能帶給孩子一個健康生活環(huán)境。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yè)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學生是否尊重師長”是老師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我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尊重課堂內每一個人,我們是否做到最好了。
第二,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成績不好的就受到老師的冷落,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這是對學生的不公。
第三,教師要講誠信。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職業(yè)從業(yè)的基礎。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夸大或縮??;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后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說……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么不可以呢?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言必信,行必果”,建立起與學生間的誠信橋梁。同時在社會上也應當以身立教,堅決抵制誠信危機,維護教師隊伍形象。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經常處于緊張之中,心理上的種種沖突、壓力和焦慮不斷地增加。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對幼兒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電視在現代家庭中已成為小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但看電視也給孩子的行為發(fā)展帶來了負面影響,使得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缺少主動交流,容易產生孤獨、沉默、退縮、自私等不良行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科學技術與幼兒的生活日益密切,兒童與各種社會傳媒的接觸,直接影響了兒童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形成,對其身心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我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兒童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因素很多,社會影響是其中一個因素。
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它的組織體系、管理制度、人際關發(fā)展。小學生中的不少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問題本身往往就是學校工作中的缺點、錯誤甚至失策所造成的。因此,學校應當從衛(wèi)生保健和教育的立場出發(fā),通過各種有效的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疏導,對各種心理障礙進行預防或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充分發(fā)展小學生的智能、情感和意志。教師是學校組成的重要部分,為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施加有益的影響,教師首先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教師的職業(yè)要求其本身具有高度健康和穩(wěn)定的情緒,對學生抱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自覺地將個人的不健康的情緒消除在課堂之外。教師個人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也是我們校園教育的重要問題。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那么學校就要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也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在當今的環(huán)境下很多因素都能影響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應從多方面進行教育,學校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各個家庭也要積極地配合學校工作,營造出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在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下,充分重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不斷地完善與升華小學生的人格與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