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
上海老洋房里的一場私人聚會上,女生的目光都被一只手包所吸引。而這只引起全場女生興趣的手包,安靜地躺在主人的手里,驕傲地接受著眾人目光的洗禮。讓大家驚訝的是手包的原形竟然是鵝蛋,“完全沒想到這么精巧的手包,竟然會是鵝蛋制成的?!?/p>
由來已久的情結
這只充滿魅力的鵝蛋手包,出自蛋藝藝術家施申炳之手。在施申炳的心里,蛋殼不僅是藝術品的載體,更是童年記憶的延續(xù)。小時候過生日,按照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施申炳會得到一枚紅蛋。紅艷艷的蛋,帶著暖暖的溫度,施申炳從來舍不得吃,緊緊攥著揣衣兜里,那樣飽滿充實的感覺讓他終身難忘。成年后,在學習藝術設計的道路上,施申炳一直思考如何將蛋的藝術做得更美,同時又更實用。
2011年,施申炳開始正式嘗試從藝術的角度、用專業(yè)的設計方式來制作兼具藝術價值和使用功能的蛋殼藝術品。最初,施申炳只是用簡單的雕刻方法制作簡潔的燭臺,慢慢地試著將各種材料與蛋殼結合,通過鑲嵌、切割、粘接、布藝等各種工藝,制作各種風格的蛋殼工藝品。除了手包,在施申炳的手里,鵝蛋還被做成了燭臺、首飾盒、小擺件……普普通通的鵝蛋被他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提到蛋殼,大多數人首先想到脆,事實上野生的鵝蛋個頭不僅大,質地也很堅硬。而且,蛋的形狀本身具有很好的力學原理,當來自外在的力量被平均分布到整個蛋殼表面時,蛋殼并不容易碎。當然,在找到讓外力平均分布在蛋殼上的巧力前,失敗是必然的。決定采用蛋殼做藝術品,施申炳就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失敗是經常的,每次失敗就預示著需要改進。但成功也不是意味著結束,而是又一個新的起點?!?/p>
巧手制出新生命
嚴謹,是蛋殼藝術品制作的關鍵。而在制作上,不管是平分,還是布線都要在前期想好,誤差不能超過1毫米,一旦切割出現偏差,便前功盡棄?,F在,在蛋殼上鉆孔打眼對施申炳來說已經不是難題。如何讓蛋殼更具有藝術性、收藏性,兼具實用性,才是施申炳需要考慮的重點。最新推出的“魚趣荷花蛋”充滿了古典韻味,利用掐絲工藝做出的片片荷葉仿佛迎風擺動,而琺瑯工藝又畫龍點睛增添碧綠與粉紅,手繪的小魚兒畫在殼底,澆注上水晶膠,活靈活現,與荷花翠鳥相映成趣,形成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立體花鳥畫,仿佛一池春水捧在手里。
在施申炳看來,愛是一切生命的開始,而蛋殼是大自然中可以孕育生命的容器。一枚蛋本身就有著天然的優(yōu)美線條,在創(chuàng)作時,施申炳盡可能保留它的自然美感和外在質感,同時加入現代元素,比如:工業(yè)拉鏈。拉鏈和蛋在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一般情況下兩樣東西看似毫無聯系,但當施申炳將蛋殼與拉鏈結合在一塊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卻非常新鮮。蛋殼藝術的最初,一直是施申炳一個人在行動,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蛋藝產生興趣,施申炳便建立了設計團隊,頭腦風暴出更多不一樣的蛋殼設計。
蛋藝古代就有,那時的制作受到材料的局限,大都僅限于表面打孔和雕刻,叫蛋雕。到了現代,隨著工藝的進步,材料的豐富,施申炳的蛋藝設計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美感。在施申炳的規(guī)劃里,未來除了設計制作更多的蛋藝作品外,還準備出版蛋藝書籍,向大眾介紹蛋藝制作,讓更多的手工愛好者加入蛋藝制作的大家庭,使蛋藝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