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艷瓊
【摘 要】番禺區(qū)“研學后教”課程改革倡導實行“小學英語IIO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語言輸入、內(nèi)化,從而轉(zhuǎn)為輸出,讓學生愉快地進行寫作。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可從培養(yǎng)閱讀興趣、教會閱讀方法、選擇適當材料進行大量閱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收集好詞句的習慣、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修改作文的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等方面下手。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習作
“小學英語IIO課堂教學模式”是番禺區(qū)“研學后教”課程改革項目指導下自主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核心理念為“在輸入中理解語言;在操練中內(nèi)化語言;在輸出中運用語言”。而《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聽說讀寫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語言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使他們學會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小學英語IIO課堂教學模式”倡導下,讀寫課的教學正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語言輸入、內(nèi)化,從而轉(zhuǎn)為輸出,讓學生進行愉快寫作的過程。目標是讓學生快樂閱讀和愉快寫作的同時,增強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體驗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樂趣。
然而小學生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缺乏足夠英語知識的積累,缺乏閱讀的興趣,很少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語課外讀物,部分的學生更害怕寫作,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平時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體驗閱讀的快樂
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教師一定要選擇適當?shù)拈喿x材料,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層次來選擇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學習,并以此來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材料去做任務。有自主完成的,也有小組合作完成的。我喜歡讓四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合作閱讀,讓學生在共同的閱讀中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相互溝通、相互質(zhì)疑、相互交流。這樣一來,也能帶動一些閱讀困難的學生,讓他們感受閱讀的快樂,打開通向課堂外的大門。課后再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小組長向老師匯報情況或在課堂上小組間交流,共同分享有關閱讀內(nèi)容,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持之以恒。我在班里設立光榮榜,獎勵閱讀之星。還利用課前一分鐘,讓全班學生輪流到講臺用英語來講一個小故事、一些英語笑話等等,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二、教會閱讀的方法,指導閱讀
平時,我會讓學生特別留意閱讀材料的題目和每一段的首句。題目就是閱讀材料的主題,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就是圍繞著主題展開。首句是閱讀材料的導入,點明閱讀材料的時間、地點、意圖、背景等,也是不容忽視的。課堂上老師除了要幫助學生理解所要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外,更主要的是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會訓練學生跳讀能力、略讀能力等。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從短文中抓住關鍵的詞句來理解文意,完成練習。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表達方法表述相同的意思,并用不同的人稱轉(zhuǎn)述內(nèi)容,從而鍛煉學生句型轉(zhuǎn)換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理解閱讀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選擇適當材料進行大量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之后,才會有恰當?shù)恼Z言輸出。實踐證明,學生平時課外閱讀面越寬,閱讀量越大,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我們可以結(jié)合現(xiàn)用教材每個單元所圍繞的主題,加以適當?shù)耐卣?,為學生選取了豐富的課外閱讀素材。例如,可以上網(wǎng)找一些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的寓言故事、歌曲和英語小知識,收集整理各類英語報刊雜志,觀看英語電影,建議學生到書店購買適合自己閱讀的英語書籍等等,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加他們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了解。
四、引導學生養(yǎng)成收集好詞句的習慣
單詞和短語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無法建成高樓大廈,沒有相當量的英語詞匯,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和積累,才能夠讓學生從中學得大量的英語單詞、句子,形成較好的語感,為學生更好地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在四年級就開始引導學生將平時閱讀中遇到的好詞好句隨時摘抄下來,作為自己寫作素材的積累。并讓學生學會查英語小詞典,把自己遇到不懂的單詞寫下來,查詞典解決或者上網(wǎng)解決,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單詞量。隨著學生單詞量的提高,閱讀的能力和寫作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五、讀寫結(jié)合,循序漸進
我通常采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模式。平時提供機會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如用學過的詞、短語或句式來說話,模仿課文中的表達法造句;學完每一話題,提供相應的圖,讓學生利用本單元所學的句型來描述圖片。給學生適合他們能力的閱讀材料,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加工,重新組織內(nèi)容,并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后進生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這樣既減輕了學困生的壓力又給優(yōu)生更多的鍛煉機會。從三年級開始,我就采用仿寫來訓練學生,讓學生根據(jù)文字的提示來把篇章或段落補充完整。慢慢地,過渡到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自由發(fā)揮寫作。
六、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修改作文的習慣
在課堂中,我抽取學生中典型的作文用展示臺投影出來,讓全班學生集體修改。學生在給自己和同伴的作文修改的過程,可以再次提醒學生重視在平時的寫作中要注意的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在改正錯誤中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另外也我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在班里交流學習,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
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保持學生閱讀寫作興趣
為了讓學生繼續(xù)保持英語閱讀的興趣、有效進行課內(nèi)外閱讀,教師還應該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能機會。我開展了許多英語比賽。例如在高年級開展了英語手抄報比賽、英語作文比賽、英語閱讀比賽、編寫小故事比賽等等。中年級開展了英語單詞小冊子制作比賽、小話劇比賽、唱英文歌比賽等等,并適當獎勵學生,這樣使學生更熱愛英語。為了創(chuàng)造更好的英語學習文化氛圍,我還利用班級的宣傳欄和墻報進行熏陶,其中有介紹外國文化的、有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英語配圖小作文、學生的手工制作等等,內(nèi)容豐富多彩,讓學生開闊了眼界,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還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總的來說,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我們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強學生的語感,不斷積累語言材料,掌握英語國家的表達習慣,把讀與寫結(jié)合起來,循序漸進,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宋桂月,金鶯.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7).
[2]王電建.小學英語教學法[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