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初探
董英杰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西山小學 066100)
作為小學生進行書面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作文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如何更好地開展作文教學一直是廣大語文教師積極探討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對此展開探究,希望能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小學生 作文教學 方式 開展探究
一直以來,作文就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學方法及策略運用得當,便可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寫作水平。然而,受應(yīng)試教育影響,廣大教師一直盲目沿用陳舊的教育觀念,使作文教學過于模式化、格式化。特別是小學作文教學,其不僅脫離了生活實際,更不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整堂課下來只是教師一人的高談闊論,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作文教學枯燥乏味,缺少激情。為改善這一現(xiàn)狀,我就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談一些個人的體會和方法。
(一)看了什么,寫什么
實踐表明,學生在寫作文時,如果選取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進行描述,便不會感到困難。鑒于此,我在教學中一直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分析,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要學生寫某一景物、建筑物或某一現(xiàn)象時,我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或參觀,在觀察或參觀的過程中啟發(fā)思路,幫助學生構(gòu)思。這樣,寫文章時學生才會有事可寫,做到既具體又充實。
(二)想到什么,寫什么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生活閱歷較淺,對很多事情的觀察只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鑒于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可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寫自已心里所想的東西,比如自己的計劃、理想、決心、回憶等。如此一來,學生的寫作便會有物可寫,有事可記,寫出來的文章也千姿百態(tài)。
(三)聽到什么,寫什么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寫自己親聞的人和事,比較易于下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留意日常的人際交往,鼓勵他們把所聽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人或事記述下來,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樣,學生在遇到此類題材時,便可從中選取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聞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作文庫,做到有事可寫。
俗話說:“會說不一定會寫?!睘榱四茏寣W生順利完成說寫的成功過渡,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廣大教師應(yīng)在作文教學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首先,分層指導。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既要給學生充分的生成空間,又要給學生悉心的指導。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而言,教師應(yīng)對其進行粗線條指導,讓他們有內(nèi)容可寫,并能寫得生動。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應(yīng)在教學中適當引導他們讀有鑒賞價值的,與此次習作有關(guān)的文章,并對其進行誦讀、點評,如此學生便能逐漸掌握方法,將作文寫得文通字順。其次,仿寫指導。仿寫是指仿其文、仿其格、仿其法。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適時對學生進行仿寫指導,鼓勵學生將范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整齊的結(jié)構(gòu)、恰當?shù)姆椒ǚ湃胱约旱膶懽鲙?,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對作文的畏難情緒,逐漸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征,將文章語句變得更美,結(jié)構(gòu)更優(yōu)。久而久之,學生寫起作文來,必然有樣可依,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小學生是語言文字的學習者、應(yīng)用者和創(chuàng)造者。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由于應(yīng)付考試以及部分教師指導不當,在小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了模式化的文章,這些文章有著固定的寫作內(nèi)容、觀察順序、布局謀篇,學生根本無法自由發(fā)揮,不能寫自己所想的。因此,必須改變這種千人一面、千口一詞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學習范文的語言操練外,還必須引導學生將學會的作文本領(lǐng)進行實際應(yīng)用,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nèi)激發(fā)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寫作的社會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精神,提高他們的作文能力和全面素質(zhì)。比如,一個冬日,雪來得較早。紛紛揚揚的雪花在教室外飄揚,而這早已勾住了那些稚嫩的心。我順勢帶領(lǐng)學生飛奔到大操場上滾雪球,打雪仗,好不開心。后來,學生據(jù)此寫成的關(guān)于“雪”的文章,都充滿了親自體驗的快樂。有學生這樣寫到“嘗雪”:輕輕地,張開嘴,雪竟然一點兒味道也沒有,片刻就融化了。
另外,作為教師,我們要想盡一切方法提倡學生用學會的作文本領(lǐng)去干預班級、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鼓勵他們在這四個不同的層次嘗試模擬的和實際的運用。例如,為爸爸媽媽提供節(jié)日菜單,為教師、同學的生日在電臺、電視臺點播節(jié)目;為班級發(fā)通知,出板報稿;向校長寫建議書,提出教育教學的新建議、新設(shè)想等??傊?,要通過廣泛實踐,帶領(lǐng)學生打開創(chuàng)新之門,提升寫作水平。
作文評改是對學生寫作實踐全面檢查分析的總結(jié),對學生寫作具有重要意義。但縱觀當前的作文教學實際,不難發(fā)現(xiàn)作文評改或評語式、或評分式、或評級式,教師的態(tài)度要么對學生的作文草草批閱,要么字斟句酌,缺乏鼓勵、贊賞和寬容,在這種評改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常常望文生畏,寫作質(zhì)量較差。我認為,在實際的作文評改過程中,廣大教師應(yīng)及時構(gòu)建并運行“互動”模式,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促進關(guān)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形成良好的作文氣氛,促使全體學生都能夠關(guān)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總之,以上幾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在這幾個方面上進行練習和強化,爭取以正確的教導方法,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懼寫”變?yōu)椤皹穼憽?。如此一來,我們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工作也必將會成為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
[1]楊柳.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
[2]李曉紅.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4).
[3]徐彩娥.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感性、悟性與個性[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2).
[4]譚雨蓉.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五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2).
[5]劉琦.小學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溝通的研究[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1).
[6]潘蕓蕓.芻議小學生作文內(nèi)容的有效確定[J].作文教學研究,2013(2).
[7]唐鹽蘭.“嫁接”綠色作文,讓習作“零距離”[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9).
(責編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