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摘 要:少小離家的季羨林先生是在泉城濟南度過他的童年時代,褪去寄人籬下的苦澀之外,濟南的自然風光及其當時較為先進的教育和優(yōu)秀的師資對其成長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具體體現(xiàn)在其對自然散文的書寫上,呈現(xiàn)出清新淡然的藝術品格。
關鍵詞:濟南;季羨林散文
6歲離家的季羨林先生因本身擔負著光耀門楣的重任被濟南叔父接到家中悉心培育。在小學和正誼時,在叔父嚴格教育下,他系統(tǒng)的學習了“四書五經”,并且 “大概處于一種逆反心理,我愛看的偏是這些書。中國的舊小說,包括《金瓶梅》、《西廂記》等等十幾種,我都偷著看了個遍”。他的高中時代是在山大附中度過的,這所當時山東最好的公辦高中不僅風景一流:“學校環(huán)境有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書再好不夠的地方”。而這時對他的寫作起步有著重要影響的有兩位先生是:王昆玉和董秋芳。王昆玉先生是家學淵源深厚,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別是古文寫作方面頗有心得。一篇平常的課堂習作《書后》讓季羨林在高中國文課上脫穎而出,得到老師青睞,自此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王昆玉本人為文“遵桐城派義法,結構謹嚴,惜墨如金,邏輯性強”在老師的影響下,季羨林對“韓、柳、歐、蘇”的文集認真進行了一番研讀,之后的一篇《夜課后閑步校前溪觀捕蟹記》在王昆玉先生的命題下寫的頗為暢達,成為全班作文壓卷之作。
董秋芬先生是魯迅的小友,他與王昆玉先生的國文教學不同,他主張的是“隨意寫來”讓學生自己擬題而作,上面所說,王昆玉先生自己為文對桐城派的偏好,直接影響了學生季羨林的寫作觀念,使他一生在散文寫作中主張:“慘淡經營,反對松松垮垮,反對生造詞句”,十分追求穩(wěn)重結構的勻稱,而嚴謹的結構離不開有節(jié)奏感有韻律的文字,而對此一語點破“夢中人”的正是這位董秋芬先生。他主張直抒胸臆,對學生又是極端負責在作文本上細細批改,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我作文中 的節(jié)奏,”“在作文簿每一頁上端的空白處批上了“一處節(jié)奏、又一處節(jié)奏”等等的批語,使那時的季羨林欣喜若狂,并且“影響了我一生的寫作?!?/p>
在寫的能力具備之下,在豐富想象力影響與建構內心和諧渴望驅使下,寫作成為他人生的一種積極的文學治療方式,而與內心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離開家鄉(xiāng)之后,一直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譽的濟南的秀麗自然,則成為他移情的最好的寄托。
在這樣秀麗的風景,接受了新式啟蒙教育,并且對寫作頗為得心應手的季羨林面對自己內心的敏感與對濟南叔父家的從心底的抵觸衍生出來的孤獨感,自然成為最好的寄托,我們可以看出在人際交往疏離的孤獨狀態(tài)中,移情自然成為他構建內心和諧地一個出口。
在季老的散文中,自然有生物四時之美,動物有靈動之氣。
你看,春之蘭花,“宅旁,籬下,林中,山頭,土坡,湖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團紫云霄,氣,間以白霧,小花開得淋漓盡致,氣勢非凡,紫氣直沖,連宇宙都仿佛變成紫色的了?!雹俣绿m寫得極盡絢爛,富有生命的野性與活力。
夏之荷花:水面上“荷花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后一接觸到水面,兩者合一,像小船似的飄在那里?!睆暮苫ǖ拿葎影l(fā)芽、繁花盛開到韶華已盡,荷花在季老的筆下便不單單是燕園里的“季荷”,它向我們展示的完整的自然萬物歷程。
秋有合歡:“細碎的葉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層粉紅色的細絲般的花瓣,遠處望去,就像是綠云層上浮上了一團團紅霧。香氣就是從這片綠云中灑下來的,灑滿了整個院子,灑滿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雹隈R纓花,又名合歡。秋天落葉蕭瑟的時候,一抹抹在空中的紅憐弱而又堅韌在空中搖曳;深秋的清冷之中,仍有“無日不迎風弄姿,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③的夾竹桃蒼郁繁茂,濃翠逼人。
自然的給予遠不僅如此,在散文家的眼中,四季之中處處有美景怡情,詩情畫意,靈動的生靈則是人孤獨時的陪伴,心靈的依偎。童年讀書純真年代,有小兔子在屋中“兩個小兔兩團白絮似的偎在的大的身旁熟睡,心里仿佛得到點安慰。過了一會兒,再回到屋里來讀書的時候,又可以看到它們在腳下來回地跑了,其實并沒有什么氣息,屋里總仿佛充滿了生氣與歡騰似的”④相伴;
在《清塘荷韻》中,“每當夏月塘荷盛開時,我每天至少有幾次徘徊在塘邊,坐在石頭山,靜靜吸吮荷花和荷葉的清香?!跋s噪林逾靜,鳥鳴山看到更幽。”我在寂靜中,默默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綠肥、紅肥?!雹?/p>
童年的經驗有著最深刻,最純真、最豐富的人生體味,他總是把自己的目光以兒童般的赤子之心投向自己的童年時光。他的品格和文字像一目見底的清水,清澈之中能一下子照亮我們的心靈和目光,而他的散文之所以如此,是與他的童年經驗分不開的。
注釋:
①季羨林,《二月蘭》,《季羨林散文全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②季羨林,《清塘荷韻》,《季羨林散文全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③季羨林,《馬纓花》,《季羨林散文全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④季羨林,《夾竹桃》,《季羨林散文全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⑤季羨林,《清塘荷韻》,《季羨林散文全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