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平,黃 波,黃琳珊
(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輸血科 643020)
?
·臨床探討·
檢測產后大出血患者D-二聚體的臨床價值
顏小平1,黃 波2,黃琳珊2
(四川省自貢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輸血科 643020)
目的 探討動態(tài)監(jiān)測產后大出血患者D-二聚體(D-D)水平的臨床意義。方法 對該院19例產后大出血患者連續(xù)監(jiān)測產前及產后1、2、4、8、24 h血漿D-D、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血小板計數(shù) (PLT)等指標。將患者產前PT、APTT、PLT、D-D的平均值作為對照組,產后PT、APTT、PLT、D-D的平均值作為觀察組。結果 觀察組D-D的濃度升高最快,產后1 h[(6.77±3.71)μg/mL]明顯高于對照組[(0.63±0.16)μ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 h達到峰值[(45.51±10.30) μg/mL],然后隨治療其水平逐漸下降,但8 h[(16.90±4.66)μg/mL]、24 h[(4.30±0.62) μg/mL]仍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LT下降但APPT、PT升高,其變化趨勢、敏感性相對較差。結論 動態(tài)監(jiān)測D-D的水平變化,可作為評價療效及判斷預后的良好指標。
D-二聚體; 產后大出血; 監(jiān)測
產后大出血患者的急救診療過程中,輸注新鮮冰凍血漿是最重要的搶救治療措施之一。其輸注量是否足夠,診療過程是否得當,則需依據(jù)血小板計數(shù) (PLT)、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等指標進行判斷,但由于患者血漿PT、APTT常超出方法學檢測上限而無法觀察,PLT在降到極低值后也不敏感,所以需尋找其他檢測項目指標以評估診療效果。D-二聚體(D-D)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之一,為繼發(fā)性纖溶所特有的代謝物。D-D增高提示體內可能存在血栓形成和繼發(fā)性纖溶亢進。近年來,D-D定量檢測在血栓形成、深靜脈血栓、肺血栓栓塞等許多疾病的療效評估中得到廣泛應用[1-4]?,F(xiàn)選擇血漿D-D作為監(jiān)測指標,對產后大出血患者的診療進行評估和提供臨床指導,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產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產后大出血患者共19例,年齡26~44歲,平均年齡35歲。以患者產前PT、APTT、PLT、D-D的平均值為對照組,產后大出血后連續(xù)監(jiān)測PT、APTT、PLT、D-D的平均值為觀察組。
1.2 儀器與試劑 D-D檢測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購自四川邁克公司生產的D-D試劑盒及配套標準品和質控品。PT、APTT檢測使用Sysmex-CA1500型及其配套試劑、校準品和質控品,PT檢測上限64 s,APTT檢測上限180 s。PLT檢測應用Sysmex-XJ200Iey五分類血細胞計數(shù)儀及其配套試劑、校準品和質控品。所有儀器、試劑均質控在控。
1.3 方法 連續(xù)監(jiān)測19例產后大出血患者產前和產后1、2、4、8、24 h的血漿D-D、PT、APTT、PLT等指標。D-D采用免疫比濁法,2 h內完成檢測;參考范圍:0.00~1.00 μg/mL,D-D濃度大于3.00 μg/mL提示機體存在血栓形成和繼發(fā)性纖溶亢進的高風險者。該監(jiān)測技術方案通過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查。
2.1 患者產前與產后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血漿D-D濃度在正常范圍之中。觀察組患者D-D濃度[(6.77±3.71)μg/mL]明顯高于對照組[(0.63±0.16)μ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06,P<0.01)。見表1。
表1 患者產前與產后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注:與產前比較,*P<0.01,**P>0.05。
2.2 患者PT、APTT、PLT、D-D動態(tài)結果比較 發(fā)生產后大出血時,D-D最先快速升高,升高幅度相對較大,產后1 h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4 h達到峰值,然后隨治療其水平逐漸下降,但8、24 h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且其變化趨勢最敏感;隨后PLT下降及APTT、PT升高,PT、APTT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超出儀器檢測上限而出現(xiàn)檢測盲區(qū),PLT降到極低位變化不明顯。但此時D-D仍隨患者病情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可根椐其峰值水平和持續(xù)時間,以及峰值下降情況,動態(tài)監(jiān)測和判斷臨床診療措施是否有效。隨著臨床治療的進展,患者病情逐漸得到改善,各項指標開始先后向正常水平恢復。見圖1。
圖1 患者產前與產后各指標變化圖
圍術期患者發(fā)生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風險較大,特別是術后臨床護理階段。術后患者D-D可顯著增高,且通常與手術造成的組織損傷程度相關[5-6]。通過檢測D-D而監(jiān)測術后血栓風險的方法取得認可[7-8]。同樣,產后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并發(f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也是產科臨床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處理不當危及患者生命[9]。大量出血時需輸入新鮮冰凍血漿以補充血容量,必要時輸入血小板,以防患者發(fā)生凝血功能異常。
本研究臨床治療過程中連續(xù)監(jiān)測PT、APTT、PLT、D-D等指標的變化,結果顯示PLT開始下降時幅度較小,當達到一個極低數(shù)值時[PLT產后4、8 h兩者雖有差異,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水平變化不明顯,不利于監(jiān)測;PT產后1 h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h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4 h又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值出現(xiàn)時間較晚,且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APTT雖然產后1 h開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產后8 h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持續(xù)時間較短,不能進行整個診療過程的動態(tài)監(jiān)測;且PT、APTT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超出儀器、試劑的檢測上限而出現(xiàn)檢測盲區(qū),不利于監(jiān)測;D-D產后1 h開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 h達峰值,然后隨治療逐漸下降,但8、24 h仍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升高明顯,高值持續(xù)時間較長,變化趨勢也較敏感和典型。本組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由于手術造成的組織損傷,術后D-D濃度比產前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有研究報道,當術后重癥患者D-D濃度持續(xù)增高或持續(xù)處于較高水平時,提示存在血栓風險,甚至可能發(fā)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0]。同樣,本研究對發(fā)生產后大出血的患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也顯示,搶救過程中D-D濃度由高水平漸漸下降者其預后較好,相反提示D-D水平維持在高水平者其預后較差。
綜上所述,產后大出血患者的診療過程中,動態(tài)監(jiān)測D-D的水平變化,可以作為臨床評價療效及判斷預后的一個較好指標。
[1]曹玉靜,王紀剛.血漿D-二聚體的測定方法及臨床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9):1012-1013.
[2]董寶林,段素軍,賴澤仁.DVT患者溶栓治療中血清D-二聚體變化及意義[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7,28(17):1345-1347.
[3]胡云建,陶鳳榮,王厚東,等.D-二聚體測定在肺栓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2,25(2):57-60.
[4]譚同均,龍琴,彭宇生,等.日立7600-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F-DP和D-D的性能驗證[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27(4):91-94.
[5]門劍龍,任靜.D-二聚體臨床應用及標準化進展[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3(8):793-797.
[6]Taira T,Taira BR,Carmen M.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quantitative D-dimer levels[J].Am J Emerg Med,2010,37(16):450-453.
[7]Gambhir RP.Another nail in the coffin for role of D-dimer in diagnosis of postoperative deep vein thrombosis[J].Ann R Coll Surg Engl,2009,91(61):3355-3359.
[8]朱輝,張海燕,何明,等.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血漿D-二聚體水平變化分析[J].天津醫(yī)藥,2014,56(7):817-818.
[9]王紅霞,吳雪琴.產科彌漫性血管內凝血55例臨床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4,39(6):217-219.
[10]譚同均,龍琴,彭宇生,等.D-二聚體監(jiān)測對術后重癥患者的風險評估[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5):3046-3047.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7.062
A
1672-9455(2015)17-2633-02
2015-05-20
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