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宏+王春生+韓紅發(fā)等
摘要:研究了溫度、薄膜包裝、保鮮劑對桑葚糖、酸、乙烯、好果率等的影響。結果表明,與普通冷藏(1~2 ℃)相比,冰溫貯藏(-0.3~-0.6 ℃)較好地減緩了糖、酸的損耗,保持了桑葚的風味,抑制了乙烯的釋放,延緩了果實的后熟衰老,很好地保持了桑葚的品質。冰溫結合聚乙烯(PE)薄膜自發(fā)氣調包裝能夠較好地抑制果實軟化,而且有利于桑葚果實風味品質的保持,結合乙烯吸收劑保鮮效果更好。
關鍵詞:桑葚;冷藏;冰溫;薄膜氣調;乙烯吸收劑
桑葚為??坡淙~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又叫桑果、桑棗,味道酸甜,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黃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用于鮮食、釀酒、入藥等,已成為近年發(fā)展迅速的開發(fā)利用項目[1,2]。然而,桑葚屬呼吸躍變型果實[3],成熟于5、6月份高溫季節(jié),呼吸強度大,采后后熟衰老迅速;果實柔軟多汁,常溫下采后 12~18 h 即出現(xiàn)霉變,腐損嚴重,不耐貯藏和運輸。因此,研究桑葚采后冷鏈貯運保鮮技術,對延長桑葚保鮮期、拓展銷售區(qū)域、促進鮮桑果的電子商務產業(yè)發(fā)展和實現(xiàn)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大十,于2014年5月12日采自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裴介鎮(zhèn)姚村桑園,八成熟。采收時人工選擇成熟度一致、大小適中、無病蟲害、無機械傷的果實。采后及時將裝滿桑果的小型塑料筐放入泡沫箱中,加冰袋后迅速封口,立即運回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貯藏保鮮研究所試驗冷庫,預冷之后進行貯藏溫度、自發(fā)氣調以及脫乙烯試驗。隨機取 30 個果實測基礎值,桑果初始值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可滴定酸含量0.71%。
1.2處理方法
試驗設置了溫度、薄膜包裝、保鮮劑等處理。每處理2.5 kg果實,3個重復,每次檢測取樣 50 個果實。具體安排如下:T1,普通冷藏[1~2 ℃,采用0.025 mm PE(聚乙烯)薄膜挽口包裝];T2,冰溫庫貯藏(-0.6~-0.3 ℃,采用0.025 mm PE薄膜挽口包裝); T3,水溫結合自發(fā)氣調(-0.6~-0.3 ℃,0.025 mm PE薄膜扎口包裝);T4,冰溫結合脫乙烯自發(fā)氣調(-0.6~-0.3 ℃,0.025 mm PE薄膜加乙烯吸收劑扎口包裝)。
1.3測定指標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以手持數(shù)碼折光儀測定;可滴定酸含量(TAC)采用NaOH滴定法測定。乙烯釋放量的測定:薄膜包裝內用針管取氣3次,求平均值,采用島津GC-14C型氣相色譜儀外標法測定,條件為氫火焰離子化驗測器,柱溫100 ℃,氫氣50 me/min。感官品質包括質地、色澤、風味和好果率等。
2結果與分析
2.1桑葚常溫運輸與冷鏈運輸?shù)谋容^
本試驗采用每5 kg桑葚加1 kg小冰塊的冰袋的簡易降溫措施,然后泡沫箱包裝保溫,桑果中心預埋溫度巡檢儀(每3 min記錄1次)。由圖1可見,上午10:30封箱后,箱內中心溫度約23 ℃,在整個運輸途中常溫運輸?shù)臏囟茸兓?/p>
圖1常溫運輸與冷鏈運輸溫度記錄儀對照圖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4(6)
呈現(xiàn)出先升后降的趨勢,可能是前期果實田間熱和呼吸熱集中釋放導致溫度出現(xiàn)一個上升期,而冷鏈運輸則呈現(xiàn)出逐漸下降趨勢;下午18:30運回試驗庫后,常溫運輸約25 ℃,冷鏈運輸約9 ℃,后者比前者降低了16 ℃左右,說明在我國冷鏈物流設施缺乏的形勢下,采用“冰塊+泡沫箱”簡易冷鏈運輸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桑葚低溫保鮮的要求。
2.2不同處理對桑果TAC與SSC的影響
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少是決定桑葚風味的關鍵因素。由表1可知,貯藏到7 d時,不同處理的TAC均有少量下降,而SSC有少量增加,可能是由后熟多糖分解轉化成單糖或雙糖所致。貯藏到14 d時,不同處理的TAC表現(xiàn)出差異性的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為:T1> T2 >T3> T4,說明與普通冷藏相比,冰溫保鮮T2有利于TAC的保持;而冰溫結合自發(fā)氣調,相比更有利于TAC的維持,其中冰溫結合脫乙烯氣調效果最好,既有氣調作用,又脫除了貯藏環(huán)境中的乙烯,延緩了后熟、衰老進程,從而更好地保持了桑葚的TAC,保持了果實的風味。此時各處理的SSC并未表現(xiàn)出差異性變化,說明SSC受冰溫、氣調、脫乙烯作用影響小。
2.3不同處理對袋內環(huán)境乙烯濃度的影響
乙烯是決定果蔬貯藏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它能夠促進果實風味物質的形成,同時也有加速后熟衰老進程的負面影響。桑葚屬于呼吸躍變型果實,采后仍具備釋放乙烯的能力,本試驗采用冰溫、自發(fā)氣調和乙烯吸收劑對桑果乙烯釋放進行調控。從不同處理對袋內環(huán)境乙烯濃度的影響來看(圖2),貯藏14 d冰溫貯藏處理T2的袋內乙烯濃度僅為普通冷藏的2/5,說明冰溫貯藏能夠有效降低乙烯釋放速率,從而延緩桑果貯藏期間果實的衰老進度。在冰溫的基礎上,T3、T4更進一步降低了乙烯釋放速率,其中冰溫脫乙烯氣調處理效果最好。
圖2貯藏14 d時袋內環(huán)境乙烯濃度
2.4不同處理對桑果感官品質的影響
從不同處理對桑果感官品質的影響可知(表2),與普通冷藏相比,冰溫保鮮處理延緩了由于后熟衰老引起的軟化、風味變淡、色澤轉深等品質劣變的發(fā)生,保持了桑果果實的緊實度、新鮮度和酸甜感。普通冷藏好果率僅66.0%,冰溫貯藏各處理好果率達80.0%以上,以冰溫脫乙烯氣調處理效果最好,好果率達92.8%。
3結論
試驗研究表明,與普通冷藏相比,冰溫保鮮能夠更好地保持桑葚果實緊實度和延緩糖酸下降,從而保持新鮮度和風味品質;冰溫結合薄膜自發(fā)氣調和乙烯吸收劑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李以軍,潘洪平,王風.桑葚的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J].時珍國藥研究, 1994, 5(2):4345.
[2]肖更生,徐玉娟,劉學銘,等.桑葚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及其加工利用[J].中藥材,2001,24(1):7072.
[3]柏新付,蔣小滿,畢可華,等.桑果采后生理及貯藏方法初探[J].中國果品研究,1992(1):810.
第一作者簡介:馮志宏(1979-),男,漢族,山西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果蔬采后貯藏保鮮技術研究,聯(lián)系電話:13546364654,E-mail: fengzh100@163.com。
※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