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玲
(重慶市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救治中心外科 400036)
?
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對耐多藥肺結核早期外科治療的影響*
唐 玲
(重慶市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救治中心外科 400036)
目的 探討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CQI)對耐多藥肺結核早期外科治療的影響。方法 以重慶市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救治中心外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經藥敏試驗確診為耐多藥肺結核且已行早期外科治療的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行護理CQI管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服藥依從性提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患者滿意度提高,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早期外科治療的護理過程中實施CQI管理,可以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為護理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取得更好的護理滿意度。
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 耐多藥肺結核; 護理質量
耐多藥肺結核病(MDR-TB)是指結核病患者排出的結核分枝桿菌至少對利福平和異煙肼兩種藥物耐藥。結核病特別是MDR-TB與廣泛耐藥結核病(XDR-TB)已成為世界公共衛(wèi)生的難題[1]。有效提高護理質量,確保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是護理管理者一直探索的問題,也是護理管理的永恒主題[2]。對MDR-TB患者提供個性化護理和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是本科室一直以來不斷探索的核心管理問題。因此,本研究以本科84例MDR-TB早期外科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并進行對比研究?,F(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本科經藥敏試驗確診,已行手術治療的84例MDR-TB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29例,年齡19~66歲。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2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醫(yī)療診斷情況運用標準的護理程序進行護理,落實術前、術后健康宣教。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實行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CQI)管理,具體措施如下:(1)組織成立護理CQI小組。在科內組織學習護理質量管理的相關內容及運用CQI的重要性。以病區(qū)護士長為組長,根據科內質控內容分為3個質控小組,即服藥依從性小組、術后并發(fā)癥追蹤控制小組、服務質量控制小組。由主管護士擔任小組長,負責對分管質控內容的檢查、監(jiān)督、教育及評價,并對護理質量進行追蹤反饋。病區(qū)所有護士為護理CQI成員,要求全科總動員,每組5人,從思想上重視護理質量的管理,使人人參與質量管理及質控活動,確立“患者零投訴、質控零扣分、重視院感、減少患者痛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的目標。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人,質量管理的目標是零缺陷,護理管理者要重點強化前控行為[3]。護士長作為質控組長負責全科的護理質量跟蹤檢查。(2)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根據每日質控檢查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每周進行歸類,每月進行總結,將常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理。在每月的總結會上由質控組長將當月常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匯總,由查出缺陷的護士首先分析缺陷發(fā)生的原因,再由質控成員討論原因是否分析到位,是否已抓住關鍵點,最后由質控組長小結,護士長進行總結。(3)組織討論制訂目標及整改措施。根據當事人針對所發(fā)生的缺陷做出的原因分析,質控小組成員與小組長積極組織討論,針對性地制訂出相應的措施以求達到具體的目標。(4)監(jiān)督及效果評價。在每月質控總結會上,各質控小組將發(fā)生的缺陷進行匯總通報,要求當事人經整改后簽字確認,每名護士當月發(fā)生的缺陷均作為當月考評的重點。隨機抽查具體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并及時反饋,以達到質量持續(xù)改進的目的。每次缺陷均與科內績效掛鉤,做到獎懲得當,有理有據。護士長對每月的質控內容進行匯總,抓住重點缺陷并在會上進行原因分析,制訂整改措施,總結上個月缺陷的整改情況,跟蹤重點缺陷的整改效果,擬定下個月重點整改內容及措施。將上個月整改效果不明顯的問題納入下個月的計劃,重新制訂措施,作為重點監(jiān)督對象,隨時抽查執(zhí)行情況并及時反饋。
1.2.3 評價指標 向所有研究對象發(fā)放問卷調查表,回收率100%。收集患者的滿意度情況,觀察比較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灶分布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或n)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理效果比較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95.6%,觀察組為99.3%。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服藥依從性升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降低,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s或n)
MDR-TB是嚴重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治療方案不合理,藥物聯(lián)合使用不恰當,用藥劑量不足,服藥方法不當,療程不足或間斷用藥,以及對失敗和復發(fā)的病例處理不當[4-6]。觀察組在護理過程中實施CQI后,尤其加強對口服藥物的反復宣教,通過集體講座和發(fā)放科普手冊的方式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MDR-TB藥物治療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抽查患者服藥情況的熟悉度,不斷從患者及其家屬處獲取服藥的反饋信息,強化服藥依從性,使MDR-TB患者由被動服從變?yōu)橹鲃右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對照組高,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國內以中西部地區(qū)為主,特別是西藏、新疆、西南地區(qū)等,除合并艾滋病以外,并發(fā)癥是導致MDR-TB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加強醫(yī)護合作,參與術前討論,了解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本研究采取護理CQI管理對患者術后每日的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反饋,及時發(fā)現(xiàn)缺陷,追蹤整改效果,從而將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控制在28.6%(12/42)。雖然仍高于國外報道的11.0%~16%[7-9],但較本研究中對照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CQI應用于MDR-TB早期外科治療使全科護士主動參與質控,變被動為主動,由被檢查者變?yōu)闄z查者,由被動接受管理變?yōu)樵谧o士長引導下自主管理,做到護士長在與不在都保持同樣的狀態(tài)。激發(fā)了護士的工作熱情,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并改變了患者的就醫(yī)環(huán)境,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9.3%)高于對照組(95.6%)。CQI是護理質量全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持續(xù)的、漸進的變革[10]。護理CQI對MDR-TB患者早期外科治療具有積極作用,確保了護理質量及護理安全,使患者獲得更滿意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同時也對護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護理管理者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管理知識,改進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綜上所述,將CQI運用于MDR-TB患者早期外科治療護理過程中,有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服藥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葉嗣寬,趙攀,楊傳利.等.耐多藥肺結核早期外科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7):685-687.
[2]牛麗姝,顧春芳,宋志群.扁平化管理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1,8(11):171-172.
[3]危麗華.護士長-質量控制小組模式在急診科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74-76.
[4]Falzon D,Jaramillo E,Schunemann HJ,et al.WHO guidelines for the programmatic manage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2011 up-date[J].Eur Respir J,2011,38(3):516-528.
[5]Chiang CY,Yew WW.Multidrug-resistant 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9,13(3):304-311.
[6]Gandhi NR,Shah NS,Andrews JR,et al.HIV coinfection in multidrug-and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results in high early mortalit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1(1):80-86.
[7]Shiraish Y,katsuragi N,Kita H,et al.Different morbidity after pneumonectomy: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versus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0,11(4):429-432.
[8]Shiraishi Y,Katsuragi N,Kita H,et al.Aggres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138(5):1180-1184.
[9]Kang MW,Kim HK,Choi YS,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multidrug-resistant and extensiv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J].Ann Thorac surg,2010,89(5):1597-1602.
[10]王亞麗,牛艷萍,劉思文,等.護士長質量監(jiān)控記錄手冊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3,25(5):94-97.
重慶市衛(wèi)生局醫(yī)學科研項目(2012-2-245)。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5.052
B
1672-9455(2015)05-0702-03
2014-08-28
201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