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孕婦感染無乳鏈球菌的藥物敏感性分析
劉晶,趙娟*
(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北京婦產(chǎn)醫(yī)院 檢驗科,北京100026)
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種寄居于人類下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革蘭氏陽性鏈球菌,常引起妊娠婦女生殖道感染,尤其是在圍產(chǎn)期的孕婦,GBS可通過垂直傳播,引起新生兒早發(fā)型感染,如敗血癥、腦膜炎、新生兒肺炎等,死亡率較高[1]。因此,產(chǎn)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是預(yù)防新生兒早發(fā)型感染最有效的辦法[1]?,F(xiàn)將北京婦產(chǎn)醫(yī)院住院孕婦分離到的GBS菌株進行藥敏試驗,以期指導(dǎo)臨床合理、及時選用抗生素。
1材料與方法
1.1菌株來源2011年11月到2013年10月來自北京婦產(chǎn)醫(yī)院有感染癥狀待分娩的孕婦和已經(jīng)分娩的孕婦各類臨床標本,其主要類型為生殖道分泌物,胎盤分泌物及血液等標本(同一患者不同部位標本考慮為同源,故只取一個部位計入),共計80株。
1.2儀器及試劑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40S1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儀及配套的鑒定藥敏復(fù)合板。5%哥倫比亞血瓊脂平板,3號麥康凱平板和含萬古霉素巧克力平板及MH血平板均購于oxoid公司。質(zhì)控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ATCC25923)購于衛(wèi)生部臨檢中心。
1.3藥敏紙片青霉素(penicillin ),氨芐西林(ampicillin),紅霉素(erythromycin),克林霉素(clindamycin),萬古霉素(vancomycin),利奈唑烷(linezolid),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四環(huán)素(tetracycline),以上紙片全部購自oxoid公司。
1.4試驗方法將臨床采集的各類標本直接接種于血瓊脂平板、3號麥康凱平板和含萬古霉素巧克力平板,在CO2環(huán)境下37℃孵育18-24 h,觀察培養(yǎng)基生長情況,可疑菌落初步鑒定,革蘭陽性球菌,灰白色,中等大小,β溶血,觸酶陰性。CAMP試驗陽性,其所用菌株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血培養(yǎng)陽性標本,需接種血瓊脂平板及3號麥康凱平板,孵育等其他步驟同上。
1.5細菌鑒定挑取于經(jīng)初步鑒定生長良好的純菌落,在MicroScan WalkAway 40S1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儀上進行菌株鑒定。實驗過程嚴格按照操作說明進行。判斷標準遵循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NCCLS)的規(guī)定。用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作為陽性鑒定質(zhì)控菌株。
1.6藥敏試驗標準K-B紙片擴散法,37℃培養(yǎng)18-24 h生長良好的無乳鏈球菌,挑取單個菌落溶于3 ml無菌生理鹽
水中,將菌液濃度調(diào)至0.5麥氏單位,菌液接種于MH血平板,37℃培養(yǎng)18-24 h后測量抑菌環(huán)直徑,按2010年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xié)會(CLSI)藥物敏感性判定標準判定藥敏結(jié)果。
1.7統(tǒng)計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WHONET5.6軟件進行分析。
2結(jié)果
藥敏結(jié)果顯示80株無乳鏈球菌對利奈唑胺均敏感;對青霉素、氨芐西林及萬古霉素除1株耐藥外均敏感,對紅霉素、克林霉素、四環(huán)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分別為67.5%,53.75%,88.75%,47.5%,其中四環(huán)素的耐藥率最高。藥敏結(jié)果見表1。
表1 80株無乳鏈球菌對8種抗生素藥敏結(jié)果 例數(shù)(%)
3討論
無乳鏈球菌主要通過產(chǎn)道上行擴散感染子宮和胎膜,使帶菌孕婦易發(fā)生早產(chǎn)、晚期流產(chǎn)、胎膜早破、死胎,也可引起子宮內(nèi)膜炎、腎盂腎炎等[2],另外,GBS可垂直傳播,分娩期時易感染新生兒,引起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及腦膜炎等[1]。本試驗送檢標本以生殖道分泌物和胎盤分泌物居多,考慮住院產(chǎn)婦有感染癥狀,常規(guī)篩查生殖道分泌物,因GBS垂直傳播,胎膜早破等感染癥狀的產(chǎn)婦會送檢胎盤分泌物,故其分離率較高,通過胎盤極易引起新生兒感染,應(yīng)引起臨床重視。
目前CLSI推薦臨床無需進行藥敏試驗,可經(jīng)驗性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治療,因其對孕婦及新生兒為安全有效的藥物,故常作為一線藥物。對青霉素、氨芐西林敏感,依據(jù)CLSI指南,可判定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及美洛培南敏感。從本次試驗的藥敏結(jié)果分析,GBS對青霉素及氨芐青霉素、萬古霉素的敏感率為98.75%,說明這些藥物可作為經(jīng)驗用藥,同時,隨著無乳鏈球菌分離率的增加,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耐藥菌株,并導(dǎo)致死胎,我們實驗室分離到1株對青霉素,氨芐西林及萬古霉素均耐藥的菌株,這位產(chǎn)婦的孕育情況為死胎?!秶a(chǎn)期GBS預(yù)防指南》[3]建議臨床對孕35周-37周的孕婦進行陰道分泌物和直腸分泌物的無乳鏈球菌常規(guī)篩查,并對陽性者在產(chǎn)時給予抗生素預(yù)防,以避免GBS感染給母嬰帶來嚴重后果。利奈唑烷屬于新型抗生素,目前因應(yīng)用較少,耐藥率為0,左氧氟沙星,紅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環(huán)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藥,與10年前北京地區(qū)GBS菌株藥敏結(jié)果比較[4],耐藥率明顯升高。
當(dāng)孕婦青霉素輕度過敏時,可考慮選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作為首選替代藥物;如果過敏嚴重,可考慮使用紅霉素和克林霉素;但是,隨著這兩種抗生素耐藥率的增加,我們必須依靠實驗室體外藥敏實驗結(jié)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對于GBS菌株為何如此高的耐藥率,我們下一步會探討其耐藥基因及其類型。
總之,無乳鏈球菌在臨床中分離率不斷增加,新的耐藥菌株不斷出現(xiàn),臨床醫(yī)生在進行抗感染治療時,需要依據(jù)菌株體外藥敏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使患者得到又經(jīng)濟又快捷的治療,同時提高新生兒的出生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Shore EM,Yudin MH.Choice of Antibiotic for Group B Streptococcus in Women in Labour Based on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ing[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2,34(3):230.
[2]Allen VM,Yudin MH,Bouchard C,et al.Management of group B streptococcal bacteriuria in 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Can,2012,34(5):482.
[3]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GBS).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mmittee on Fetus and Newborn Pediatrics,2011,128;611.
[4]王詠紅,申阿東,佟月娟,等.12種抗生素對B族鏈球菌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2):85.
(收稿日期:2014-10-13)
作者簡介:劉晶(1976-),女,主管檢驗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細菌耐藥機制的研究。
文章編號:1007-4287(2015)12-2110-02
*通訊作者