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濤(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冠心病介入手術兩種術式的優(yōu)勢比較
呂濤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比較經橈動脈和經股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和優(yōu)勢.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的7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接受經橈動脈介入手術(為經橈動脈組),30例患者接受經股動脈介入手術(為經股動脈組),比較兩種術式患者的平均穿刺時間、術中動脈痙攣發(fā)生率、手術成功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結果:經橈動脈組患者平均穿刺時間較經股動脈組時間長(P<0.05),且術中動脈痙攣發(fā)生率較經股動脈組高(P<0.01),兩組手術成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經橈動脈組的術后并發(fā)癥遠低于經股動脈組(P<0.01).結論:經橈動脈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是一種安全可行的介入術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介入手術;冠心??;經橈動脈;經股動脈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在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其中冠心病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冠心病的治療一直為人們所關注,尤其是近二十年發(fā)展迅猛的介入治療.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是近年來心內科的發(fā)展方向,尤其是對于合并諸多血管并發(fā)癥的老年患者[1-2].以往臨床多采用經股動脈穿刺的手術方式,隨著技術不斷的成熟,設備的不斷精細,使經橈動脈穿刺進行手術成為可能并大力推廣,因其并發(fā)癥少而被列為首選.為進一步證明經橈動脈介入術式的優(yōu)越性,本研究選取接受不同手術的78例患者手術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的7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的罪犯血管均為左前降支,其中有48例患者接受經橈動脈介入手術(為經橈動脈組),30例患者接受經股動脈介入手術(為經股動脈組).經橈動脈組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齡56.8歲;經股動脈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54.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瑞舒伐他汀10mg/d治療,且于術前口服20mg.
經橈動脈介入手術穿刺方法:患者右上肢外展位,腕關節(jié)稍后伸,于掌橫紋稍上方找到橈動脈搏動最強處,1%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麻醉后術者選擇規(guī)格適合的橈動脈穿刺針進行穿刺,進針方向與橈動脈走行一致,進入橈動脈后插入導絲,導絲進入無阻力后則插入6F橈動脈鞘管,鞘管進入后于內注入1萬單位的肝素.術后4小時拔出鞘管并壓迫止血.
經股動脈介入手術穿刺方法:患者取平臥位,消毒鋪巾后選擇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2cm處為穿刺點,1%利多卡因局麻,選擇型號適當?shù)拇┐提槾┐?,進入動脈后插入導絲,確認無壓力后插入6F股動脈鞘管,隨后于鞘管內注入1萬單位的肝素,術后4小時拔出鞘管并加壓包扎,12小時后進行減壓.
1.3觀察指標
手術中記錄兩組的平均穿刺時間、動脈痙攣發(fā)生率及手術成功率,術后觀察患者的相關并發(fā)癥,包括皮下瘀斑、局部血腫、假性動脈瘤、傷口出血、腰痛、尿潴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或0.01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平均穿刺時間、動脈痙攣發(fā)生率及手術成功率的比較(表1).
2.2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表2).
表1兩組平均穿刺時間、動脈痙攣發(fā)生率及手術成功率的比較
表2兩組并發(fā)癥的比較
自1922年荷蘭Kiemeneij等[3]嘗試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治療以來,經過多年實踐,其優(yōu)越性已被眾多醫(yī)師和患者接受.本研究中患者分兩組接受不同方式的介入手術,經橈動脈組患者的術中平均穿刺時間雖然較經股動脈組患者的穿刺時間長,但較幾年前還是有很大的進步,隨著穿刺設備的不斷精細,穿刺時間肯定還會有大幅的縮短.經橈動脈組患者術中動脈痙攣發(fā)生率較高,這是目前經橈動脈介入手術亟待克服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兩組的并發(fā)癥的比較中可以發(fā)現(xiàn),經橈動脈穿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大大降低,顯示了其卓著的優(yōu)越性.除此之外,經橈動脈穿刺還具有其他很多優(yōu)點,如橈動脈位置表淺,易于壓迫止血,由于手掌為雙重血供術后不易引起缺血,對于雙側股動脈閉塞的患者此種術式仍然可行等.經股動脈穿刺進行手術后患者往往需要臥床24小時,且手術側下肢制動,這樣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還增加了下肢血栓形成的幾率,而經橈動脈穿刺進行手術后肢體不需要制動,患者也無需臥床,對于患者的恢復是很有益處的.
本研究同為對比兩種術式的優(yōu)勢,卻較以往研究又有不同,即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罪犯血管均為左前降支,減少了不同罪犯血管對手術的影響,這樣使得對比結果更為可信.
瑞舒伐他汀是降脂新藥,有研究表明,于術前應用可有效提高手術安全性[4].
經橈動脈是近年發(fā)展的冠心病介入手術,具有損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患者痛苦小等諸多優(yōu)點,應列為冠心病介入治療的首選[5-7].
參考文獻:
〔1〕王岳松,邵旭武,董學斌,等.老年患者經橈動脈介入治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569-3570.DOI:10.3969/j.issn. 1005-9202.2012.16.118.
〔2〕趙淵,楊松生,陳宗寧,等.經橈動脈冠狀動脈成形和支架置入術165例臨床體會[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1,09 (12):931-932.DOI:10.3969/j. issn.1672-5301.2011.12.014.
〔3〕Kiemeneij F,Laal-man GJ. Percutaneous trans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Palmaz -Schatz stent implantation [J].Am Heart J,1994;128:167-74.
〔4〕胡海雷,胡于建,岑鎮(zhèn)波,等.術前應用負荷劑量瑞舒伐他汀對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的影響[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2,24(5):513-515.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05.016.
〔5〕陳瑤,邱原剛,朱建華,等.經不同血管徑路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8):714-717.
〔6〕李建美,李易,徐斌,等.經橈動脈冠心病介入手術的方法學探討[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 (z1):197-198.
〔7〕胡少東,郝恒劍,徐東,等.經橈動脈和股動脈途徑介入治療復雜冠狀動脈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1,33(11):1617-1619.DOI:10. 3969/j.issn.1002-7386.2011.11.006.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7-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