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是我國主要的運輸方式,與我國經濟發(fā)展存在密切的關系。但是,近年來,高速公路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對運輸造成很大的威脅。解決高速公路質量問題,需要從施工著手,把握好每一個施工環(huán)境。測量工作在施工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若是測量出現問題,必然會埋下安全隱患。文章對高速公路測量控制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GPS技術在高速公路測量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速公路;測量控制技術;交通運輸;公路質量;道路結構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4-010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333
1 概述
高速公路施工難度比較大,道路結構復雜,加之人們對道路質量要求比較高,做好測量工作至關重要。我國高速公路施工時,所采用的測量技術與發(fā)達國家相比較為落后,加之我國高速公路起步晚,測量控制工作需要進一步的加強,注意該技術使用時,要注意使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力爭打造出高質量的高速公路。
2 測量控制技術的使用
2.1 做好準備工作
在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測量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有效提高測量的精確度,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要求負責施工測量工作的測量工程師熟悉施工圖紙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當完成樁位提交工作之后,接下來需要進行的工作是分析數據,并制作一個合理的測量控制工作計劃。高速公路施工測量工作精確度與高速公路施工質量存在很大的聯系,提高測量準確度需結合承包工程的具體情況,再確定人員、設備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在準備工作當中,監(jiān)理工程師要參與到測量計劃當中,掌握測量技術工作的情況,并對測量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確保測量工作順利開展。測量技術書由施工單位編寫,測量計劃書對測量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及行為上的約束,在測量工作中要求測量監(jiān)理人員嚴格監(jiān)督測量工作。其次,嚴格審核測量方案,確定測量方案無誤之后才可開工,在高速公路測控施工當中,經常出現工程面積過大、地形復雜等問題,對測量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降低測量的無誤差,需要由專業(yè)的測量人員對測量方案進行審核,結合施工的實際情況以及施工所在地的地理環(huán)境、測量相關要求等,對測量方案做優(yōu)化,采用適合的測量控制方法,提高測量的精確度。
2.2 做好放樣、平面控制等工作
放樣工作在高速公路測量各項工作中,其要求較高,若是放樣工作存在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測量的準確性,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順利做好平面控制工作之后,盡量合理設置控制點,尤其是重要部位,一定要設計控制點,測量時重點測量關鍵的控制點。放線時,要注意放線的距離,控制好距離可降低測量的誤差。此外,在進行橋梁的樁位、蓋梁、柱位等重點部位的放線工作,注意采用一致的工作控制點,將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測量工作中,測量人員每次完成放線工作之后,都需要進行程序處理,將程序設置為歸零狀態(tài),若是需要進行高程測量,為了避免出現錯誤,需要調整為歸零狀態(tài)。在整個放樣施工過程中,測量監(jiān)督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檢查工作,提高放樣點的準確率。高速公路建設路況復雜,常常需要搭建橋梁,在該項工作的施工中,重點把握的是樁柱的中心部位設計,若是中心部位沒有設計正確,蓋梁、樁柱等出現誤差,會導致整個橋梁受力出現問題,影響到高速公路日后使用。為此,施工單位要嚴格控制樁位放樣工作,由經驗豐富的施工人員來負責此項工作,力爭一次性順利完成放樣工作,另外,監(jiān)理單位加強蓋梁、樁頂等部位的檢查,避免重點部位存在偏差,無法達到施工要求,監(jiān)理單位檢查時,可采用抽樣檢查的方式,但是,檢查的次數必須頻繁,多次進行檢查確保每個部位都達標。
3 GPS技術在高速公路測量中的運用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公路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GPS技術已普及到高速公路測量工作當中,大大提高了測量的準確率,并且具有減少勞動力,提高工程效率的效果,是高速公路測量控制中所采用的關鍵技術。
3.1 RTK技術在路線勘察設計中的應用
GPS技術從高速公路路線勘察設計起就已經采用到此技術,高速公路施工前,選擇合理的線路,不但能降低施工難度、縮短施工工期,而且還能降低施工成本。高速公路路線常常要面對地質復雜的路況,選擇路線時要備加注意,盡量選擇地質良好,沒有居民點、山路崎嶇的路線,此時,采用RTK技術進行線路勘查,輔助測量人員路線選擇工作。使用RTK技術時,由于路線的勘查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因此,GPS-RTK接收機使用車運收集路線信息,并將一個已經了解情況點作為參考站,確定重要地物的準確位置,并將該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當中進行分析,測量人員在計算機上確定路線,標出公路中線,使用GPS技術測量公路中線,將坐標等信息錄入到電子檔當中,軟件對其做處理,便可方便快捷地得出放樣的點位。
3.2 RTK技術在中線測量與地形圖制作中的應用
一直以來,在中線測量中,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測量,傳統(tǒng)的測量工作需要開展中樁測量、放線測量以及中平測量等各項測量工作,而使用RTK技術,同樣可進行傳統(tǒng)測量法進行的各項測量工作,但是與傳統(tǒng)的測量方式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具體作業(yè)如下:首先,設置基準站,基準站的設定一般是在路線控制點的位置上設置,GPS接收機流動站點的位置處開展打樁工作,GPS接收機采集測量信息,系統(tǒng)對信息處理,綜合分析出最佳路線的中樁坐標。采用GPS技術很容易得出打樁的準確位置,其只需要將流動站所收集到的參考點輸入到系統(tǒng)當中,顯示器中立馬顯示出設計樁位的具體位置和當前桿位之間的距離等,將桿位慢慢移動,使兩者相互重合,就可得到準確的打樁部位,在此處標上記號即可,而且誤差小。RTK技術的投入使用,解決了地形圖回執(zhí)困難的問題,RTK具有動態(tài)定位技術,沿線碎部點的高程、標高系數獲取方法十分簡單,只需要在碎部點位置上短暫停留,系統(tǒng)就會對此處的碎部點做處理分析,從而得到高程與標高。最后,將各個點的數據一一輸入,系統(tǒng)便會自動生存地形圖。
3.3 高速測量分析
在高速公路測量工作中,采用GPS技術進行測量工作,大大降低了測量工作難度,節(jié)約勞動力,但是,采用GPS技術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才可有效控制測量誤差。例如,在放樣工作中,采用了RTK技術,可以排除影響放樣結果的一些因素,如常見的基準站點位不精確、坐標系統(tǒng)進行轉換時產生的誤差等,這一系列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放樣的精確度。因此,在高速公路測量放樣工作當中,流動站進行放樣測量的同一時間里,開展GPS控制點的監(jiān)測工作,來提高點位的準確度。
4 結語
測量工作是高速公路施工過程中重要的一項工作,貫穿著整個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的過程,與高速公路施工質量緊密相連,為此,對于測量工作不得不給予高度重視。在測量工作中,注意各種事項,規(guī)范測量行為,靈活采用GPS技術輔助完成測量工作,力爭打造出高質量的高速公路。
參考文獻
[1] 杜靜新.論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測量工作的質量[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9(27).
[2] 李慶勇.論如何提高高速公路測量工作的質量[J].交通標準化,2010,19(23).
[3] 方輝.GPS-RTK技術在桂梧高速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南方國土資源,2013,6(2).
[4] 付開隆.GPS-RTK技術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J].礦山測量,2010,6(8).
作者簡介:黃志凱(1969-),男,內蒙古錫林郭勒人,供職于內蒙古通遼市交通工程局。
(責任編輯:陳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